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均衡地受教育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北京青年报 2005-05-24 09:05:2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周末,上万名小学毕业生的家长,连同孩子都没闲着。为了上一个好的初中学校,他们抱着成绩册和各种证书,在多所名校之间穿梭。看看孩子疲软的身子,瞅瞅自己沧桑的脸颜,家长们问:均衡地享受教育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学生:为上好中学来回赶考

  小文是个女孩,今年12岁,市级三好学生。今年小学毕业的她,这个春天可是乱了心,为了能上一个好初中,她被家长拎着奔走在多所中学。

  禁止初中校通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选拔学生后,她高兴了好几天:“这下可真的不用再参加考试,就能上一个好学校了。”因为她的“硬件”非常好:市级三好学生、各科成绩等级均是优秀、剑桥英语过了三级、发表过作品、音乐等级证书……

  可是,很快地她就高兴不起来了:实验班要进行综合素质测试、英语实验班要考英语。“如果没有进入所谓的实验班或者英语班,那就得交‘赞助费’了。”小文的爸爸说,“大家觉得教学质量好一点的初中学校,大多已经演变成体制改革校,要进这样的学校除了每学年至少要交5000元学费外,‘赞助费’也是要交的。”

  其实,在今年这个春天,“小学入初中”搅乱了许多家长和孩子的心。在一阵焦急的等待后,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奔走在各中学参加选拔测试。“某重点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60人,结果来了8000多学生报名,造成学校门口大拥堵。”在5月12日上午的一次座谈会上,朝阳区一位退休教师说,“学生要经过初试、复试,有的甚至还要三试。”

  在最近一次“关于学生减负”的座谈会上,多名市政协委员说:“招生学校对学生的证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他们只对学生获得的国家级证书感兴趣,市级证书也可以予以考虑,区级以下获奖证书,招生老师根本就不看一眼。”

  在记者的办公桌上,放着好几本制作精美的小学生“求学简历”。翻阅了由各种获奖证书或英语、音乐等等级证书组成的份份厚达20多页的小学生们的“求学简历”后,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同事感慨地说:“幸亏早生了几年,不然我们现在真的没学上了!”

  家长:为孩子“择校”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为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几年前教育部门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地域区划,将学生派到附近的初中学校。但是,这个春天,“电脑派位”却似乎已经被大家忘却了,因为家长们都在拼命地为孩子选择好学校。

  家长为什么要“择校”?一位市政协委员说:“自己本想让孩子就近入学,可是附近学校,无论从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都与好学校相差甚远,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逼着孩子学习奥数,最终被某名牌大学附中录取。”

  这位政协委员说,自己选择走“择校”的道路,完全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虽然人人都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公平地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甚至连享受优质义务初中教育的机会都不均等。”

  对于“电脑派位”,尽管现在许多人认为弊端太多。但在最初实施的几年,一些普通校、甚至一些薄弱校都尝到了甜头。海淀区一位普通中学校长说:“刚开始那几年,真的是派来了一些好学生,中考总有一批学生考上重点高中。”

  但是就在普通学校觉得日子比较好过的那段日子,重点校却觉得日子不好过。“一些‘电脑派位’来的学生基础差,根本就无法适应重点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一位重点学校校长说,“另外,学校难以适应这些孩子,学校和老师为他们花费了很大精力,但却收效甚微。”

  大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名校初中校开始纷纷进行“体制改革”,名校的初中实验班通过考试选拔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享受义务教育待遇;而非实验班的学生除了要交“体制改革”的学费,许多还要交“赞助费”,或者叫“择校费”。突然之间,“择校风”猛烈地刮了起来,据民间的不完全统计,有的学校择校生的比例高达1/3。择校的费用少则3万元,多则10万元。

  专家:教育均衡发展了家长才不会“择校”

  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晋堂指出,解决家长“择校”问题,其根本在于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只有教育均衡化了,家长也就没有了择校的必要。”

  “基础教育要均衡,关键在于相关行政机构。”多名市政协委员认为,“行政部门要给老百姓提供公平入学的机会,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行政部门要保证的是各学校最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而不是要全力去打造某一所名校。”

  “国外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不少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有赖于政府支持。”一位教育专家说,“政府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公平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在现阶段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有关部门更应从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努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明确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校舍等一些硬件设施投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

  此外,许多人认为有关部门在政策取向上一定要“弱化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不使有限的资金、教学设施和素质高的教师流向重点学校”;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要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校带弱校,弱校作为强校的分校,优化教育资源。”

  针对以改制为名高收费,以及名校“转制风”从初中向小学蔓延的势头,全国政协委员认为,这种做法不应该、不合理,应该坚决予以制止。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文?指出,公立学校转制造成学校差距拉大,使得有钱人的孩子才能接受好的教育,违背教育公平分配的原则。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设计院叶维祯指出,“民办公助”学校的出现,使“择校”成为可能和目标,进一步拉大了“重点学校”和“薄弱校”之间的差距。

  政府:中小学办学出“新标准”,2008年基教基本实现均衡化

  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有标准。据悉,即将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新的办学标准,将担当教育均衡发展的低限标准。目前,该标准正在讨论当中。

  新的办学标准给薄弱校或者困难校的提升,将带来一次特别好的机会,因为不符合新办学标准的学校,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使其达到“最低的新办学标准”。

  在新的中小学办学标准中,“臃肿的教室”将彻底被减肥,而且将使各个班级控制得一样“胖瘦”,那就是每班学生不超过40人,高中每个班级不超过50人。同样的,各校将按学生数量等,按比例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室、教师和工作人员配备、校舍建筑和辅助设施配备等。

  新标准同样提出了学校的适宜规模。小学校和9年一贯制学校,每个年级在2到4个班。独立设置初中每个年级在6到10个班,高中在8到12个班。完全中学每个年级在4到6个班。

  “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要有标准,这非常有利于薄弱学校的发展。”市政协委员王晋堂说,“这个办学标准是下限,我认为还应该设上限,以避免个别学校的豪华化。”王晋堂委员还说,新的中小学办学标准尤其对新建学校带来好处,“因为新建学校必须完全符合这个标准,从一开始便使教育资源达到了相对的均衡。”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本市除了将出台新的中小学办学标准外,还将通过统一优秀课例对教师进行统一示范培训。另据透露,为了达到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相对平衡,目前教育系统正在进行人事改革,将为教师、校长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

  教育均衡化距离我们能有多远?在今年市教委举行的招生新闻通气会上,市教委有关人士肯定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一定要均衡发展,这一目标将在2008年基本实现。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