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环境教育中的幼儿意识与行为
随着环境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所所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也就应运而生。作为绿色幼儿园中的一员,我们的孩子在系统的环境课程教育活动以及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中,已掌握了一定量的环保知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环保意识,但在日常行为的观察中,我们却发现幼儿常会做出一些和他已具备的环境意识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行为举止,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我们能乱扔垃圾吗?为什么呢?”“花儿好看我们应该怎样做?”“怎样节约用水?”等等问题,孩子们各抒已见、对答如流,并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在平时我们却经常看见他们有时对垃圾桶边掉出的垃圾视而不见,或是直趁教师峭注意摘朵小花,又或者是洗完手忘掉关水龙头等等,下面举出一些案例:
案例一:
早晨,洋洋小朋友一边吃着面包一边高高兴兴的进了幼儿园,当他吃完面包后,就把装面包的塑料袋朝旁边的垃圾桶远远的扔了过去,塑料袋掉在了垃圾桶旁边的地上,洋洋看了一眼就跑进了教室…
案例二:
午餐后,老师带领小朋友在园内散步,佳佳、圆圆等几名幼儿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的在花圃里摘了几朵黄色的迎春花拿在手里玩…
案例三:
下午小朋友拍完皮球后,小朋友们洗好手都跑进了教室,没有人想起要关水龙头,清清地水哗哗地流着…
案例四:
课堂上(注:教师有意识的关注上述幼儿的反应)
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能乱扔垃圾吗?为什么呢?
幼儿答:不能,垃圾应该扔在垃圾箱里;乱扔垃圾会让幼儿园
变脏,空气变得臭烘烘的…
教师问:花儿好看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儿答:花儿好看不能采;要让大家都来欣赏漂亮的花;我们要爱护它们,花儿能让我们的环境更漂亮…
教师问:水有什么用?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啦,怎么办呢?
幼儿答:没有了水我们人会渴死;我们人、动物和植物都要喝水;我们要节约用水,洗完了手要关好水龙头;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
纵观上述所例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孩子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知识、意识,但他们是“光说不做”,意识是意识,行为是行为,意识和行为是相互脱离的。虽然这只是部分现象,但为什么幼儿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反映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上,去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呢?我们不仅深深的反思:
我们的环境教育是否刻意追求知识化、形式化,却忽略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呢?
作为环境教育者,你是否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随时给予幼儿以督促、鼓励,引导幼儿把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要让幼儿的环境行为得以巩固,你是否考虑到了家庭中的环境教育氛围?成人是孩子的镜子,作为教师的你是否注意了自身言行,是否为孩子的绿色行为起到了榜样作用?
在反思中我们寻找着原因,思索着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孩子们能把环境意识真正渗透到日常行为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为此,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手段与措施,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获得的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指导下一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如此循环反复,我们的环境行为教育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以看到“光说不做”的现象在孩子们的身上正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连说带做”。
经验一:加强社会实践性,让孩子走出环境教育的课堂。
科学的、系统的环境教育课程,对幼儿来说十分必要,在课堂上孩子们能学习、了解各种环境知识,并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不过,要让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这些知识,也就是随时注意自己的环境行为,加强社会实践性,让孩子走出环境教育的课堂是非常必要的。社会实践可以是利用各种环保节日结合社区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如植树活动、环保漫画展、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宣传活动、绿色跳蚤市场等等,也可以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或实际情况、幼儿兴趣等随机安排的各类实践活动。只有让幼儿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他们才会发现,原来不是只有老师和小朋友要环保,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着环保,参与着环保,从而更加激励幼儿坚持环保行为。
经验二: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及时鼓励、督促幼儿以环境意识指导自己作出正确的行为判断。
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他们是善变的,不稳定的,他们常常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在同一个环境问题上出现不一样的态度、行为。教师平时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对于有绿色行为的幼儿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能做到的幼儿则要及时提醒、督促,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相统一,使绿色行为变成和人人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的事。如:在一群孩子参观花园时,出现了A幼儿指责B幼儿采花的行为,则作为教师在AB幼儿争吵的过程中,应表扬、鼓励A幼儿不采花并能阻止别人采花的好行为,对B幼儿来说也是一种及时的督促和提醒,在集体中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经验三:做孩子的绿色导师,带动幼儿的绿色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你的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加以模仿,因此,只要你以身作则,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那么你何愁孩子会“光说不做”呢?如在一些环境调查活动中,作为教师可以查询资料,联系调查单位作为引伸,以让幼儿看到教师的先行性;又如在外出参观途中,教师发现地上有果皮垃圾,此时不是说教师去指定幼儿丢垃圾,而是应以自身实际行动带动幼儿完成垃圾入箱的行为。
经验四:家庭环境教育,巩固幼儿环境行为的重要渠道。
向家长宣传家庭中的环境教育,让幼儿从幼儿园到家始终身处在环境教育氛围之中,提醒随时随地都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而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家庭中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们更能积极、自主的实践中的环保行为。有意思的是,在家庭环境教育中,许多时候不是由成人来教育孩子,而是由孩子来教育成人。比如许多幼儿在认识了吸烟对自己、他人的种种危害后,纷纷回去叫自己的爸爸不要抽烟,告诉他们吸烟有害健康,并主动承担了严格监督的任务。这样大大增强了幼儿的环境主人翁意识,巩固了环境行为,同时还形成一种互动式学习化绿色社区渠道,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环保队伍中。我们还可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去寻找有关环境宣传方面的资料,并请他们带回幼儿园,让老师播放给大家看,让更多的孩子知道更广泛的“环境保护”的题裁,再让他们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回去向自己的父母讲述。这样,父母在帮助孩子找资料时和在听他们的复述过程中,也无形地接受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促使他们提高了这方面的认识,意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去保护的。
绿色的家园大家共同营造,共同爱护,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环保意识意义深远,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我们现在再不好好的保护它,那它将会毁在我们的手中,因此提高全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势在必行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我们肩负的重任,这样才能很好地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