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支持和引发(2)
三.引发幼儿生成
教师在幼儿生成活动中,把握幼儿关注的热点、经验,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对有教育意义和发展价值的事件进行捕捉后,利用个别、小组、集体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师生互动与经验共享的课程。
这几天孩子们一直热衷于手机的话题,并开始收集手机的有关资料,为了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我结合参观手机店的情况,建议他们分组收集资料。第四组的任务是收集手机的品牌。
随着孩子们热情的高涨,手机品牌标志也收集得越来越多,于是在小组活动中,请孩子们把收集到的手机品牌标志整理一下,他们便开始剪剪贴贴起来。张洪雷在剪他带来的手机盒子上的摩托罗拉标志,一边剪一边对旁边的黄家予说:我爸爸的手机是摩托罗拉的,是美国的,摩托罗拉的手机是最好的。一旁的张心宇说:我让妈妈下载的手机图片是诺基亚的,是日本的,这两个手机很高级的。正在埋头剪标志的卫旷怡猛抬头说:日本人很坏的,干吗要买他们的手机呢?中国人要用自己的手机,何老师对吗?这时旁边的小朋友立即唧唧喳喳起来,意见马上分成两派。我发现就在孩子们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产生了,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品牌好还是外国的品牌好”。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卫旷怡和张心宇的话谁有道理,我们大家都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再去看看你们家里各种手机或者家用电器的品牌,你支持谁,要有自己的理由,明天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的理由更好一些。
第二天讨论过程中的对话实录:
尧:我说是外国的品牌好,因为我妈妈家的电视机是日本的,放出来的颜色很好看的,可是我奶奶家的电视机是中国的,老是坏掉,一会儿修一会儿修,我爸爸说扔掉算了。
卫:我说中国的好,我家的电冰箱是双鹿的,可以放很多东西的,可是没有坏掉。
宇:那我家的电冰箱是西门子的,是德国的,我爸爸说西门子冰箱是最好的,上面还有温度显示,你们有吗?
予:我妈妈带我到大卖场看过了,中国的电冰箱有很多很多的,而且很便宜的。
宇:东西么总归是贵一点的好,我妈妈说便宜的东西不好的。
柴:如果买贵的东西一会儿就把钱用完了,就不能买别的东西了。
予:为什么外国的东西贵,你们知道吗?因为外国的东西到中国来要出关税的。(孩子们一头雾水,目瞪口呆地看着黄家予,我说:什么是关税?黄家予认真地说:关税就是外国的东西卖到中国,就要到海关交钱,中国的东西卖到外国去,也要到外国的海关交钱,有的东西在外国买很便宜的,但是在中国买就要贵很多了,因为交了关税。黄家予妈妈在海关工作,这回算是让黄家予这个“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
尧:我爸爸说日本的东西质量最好了,而且做得好看。
卫:又说日本好,日本人杀了很多很多中国人知道吗?我们不要买日本人的东西,让他们赚不到钱。(我说:那现在日本人还杀人吗?卫旷怡摇摇头。)
孩子们不再有声音了,我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家里买的很多家用电器也是外国品牌的,因为以前我们中国造的家用电器很少,而且质量也不怎么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中国的叔叔阿姨把人家好的东西学过来了,有的方面还超过外国的。虽然以前日本人杀中国人很坏,但现在他们不做坏事了,他们还发明了很多好东西,有的我们自己没造出来,只好向他们买,所以我们小朋友现在要好好学本领,以后发明很多先进的东西给我们中国人用,这样就可以不买外国人的东西了,对吗?
究竟中国品牌好还是外国品牌好,孩子们终究没有得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但是他们所讨论的是他们自己生成的并且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参考了成人的意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接受了来自同伴的信息。引发的过程应是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探索的过程。引发应强调建立在幼儿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经验和扩展新经验。
总之,回应幼儿生成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幼儿生成活动是无处不在的,而教师对幼儿生成活动内容的回应是有限的,是有选择性的,所以教师要把幼儿无意的生成行为转为有发展意义的生成活动,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价值判断及活动环境的创设能力。为此,我们首先要把握运用好新教材,其次在开展幼儿生成活动的实践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互动,关注幼儿生活、学习、运动、游戏中的相关基本经验形成。最后,在实施生成活动回应中,要不断增强反省能力,对指导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推动幼儿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