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教学与幼儿生活、心灵的同步化
《新纲要》中“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的原则: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学是为了完美的生活(斯宾塞)。”的确,我们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其生活化,促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这些内容是他们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和解决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应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为主要目的。所以,利用生活进行教学,使教学与生活巧妙结合,时刻把教学与幼儿的生活整合、交融,适应和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教学才能更好的体现其现实生活意义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促进科学活动的生活化,高频率实现教学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兼容性。
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准备了高矮不一的柱子让孩子去认识高矮,制作楼房平面图让孩子认识序数,收集了很多鞋子,让孩子了解鞋子的各种材料、各种款式,并认识它与脚的关系。为准备这些教具,老师们常常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教学生活化”,让幼儿处于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最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法有以下三点:
1、利用幼儿身上蕴含的教学资源
幼儿身体的高矮差别是引导幼儿认识高矮的有利条件,利用这活生生的教具应该更能激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从中获得区分高矮的经验,经验的拥有也为幼儿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解决相应问题提供参考、拥有信心;又如认识数序,可直接从幼儿入座的情况入手,进行序数的教学;幼儿所穿的鞋子也可随机作为进行“认识鞋”的活动。老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日常生活现象设置问题情景,为幼儿创设解决问题的机会,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把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
2、让幼儿配合老师收集教具、学具
“教”的生活化应建立在“学”的生活化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化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轻松愉快的获得和积累,而借助让孩子来准备教、学具,是教学生活化的又一体现。如在“有趣的叶子”一课中,我让幼儿在园中找五种以上的叶子,孩子们的寻找过程,就是一个识别和比较的过程,他们不断为自己的新发现欢呼得意。因此,教学中如能让每个孩子尽可能去准备学习的学具,那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将更有趣生动。
3、就地取材,活用资源
刻意地准备一个活动的教学材料,既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会让它失去应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能发挥现成材料的作用,那就能让你感到它的巧妙与实在。如“物体怎样移动”一活动,一般我们会准备许多材料摆放在小朋友面前,让小朋友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动起来。这次活动时,我一改这种刻意准备教具的方法,活动中让每位幼儿在教室内找一样与他人不一样的东西,幼儿们找到了门、窗、床、球、沙包、绳子、橱柜、积木……,然后我让孩子们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动起来,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发现可丰富了,有的说我一拉窗户就关了,有的说我一甩绳子就动了,有的说我用了很多力推,可床还是一动也不动……,接着我让大家用大小不同的力试一试,又让大家想办法让床也动起来,孩子们试出了不同的结果,表述时也就自信而热烈。尤其对床,幼儿们想到只有几个人合起来用更大的力推才能让床动起来,这样一个活动结果,比起原来的活动使我更感到了利用生活进行教学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4、融入生活,快乐成长
让幼儿置身于真实、自然、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学习,能加深幼儿对人们生活关系和生活现象的理解,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我们进行的主题活动“逛超市”,老师让幼儿手那十元钱自由购物。购物前提醒他们要根据货物的价格购买,购物不能超过十元。孩子们在精心挑选商品的时候,不时浏览起标牌上的价格,并主动向服务员询问:“这个东西多少钱?”买了几样东西后,就在一个人核定价格总量,当收银员告诉他们所购物品的价格超过十元时,他们会问:“超了多少?”然后选定一件合适的去退掉。又如,我园位处城郊,周边地区的农村风貌较为明显,于是,我们在秋季组织大班幼儿走向农村,领略农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参与农村的收获劳动,品尝农家饭菜,融于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和陶冶情操。好长时间内,孩子们只要一谈起去农村的情景,就会津津乐道,喜不自禁。
二、进行游戏化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大家知道,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孩子的生活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在不断地进行着,因此,如能以轻松、生活化地游戏实施教学,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让游戏成为我们教学的灵魂,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对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有效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会豁然开朗,对孩子的不听话、太调皮的怨言自然也就消失了。游戏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吗?对于这一点,我在“地球村”的主题活动中感受尤为真切。随着“地球村”认识活动的进行,孩子们联想起“地球村”上的各种情景,于是,老师就引导他们进行布置“地球村”的游戏,带领他们讨论活动方案,孩子们围绕他们想做的游戏,积极投入到资料的收集和知识的积累中,努力为游戏活动的如期举行做着准备工作。例如,布置海洋的小朋友努力收集着海洋方面的图书资料,并积极主动的去认识海洋中的生物;布置恐龙家园的幼儿会主动走到这方面的展板前向老师询问恐龙的名字和知识;布置世界公园的就画出自己喜欢的著名世界建筑物,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思考设想和希望增加的游戏内容,还从家里带来图片和制作的卡片等等。如此积极的学习热情,只有出于内心的需要才可能产生,它使孩子的学习的主体性得到最佳发挥。
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培养孩子积极的社会品质。
认同感和荣誉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对孩子来说也不例外,细细探究一下孩子的心理,做“小领袖”一直是每个孩子内心的奢求。平时,老师们一定会对选小组长时孩子迫切期待的眼神,恭恭敬敬的坐姿记忆深刻,其实这正是孩子内心需求的最好反映。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种内心需求表现的更为强烈,他们经常在念叨着进小学以后能当班长,对当班长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由此可见,“选班长”一定会让孩子变得兴奋激动,因此,我在班内进行了“选班长”教学活动,以尝试这种活动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这一活动的生成,完全尊重了孩子本身的渴望,幼儿的主人意识、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得到最为全面的体现。
整个活动中,真切地反映出每个孩子思想活动的过程。由于选举中大家的意见不一,同意与不同意的相持不下,孩子们中有的在积极争取,有的在做着妥协,有的在做着协调,有的在积极维护自己的应有权利,各人有各人的个性,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积极的投入,积极的参与,每个人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举个例子说,吴家俊的一组有六位小朋友,选班长时,同组的陈可很爽快地说:“我选吴家俊。”潘鸿杰也选了吴家俊。吴家俊正想拿起笔写自己地名字,同组地周成说:“我不同意,吴家俊打过我的。”“我没打过你,那次是因为你拿了我的东西。”吴家俊分辨道。“没拿,你就打我了。”周成不退让。两人顶起了嘴,局面僵持起来。一时不能产生结果。老师给他们最后的机会,告诉他们再选不出就不能参加选举了,吴家俊发急了,诚恳地对周成说:“周成,以后我不打你了,行吗?”周成思考了一会儿说:“你说到做到。”于是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面对这些谁又能说孩子不在成长,他们正在用客观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别人,他们在学着谦让,他们在调整自己不友好的行为方式,他们正用“心”在成长,这种成长是隐性的,但又是一个人长大所必须的。没有这种成长,孩子不可能面对将来的社会,他们很可能成为社会淘汰的对象,不能以正常的心理,去独立战胜面临的困境。
这样做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造成孩子的挫败感,使孩子心里产生不如别人的感觉,伤害他们的自信心,然而,是否因为会给孩子造成挫败感,就放弃这种教育的机会,笔者认为,这样做未必是办法,因为这是一种回避,生活能回避吗?不能。但它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应让孩子面对挫折时,不气馁,不低沉。老师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培养孩子终身受用的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活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成为生活的宠儿;只有具有生活实践经验的孩子,才可能自信的站着面对生活;只有把我们的教学实实在在结合到生活中,追求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把各种知识、各种技能、行为习惯的学习融入在生活之中,紧贴幼儿生活,不声不响的走进幼儿心灵,实现与幼儿生活、心灵的同步,才能孕育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