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如何让幼儿在园中快乐成长(2)

来自网络 2009-06-30 21:24:5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2、故事教育法效果好

  上学期末,班里进了一名新生—文文,为这学期做准备。文文从入园第一天开始,便随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进餐,入厕,一切都顺理成章。每当孩子们分组洗手准备吃饭的时候,小朋友都会反映文文:“老师,文文不洗手,在洗手间站一下就出来了。”原来如此,怪不得他每次都这么“麻利”呢。于是,我对文文说:“手玩得那么脏,不洗手怎么吃饭呀。”“在家我就不洗手。”那好吧,不洗就不洗。请小朋友坐好,老师给你们讲个‘细菌老大‘的故事。于是,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饭,一边讲故事:“细菌老大,”最喜欢不爱洗手的小朋。因为它可以粘在脏手上,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它就趁机粘到馒头上,然后跑到小朋友的肚子里。在肚子里安家,大口大口地吃小朋友肠子里有营养的东西,又生下许多的小细菌。这样,小朋友的营养不够了,就会生病,不长个儿,还会肚子疼。。。。。。小朋友们都瞪大了眼睛。故事讲完了,我故意不去看文文,而是问他旁边的小朋友:“周君其,你手上的‘细菌老大’洗掉了吗?”“小手洗得真干净,你可以放心地吃饭了。”文文悄悄地从我身边走过去,小声嘀咕着:“我要去洗手啦。”

  同样是教育孩子吃饭之前要洗手,以前道理没少讲,幼儿洗手时却总是敷衍了事。现在不同了,每次饭前洗手,不用教师多说什么,也不必担心哪个孩子应付差事,他们自会认真地把手洗干净,让孩子快乐的接收一些道理,还是故事好。

  3、尊重孩子并不是过度照顾孩子的面子、百般呵护,还应有适当的挫折教育,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是一个真正快乐、真正健康的人。一个人在林中漫步的时候,看见一只蝴蝶正在准备破茧而出。他很同情蝴蝶的痛苦,于是,从衣袋里拿出一把小刀,把茧划破,让蝴蝶能轻松的从茧里飞出来。但是,蝴蝶并没有像他所期望的那样顺利的起飞。在仔细的观察了这脆弱的小昆虫以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蝴蝶从茧里挣扎出来的过程实际上是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蝴蝶成长了、成熟了,他的翅膀在挣扎中练得强壮起来。只有通过这一痛苦过程他才能飞上蓝天,没有这一令他心力交瘁的锻炼过程,这小小的昆虫就只能在地上爬。要想让孩子成长,老师绝对不能心软,就如同故事中的蝴蝶一样,他只有在不断的挣扎中才能练得强壮起来。如果你去同情她,只会毁了他的一生。要让孩子知道,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是经过艰苦磨练的,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达到理想的顶峰。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理想需要你付出实践与勤奋,这样,到达顶峰的时候,美丽的景色就会弥补你在攀登中付出的心血、汗水和痛苦,你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

  三外界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创设好了,就要培养孩子内部的心理品质了,这是孩子快乐的原动力。

  1、培养孩子的快乐品质对于幼儿来说,快乐是其心理健康的催化剂,也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必要条件。幼儿期的性格是最具可塑性的,同时幼儿期也是塑造性格的关键期。

  要培养快乐的品质首先要提供给幼儿快乐的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快乐气氛,让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意,体验到同伴的温情和友谊。

  其次是教师要多一份童心,真正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读懂他们的快乐。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时机,根据幼儿的兴趣调整活动环节和内容。大部分教师总是为了做活动而作活动,总怕活动不能圆满完成目标,不能按着计划走而匆忙、强制的过度着活动环节。如:我们在公开课上经常听到孩子在活动第一环节讨论结束时大声喊“我还想说”而被制止不理;在活动探索结束时,孩子大声喊“我还想玩”;在活动操作结束时,孩子大叫“我还想做”。这些话无不体现出老师的急于求成,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应以人为本,以幼儿为主体。

  2、从幼儿期起步培养自信心,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自信心能促使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乐于和人交往、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都希望做个好孩子,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其次是相信幼儿有巨大的学习和发展潜能,放手让孩子去做,从而令孩子在“表现自我、自我服务、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产生对环境和自身的控制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如重重是个插班生,比班上小朋友大一岁,他刚进班时能力很差,对自己一点自信也没有。当他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第一幅作品交给我时,我注意到她眼神中的不安,似乎等待着我的“审判”。画确实很糟糕:线条凌乱、涂色不匀、色彩单调,根本看不出话的是什么。我沉默了一会儿,沉默的同时看到了重重失望的表情。可他没想到我竟对他说:非常不错,这是你的第一幅作品,能送给我吗?这是重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高兴得直点头。从此之后虫虫做事情变的积极了,现在期末的绘画水平也和班上小朋友不相上下。幼儿那片纯净的心灵只需要一点阳光就会灿烂。

  3、培养孩子的友爱心孩子在和同伴的交往中经常会遇到小冲突,学会原谅他人、友善的对待同伴,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忍让,为别人着想,这样才有利于增进友谊,在尤埃中成长的孩子怎能不快乐能?古语云:久居芝兰之室,不觉其香、近朱者赤,若要孩子心中充满爱,教师就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毕竟,只有在阳光雨露相伴之下,花儿才会茁壮成长。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