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来自网络 2009-07-01 22:45:55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幼儿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合作,对完成的任务评价等几大要素。

  作为EPD成员学校,我园在开展构建主题探究型活动的实践中,注重从环境、人口、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地表现表达,参与活动的准备、材料的收集,并运用自己的表征语言,共同建构知识网络。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渐走到了我们身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在采用这一新型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大致存在了以下几个现象:

  1、幼儿能力的强弱差异,挫伤幼儿合作的积极性。

  2、幼儿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

  3、兴趣差异,使合作出现矛盾。

  4、教师的指导误区,使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由此可见,如何来建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实施新课程中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于是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实践,目的在于正确认识上述这些问题后,对症下药,寻求有效对策。

  对策一:合理的组合方式,促进小组合作的开展。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做到科学分组。首先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不同特点进行评定,然后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常用的组合方式可有以下几种:

  1、根据兴趣不同分组,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我园根据幼儿的兴趣、意愿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型主题活动。每当活动开始,幼儿自由结伴,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如在进行“小手拍拍”的主题活动中,有的幼儿喜欢研究指纹,他们用放大镜比较着自己和同伴的指纹,从而发现了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道理。有的幼儿喜欢用自己的小手来进行绘画活动,他们时而将五指并拢变出了仙人掌,时而将五指分开变成了孔雀、小娃娃的头发等等。在探索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涨了,他们运用表征语言,共同建构知识网络。幼小心灵对大自然、对科学的好奇、好问和探究的兴趣提高了,从而解决幼儿因兴趣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性格差异分组,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我园东部开展的游泳和体操两种不同的专项训练使幼儿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个性特点,体操幼儿性格谨慎仔细,而游泳幼儿性格大胆勇敢。心理学认为:气质无好坏之分,每个人的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个性、气质的某些因素也会对人的活动、人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性格分组,把性格相似的幼儿结合在一起,针对幼儿不同的气质类型,因类施教,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3、根据能力强弱分组,充分发挥每位幼儿的潜能: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在相同时期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潜能不同,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为不同的幼儿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幼儿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将幼儿根据能力的强弱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解决了以往能力强的孩子“一手包办”,能力低的孩子“插不上手”的状况。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感,体验愉快的情绪。

  4、根据混龄特点分组,增进幼儿跨年龄交往能力。

  在幼儿园同龄编班的集体中,教师的大多数评价和幼儿的自我评价都是以同龄集体的平均水平为标准的。发展速度快的孩子经常受到表扬、宠爱,容易自满、滋长傲气;能力中、下水平的幼儿体验成功的欢乐和自我满足的机会不多。因此根据以上问题,我园在幼儿中开展了多次的“大带小”活动,并且从去年开始我园初步尝试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的幼儿放在同一集体中生活学习。为跨年龄的分组提供了机会,如:体锻活动中,大孩子教小孩子拍皮球,幼儿就很乐意学着拍,接受程度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技能上大大超越教师的教。在体育游戏中,他们照顾弟弟妹妹,保护他们,教他们学会玩许多新的游戏项目。

  由此我们也感受到,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进行活动时,大孩子就会变得自信、懂事、宽容,而小孩子则从中体会到了一种他们更能接受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沟通,让孩子学习了如何与不同年龄的人交往,并从他人那里学习;这种沟通,也让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