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家长都想选择名校 择校费“潜规则”从何处破冰?

幼教网-e度空间 2009-04-17 15:03:1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目前,择校现象十分普遍。我们这里择校生分为“指标生”、“条子生”、“关系生”、“票子生”。择校方式有“分择校”、“权择校”、“钱择校”。选择名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诱发择校原因有主观和客观。其中包括单位用人标准越来越高,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所以家长都想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有些家长只要孩子读书成才,花再多钱财,做牛做马也心甘。

  妹夫就是一个“范例”。他的女儿读书一般,硬是走后门花钱进了某重点中学。进了重点中学不算,还要借钱找关系读重点班,并要选择语、数、外三科实力较好的老师。

  我问他小孩在农村读书好好的,为什么非要进城里的名校呢?他的回答很简单,名校校园环境好,教师素质高,教学质量优,花钱再多,愿意。

  他的理由令我无言以对。说的全是实情,名校有一流的校园环境,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有一流的教学质量,简直是“锦上添花”。每年升学考试后,最好的学生由他们先挑。这对学生、老师来讲本身就是不公平。由于这些名校每年高考名列前茅,所以广大家长不管有钱无钱,孩子读书行或不行,都设法往里挤。前来就读的多了,收取高额择校费成了“潜规则”。孩子读书跟到市场买苹果和到医院看病差不多。都想买好苹果,去好医院,在好学校读书——即使花点钱也划算。

  我认为要遏制择校现象,实现教育公平,就要健全教育法律法规,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就近入学、划片管理”办学模式,实施教育均衡发展。

  择校费“潜规则”从何处破冰

  众所周知,择校的“潜规则”已无任何隐蔽性可言,当下上小学、小升初、初升高,各名校均设“门槛”,明码标价。面对日趋贵族化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少低收入家庭只能望名校却步,因为交不起择校费,不少贫寒家境的子女因几分之差与名校失之交臂,一些平时勤学好问的学生竟然顿生辍学念头。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已失去其公平、公正的本义,匍匐于权钱的脚下。

  我认为,破解择校“潜规则”需先改人才观。用人观褊狭致使“求高分、进名校”成为家长育才的惟一途径。从“名校热”、“高考状元热”的“温度”就可略见一斑。而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却少见,这是因为他们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德国为例,据统计目前德国16岁~19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60%~70%的人接受相当于中国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就不存在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的现象。因此当前主管部门要从社会人才的评价体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构建入手,逐步引导公众理性地评价人才,立足现实,因人而异地选择成才的路径。

  此外,还应构建公平、均等的教师待遇制度。当前教师的补贴、福利与学校星级水平、地方经济成正比,东西部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同一县市教师待遇差别也很大。因此,一流教师往名校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名校吸纳了大量的优质师资,这势必进一步扩大名校与普通学校间的差距。这方面不妨参看日本,在公立学校,教师都享受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待遇,实行校长“任期制”和“轮岗制”。同样教师也实行定期流动,一般说来在6年内都会流动一次,这对均衡校间发展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经济薄弱的地区,作用更为显着。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