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开展民间游戏 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2)

来自网络 2009-07-03 10:31: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二、民间游戏与幼儿的独立性发展

  幼儿在两岁左右,随着自由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到学前期这种愿望更加强烈。民间游戏的开展,无疑是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最合适的发展环境。

  (一)、民间游戏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材料的选择是独立的。游戏是幼儿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幼儿是游戏的主体,他能按自己的主体地位,自主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自己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完全是自己当家作主。

  (二)、民间游戏的过程不受外力的干扰。幼儿的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控制。他们自主掌握着材料的使用,控制的游戏的节奏,享受的只是游戏的过程,游戏之外的任何结果都不重要。

  (三)、民间游戏的结果不需要评价。幼儿的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如果失败了,在游戏中也不会有任何负担,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因失败而招致成人的批评。

  三、民间游戏与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创造性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学前儿童想象中的创造性较少,主要是再造想象。从幼儿心理的发展来看,再造想象是较低级的想象,创造想象才是较高级的想象,并与创造思维有密切联系,是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要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就要为幼儿提供驰骋想象的机会、条件,实际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幼儿经常喜欢玩的游戏如:“种葫芦”等,都能给幼儿以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一)、民间游戏能满足幼儿想象的好奇心。幼儿对世界上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总是怀着一种要发现世界奥秘的热望,到处探索。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发展是成正比的,好奇心强的儿童,一般创造性也较强。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在孩提时代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为使幼儿更富有创造性,就要不断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玩“摔泥碗”的游戏中,幼儿对摔在地上的泥碗为什么会发出声响,为什么有时很响,有时不响,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他们就不停地捏呀,摔呀。在这捏呀摔呀的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的到极大的满足。

  (二)、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创造性的机会、条件。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的。大部分民间游戏的内容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但其中的角色、场景、游戏内容都是多变的。如“娃娃家”的“角色”可以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也可以是爷爷、奶奶和孙子;“场景”可以是家里,是医院,是商店,是公园;“内容”可以是做饭喂孩子,给孩子看病,送孩子上幼儿园,全家人一起逛公园,等等。这类民间游戏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应用新的动作方式去重演别人的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受实际环境的具体条件以及时间的限制,通过想象,创造新的情景。(忘记的动作、语言都可以重来,每重来一次,就是一次新的创造)如把桌面当大海,杯子当小船。并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用途,如把铅笔当注射器。幼儿在游戏中,以真挚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活动,相信虚构的真实性。同时,他们也懂得什么是假装的。他们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与戏剧反映现实生活相近似,具有类似成人的艺术创造。通过上述种种做法,幼儿的创造性会日益得到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众多的电子游戏介入到幼儿生活中。这使幼儿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身心各方面都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开展好民间游戏,充分利用民间游戏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独特价值,培养发展幼儿的主体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和谐、健康发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