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园中幼儿同伴争执的原因探究及应对措施

来自网络 2009-07-01 22:19:5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在幼儿园里,幼儿同伴发生争执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争执被停止了,但是不能保证幼儿不再犯。作为教师探其争执的根源,才是真正解决之道:

  1。生理和心理因素

  早上,小龙在玩新带来的玩具剑,“刷刷刷”,真威武。天天看得心痒痒,一把抢过来。小龙急了,大叫:“天天,还我剑!”天天不愿意,两人都拉着剑不肯放手,僵持了很久。教师走过去问天天:“怎么了?”天天嘟哝着说:“我就想借他的剑玩一会儿。”小龙说:“你没说借。”天天说:“对不起,你可以把剑借我玩一下吗?”小龙勉强同意了。

  生活中,幼儿产生的错误行为,很多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了。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上他们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以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

  2。家庭教育因素

  一天,点点在做刺蝴蝶图案,刺完后去拿剪刀。辰辰一屁股坐在点点的座位上,刺苹果图案。点点回来,对辰辰说:“这是我的工作。”辰辰嬉笑着说:“是我的。”旁边的小朋友也说:“是点点的,点点还没做完呢。”辰辰就是不让,还说:“是我的,是我的。”老师走过来对辰辰说:“辰辰,你是不是想做刺工这份工作?”辰辰点点头,“可是这份工作点点还没有做完,等她做完了你再做,好吗?”“可是,我来的时候她又不在。”“辰辰你可以先去找一份其他的工作,点点做完了,让她通知你好吗?”辰辰不情愿地在椅子上挪了好一会儿,丢下刺工说:“我才不做呢,还你。”

  孩子生活在当今,都是宝贝,少不了家长们的疼爱、娇宠。家长事事顺着孩子,只要孩子喜欢,什么都是他的。辰辰便是其中的一个,每天来幼儿园都是爷爷、妈妈一起来送,回家,则一起来接,有时还会动员全家四口来。他想要什么,就粘着妈妈直到得到为止。久而久之,辰辰便形成一种概念: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是自己的。家长的教养方式、方法对孩子的社会性的发展很重要,方式、方法正确了,就能有效地增进孩子理解伙伴间友好相处的意义,促进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一次,离园前,翼翼在看一本科普书,遥遥过来了也想看,便把书拉过来看。翼翼说:“这是我的书。”遥遥说:“幼儿园的书,大家一起看嘛!”翼翼急了:“这是我的,我的!”遥遥说:“那你看完了再借我看,好吗?”翼翼摇摇头说:“不行,是我的。”遥遥没办法,只好走开了。(翼翼是小班,遥遥是大班)翼翼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教弱,其实她的意思(后来教师询问她本人及她妈妈得知)是:这书是我自己的,我就要把它带回家了。但由于她不知如何表达,造成独霸书的表面现象。若教师不仔细观察,了解真实情况,直接对翼翼进行劝解,让她把书借给遥遥,她会觉得很委屈,感到受到伤害,长久如此,她遇到困难时就不太愿意向他人求助,不利于她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4。是非判断能力较弱

  一天早上,小朋友在做游戏,遥遥作老狼抓小动物,几次都抓不住一个,看见崎崎进来(崎崎刚到幼儿园,还不知道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他一把抓住崎崎,大声说:“抓住了抓住了。”崎崎被抓疼了,奋力挣扎:“你干嘛?放开。”遥遥不放,崎崎生气地叫老师:“老师,遥遥他打我。”遥遥说:“我没有,我们在玩‘老狼老狼几点了’。”崎崎不理他,其他小朋友说:“崎崎我们在玩游戏呢,你也来玩吧!”崎崎想了一会儿,不生气了,就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了。

  幼儿的是非观念还比较肤浅,常看到事情的表面,不能正确分辨事实真相。教师就要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帮助幼儿逐步建立一定的是非感,提高幼儿的是非判断能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