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用“冷暴力”凉了孩子心
如今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孩子已屡见不鲜,但记者昨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目前,以“冷暴力”形式虐待儿童的家长不在少数。
16岁的男生小林(化名)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3年前辍学在家。近来,他出现了一些怪异举止,如对人说“我要当经理了,随便一赚就是几百万”;偷家里的钱消费,一周花掉几千元;甚至对餐厅女服务员动手动脚。昨日,他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须入院治疗。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病区接诊医生马筠主任介绍,小林的异常行为源自其不良家庭环境。经交流得知,小林的父亲是一位高官,母亲只是普通工人,因两人感情不和,父亲平时很少回家,除了给生活费外,对孩子不管不问;母亲将自己对丈夫的不满转嫁到儿子身上,不仅在儿子面前埋怨丈夫,还常数落他成绩不好。在教育方面,父母两人潜意识中都对孩子有种“抛弃”心理。
马筠说,小林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是“冷暴力”,属于情感虐待范畴。然而,不少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虐待孩子,甚至对这类行为习以为常。如有些家长(以父亲居多),因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理想要求就对他不理不睬、拒绝爱抚和拥抱孩子,离婚后对孩子不管不问等,相对于“棍棒出孝子”等躯体虐待行为,这些情感虐待更隐蔽,会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成年后焦虑、抑郁、易怒、精神异常、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时导致品行障碍,当孩子出现反社会倾向后,还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她强调,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敏感、漫长的过程,父母应以充分的耐心、细心,多与孩子沟通,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用亲情和爱呵护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