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德国幼儿园环境创设之管见

来自网络 2009-07-03 21:21:2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华爱华今年4月,有幸在德国参观了九个托幼机构,原以为语言的障碍会限制我对幼儿园的深入了解,然而每走进一个幼儿园,不用介绍,也无须交谈,只要留意整个环境,就能“阅读”其中蕴含着的教育信息和课程理念;原以为幼儿园看多了会由于其大同小异而失去兴趣,然而每新到一个幼儿园,就会迎来一个新的面貌,园本化的特点不断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

  户外:是游戏场而不是操场沙池是最气派的,幼儿园大都有能容纳几个班孩子的大沙池,玩沙的工具包括了各种自然物,这里是最富有智慧和力量的地方,可以说,各类游戏行为及其发展的价值都会在这里体现。

  户外,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特别令人感叹的是,大自然离孩子们是那么地近。土坪、草地、斜坡、树木,不规则地充斥着沙石、水管、木桩、板条、粗棒、轮胎,在阳光和空气的关怀下,活跃着孩子们游戏的身影。

  玩水的设施极其粗朴,一个裸露水管的水龙头和几个木箱、几条V型的木板槽,孩子们可以任意组合,一个槽连一个箱排了很长的一条,可以想象孩子是如何搬动水槽移动木箱,在游戏中体验蓄水、引水、水的流动状态以及水与其他材料之间关系的。

  场地的特征也是富有变化的,平地、缓坡、土坑、阶梯、木屋、帐篷、迷宫树丛,场地的每个角落都是有趣的地方,我想躲猫猫的游戏在这里是不会绝迹的。在这样的场地上游戏,孩子们的各种大肌肉动作都会自然而均衡地发展起来。

  在我们所到过的幼儿园,还没有看到过一个规整而气派的塑胶场地,或是宽阔而平坦的水泥场地。除了大型组合式的运动设施以外,场地上全都是可以任由孩子们搬动的废旧材料和自然物,这些材料刺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多样化经验,在他们的创造组合中变换着花样地满足了肌肉运动、认知建构、交往合作等发展的需要。可见,那里是游戏场而不是操场,孩子们在那里玩出了一个个高水平的游戏。

  室内:大小不同的区隔研究表明,空间大小与人际交往的品质直接相关,空间过大会减少交往的机会,无区隔的开放空间,增加噪音和身体冲突的机会,因此大小不同的空间区隔是很有必要的,它将适合不同人数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在我们所参观的幼儿园,活动室有大有小,但是以各种形式区隔以后,我们将很难再找到能容纳全体幼儿所用桌椅的集体教学空间了,因此教学是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开展的。空间优势非常鲜明,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不同材料形成各种功能活动区,任幼儿自由选择,同时也为幼儿交往合作的需要提供了多种区隔形式,它的意义是:最小的空间是为幼儿独处或一对一活动所设;较小的空间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在小组群活动中,倾听他人和被他人倾听,使沟通更容易进行;较大的空间使幼儿在大组群的合作中,通过协商、竞争、比较等行为,获得许多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则;最大的空间往往在走廊或门厅,是整个校园的中心地带,各班各组的幼儿常在此自由交流,或在此集会。空间的区隔物灵活而多样,可以变化的矮柜、可以移动的屏风,可以放开和收拢的帐篷、可以随时拉开和关闭的布帘,此外双层空间也是一种区隔的好方法。

  看来,空间区隔的方式是一种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刻意安排。

  活动区:充满挑战,但没有必须达成的目标区角的活动内容是由材料体现的,一般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材料为主,用于建构的、手工制作的、木工的、美工的、装扮的、表演的、大肌肉运动的等等。材料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但它对孩子的挑战性就在于孩子选择和使用材料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带给孩子的则是多样性探索和创造性玩法。

  很多材料没有固定功能,也没有老师设定的玩法,而由孩子根据自己的构思对材料变换着方法地使用;材料种类没有固定搭配,也不局限于在某个区角内使用,在同一个室内,孩子可以跨区域选择材料进行活动;游戏类型不受区域功能暗示,孩子可以在任何区、室用任何材料进行装扮性的或建构性的活动;老师可以为活动区预设任务(比如做蛋糕、做帽子),但不设可以测量的层次性目标,孩子的参与可以动手,可以动口,也可以仅仅旁观;幼儿园的木工室是极富有挑战性的,塑料和木头的仿真工具已不能满足大孩子的创造需求,完全真实的铁钉、锤子、扳头、锯子、老虎钳等工具,使孩子格外谨慎而专注地投入“工作”。每一种工具的使用都有巨大的价值,一方面是一种手眼协调的小肌肉练习,更重要的方面是在借助工具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事物之间关系的多种经验。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为了拔出一根钉子,就用三种工具进行了多次不同方法的尝试。

  看来,同样是活动区,有着同样的材料,但材料的投放方式不同和空间安排不同,带给孩子的自主性体验是不同的。那里的活动区安排,孩子得到的是驾御材料的能力,得到的是探索和创造的无限空间。

  安静区:安全的港湾人都有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功能,烦躁的时候需要安静,疲劳的时候需要休息,厌倦的时候需要退避,其实孩子也一样。

  所到的每一所幼儿园,园长或教师在领我们参观各种活动区室时,都会介绍一种区域,它的名称是安静区,有的称心理调节室,也有的叫休息区等,这里的设施比较简单,有小沙发、软垫和简单的玩具,诸如布娃娃和绒毛动物,设在比较僻静的地方,有的为单独一小室,有的则辟一相对封闭的区角,这里与忙碌的活动区完全不同,营造了家庭般的氛围,让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如果有人觉得玩累了,玩腻了,或不开心了,不想玩了,要找个地方“躲”起来独处一会,他就会选择安静区静静地独自玩上一会,或抱着娃娃躺上一会。难怪在他们那里,连孩子统一午睡的时间也没有,身体疲劳的恢复,神经疲劳的缓解,早已在孩子们的自我调整中实现了。

  这种安静区给了孩子一个私密空间,对孩子心理的保健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当孩子由于失败、批评、纠纷乃至误解而产生各种不痛快时,他们会在那里找到安慰,通过独自游戏、通过自省得到排解。这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能不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富有人性色彩的观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