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孩子的另一种童言—儿童画(2)

来自网络 2009-07-04 22:31:5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三、让孩子在经验中学习。

  涂鸦时期的孩子还不会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内容以及感知过的知识运用起来,作为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使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

  生活中,孩子对身边的事物有了逐步发现和观察的意识,也能较快地从媒体、书籍中获得知识,很多时候孩子的亲手创造和自我表现无法得到及时的发展。对此,成人不可轻率地告诉孩子怎样做和做什么,而是要耐心地引导孩子从偶然中去发现问题,教孩子学会观察,并鼓励孩子大胆运用自己心中的符号,把图和经验联系起来。平时可带孩子观察他们喜欢的事物,如:喜欢小鸡,先让他们看一看小鸡身上有什么?头像什么?身体像什么?抬头时是什么样?低头时又是什么样等,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并发挥想象在小鸡身边添画点什么,这样孩子在感知了小鸡的基本特征外,还学会了画小鸡的技能。

  又如: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外出,到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游乐场、公益场所等玩玩看看,并通过图书、图片、影视节目、讲解等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在玩的过程中可引导孩子对周围环境、事物进行观察,如:游乐场小飞机是怎样飞?小朋友怎样跳蹦蹦床?怎样玩海洋球?你是怎样玩?公园里有什么?人们在公园里都做些什么活动等,尽可能丰富孩子的经验感受,让他们在以后的绘画中有更多的经验题材,并会用自己的符号表现出来。

  四、掌握好创造与技能的应用。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追求的是自然,更多地让孩子在绘画中自由表现,让孩子的创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真正体验到创造的快乐,继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新《纲要》曾提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对此,让部分教师走入误区,觉得只应注重孩子情感的表达和自由创造,而忽略了一些美术中的基本要素,就如林菁菁艺术家所说:“艺术技法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技法,孩子就难以把想法和情感表达在画纸上,一个不懂得色彩和毫无美感的人,怎么能够通过画面把他们脑中的千山万水表现出来。美术技能中包括构图、节奏、空间关系,色彩协调等内容,这是不论写实还是抽象艺术都需要的基础,是视觉艺术不可或缺的,没有技法的放任式美术教育是盲目的”。

  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大胆想象与创造,还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技能,如看一件物品,需要用怎样的角度去看,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看,或是平视?应该怎样在纸上表现及颜色搭配等,而这些往往能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创造和技能的内在联系,掌握好创造和技能的应用。

  孩子的画展现的是个性,是一个没有相同的童话世界,是他们表达自我的特殊符号,是一种游戏,作为教师与家长,应丰富孩子的审美经验,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帮助他们在错误中学习,注重孩子的个别差异,要保护好每个孩子的自尊心,让每个孩子的天赋和灵性得到充分的展现,让他们在赞许的目光中找到自信,树立自信心,继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美术活动本身是一种美的体验,我们要让孩子从中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千万不可成为成人控制和操纵的“组织式”的绘画,要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让孩子的童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个性。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