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利弊谁大?
人类历史上技术的几次大变革都引发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从而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分工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农业技术革命
使女人采果男人狩猎变成了男耕女织;近代工业革命,促使了产业工人的出现。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样将影响人类的职业结
构。
对于这种影响,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悲观主义者认为,信息技术将排挤就业。早在8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周刊》就估计,1980年美国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28%,而到2000年,降至11%,到2030年更降至3%。许多传统职业正在消失或萎缩,
比如挤牛奶、打铁等等,而信息革命带来的新工作和职业,却远远少于减少的就业人数。拿1977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名称辞典》同今天对照,竟发现已有约3500个职业不见了,而只新增有2100个职业。进一步讲,新增的职业往往对知识的要求相对更高,很难完全吸纳从旧行业退下来的失业者。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政府为提高印刷行业的质量和效率,准备大力推广新型的电子印刷设备,结果工会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经过拉锯式谈判,工人战胜了新机器。一时的风波虽然平息了,以后怎么办?面对迟早来临的失业危机,普通工人们并不能总是这么幸运。
乐观主义者认为,信息革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首先,影响是渐进的,不会突发性地造成大量职业消失。从三大部门看,农业自动化从技术上看不太遥远,但农业的就业弹性也大;工业受了自动化技术较大的影响;在第三产业中,自动化刚刚起步,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会影响广泛,而发达国家中恰恰第三产业是就业人数最多、发展最快的部门,所以只要信息革命不涤荡第三产业,悲观者所估计的大规模失业就不会出现。第二,信息技术将形成的新行业、新产业带动能力比老产业强,所以虽然职业名称少了,社会总就业量却扩大了。就计算机行业而言,从1972年到1982年这10年间,美国计算机工业的职工人数就从14.5万人增加到35.1万人,大大带动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比如从1980年到1990年,美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就增加了100万,与此同时社会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信息技术的渗透,导致了人们职业取向的转变。专家们曾预计,信息服务业将会是未来最大的产业。目前,美国的全部就业者中,已经有55%以上从事信息工作,超过了矿山、农业和制造业的就业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总是该有些职业要消亡、有些又必然新生的,这是社会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
为什么计算器不是计算机
计算器一般都被我们称之为计算机,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计算器与计算机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从功能上看,计算器基本上只能用于计算。计算器除了可作四则运算之外,视功能不同还可用于科学计算,如可用于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对数和反对数、指数函数、平方和平方根等的计算。财务会计和统计的专用计算器,还能计算百分比、统计平均值及平均偏差等。而计算机的功能,除了数字上的计算以外,还包括各种信息的处理,如文字的处理、数据库管理和人工智能等,而就计算机的计算功能来说,它所进行的计算比计算器所包含的内容宽广得多。
其次,计算机运算速度计快,且有大量存储数据的能力,一般可以存储几十亿个以上数绝没问题。而一般的计算器只有极为有限的存储能力,有的计算器虽然也有几个功能键,可以将算得的一个数存起来,或将算得的数与所存储的数相加减或乘除,或把存储的数调出来,但一个记忆单元里只能存一个数。讨一算器一般用一个键存储对应一个数,计算器上的键一般只有二三十个,所以最多也只能存储二三十个数。因此,计算器的存储能力与计算机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
再次,计算机具有可编程的能力,用户可以自己编制程序,或作其他大量信息处理。而一般的计算器没有编程能力,比较高级的计算器除了带有统计分析的程序外,最多只能存储极简单的程序,相对于计算机的编程能力来说,要低级得多。
最后,计算器一般都不俱有显示器、打印机等外接设备,计算结果显示在液晶显示板上,不能打印,也没有其他通信传递手段。
以上就是为什么计算器不是计算机的原因。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器和计算机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也就是说,到时侯将不再有计算器与计算机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