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尝试
杭州市朝晖新村五区幼儿园 刘丽辉
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组织若干名幼儿进行家庭游戏活动,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伙伴接触和交往的条件,架起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以弥补一家一户生活环境的不足和集体教育活动中的不足,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问题提出
当今,社会人的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交往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取得和谐发展的基本活动方式,人们通过交往不断吸收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幼儿园)的种种信息,掌握社会所共认的行为方式,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人。交往是促使个性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交往是幼儿园认识环境、培养兴趣的手段,无疑是一把“金钥匙”。因此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目前大部分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普遍培养并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有:
1、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比例在儿童人数中占绝对多数,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加之普遍的单元楼高层住宅的居住环境,家庭环境造成孩子缺少交往机会。此外,孩子是在充满爱意的成人包围下成长的,缺少兄弟姐妹的教育因素,加上部分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重智力、轻交往、怕吃亏、怕学坏),限制孩子的交往,孩子们从小缺少与人相处的经验,影响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2、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所限,他们想交朋友,却不知道如何交往,希望与人友好相处,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友好相处,交往技能方法缺乏,交往能力提高受到阻碍。因而在幼儿园往往出现抢玩具、打人,不合群,自我封闭等等现象。
3、幼儿园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园在教育上没有为幼儿创造充分自由交往的机会,而教师无法面对全体中每一个幼儿园,无法针对每个孩子的交往水平给予个别指导,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环境用以发展社会交往的能力和体验交往生活。
为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弥补现实条件不足,我们采用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方法,改善幼儿在园、在家交往条件,进行交往技能的训练,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尝试。
二、对策与方法: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时代要求幼儿教育的目标向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上来。然而,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它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传授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我小班创设“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活动”,架起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尝试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组织若干名幼儿进行家庭游戏活动,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伙伴接触和交往的条件,以弥补一家一户生活环境的不足和集体教育活动中的不足,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1、通过“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很多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倾注全部心血,但必须承认目前多数家长缺乏对孩子发展状况的研究,不懂得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知道正确教育方法,不具备科学的教学知识,因而不顾孩子的发展,一味追求智力开发。出现重儿童的智力培养,轻儿童的能力培养,忽视孩子独立意识、良好情绪情感、社会性交往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不健康的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向家长宣传和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养方法。平时,家长很少了解幼儿园教育,也很少了解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情况,而双休日是大部分家长休息时间,家长有时间进行亲子活动,教师充分利用这宝贵时间,在家庭的环境里,家长可以在家庭里通过协助教师的组织领导,了解、学习教师是如何针对孩子的个性采取什么样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组织活动,通过开展“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小集体中的交往情况,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使家长进一步自己的孩子,给家长很大的感触和启发,逐渐的端正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态度和水平,帮助家长走出误区,共同关心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达到同步教育。
2、创设充满爱与温暖情感的交往环境,为孩子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
幼儿年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小班幼儿刚走出家庭的怀抱,离开自己的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常会发现内向、胆怯的孩子往往不能与人交往,不愿多说话,不能主动接近教师和小朋友,非常依恋亲人,寻求安全感。家庭是孩子的一个安全的物质环境,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情感环境,一个能帮助幼儿发展友爱情感的社会环境,在这样温暖的环境中孩子与教师、同伴、家长在一起进行游戏,有于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首先,由于有一定的交往条件(如双方比较熟悉,受交往媒介——玩具或活动材料、活动内容等交往目的影响)易于产生共同的话题,达到交往意向,沟通情感形成交往过程。
其次,幼儿的交往是通过模仿、学习、辨别、练习提高的。由于这类活动形式形成了宽松、自如、和谐的气氛,幼儿没有很重的心理压力,活动时自由度高,交往对象、交往时间、交往次数、交往方式都没有受到限制,每时每刻都为幼儿提供充分的交往机会。特别是消极交往型的幼儿,一般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辞,在家庭这一环境交往中,受环境气氛的影响,交往媒介的吸引,减少心理压力,也能积极配合交往。同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渐喜欢交往,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3、开展形式多样的双休日家庭结伴游戏活动,促进孩子主动交往我们利用双休日同家长一起为孩子精心设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登山、放风筝、踏青、玩皮球、搭积木、请小朋友到家做客、做游戏等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幼儿喜欢的交往形式。最初的阶段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一些活动规则,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打好基础。交往中幼儿较自觉的遵守规则,希望获得同伴的信赖,这也是交往协调性得到提高的条件之一。特别是攻击性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改正了一些不良交往习惯,因为一旦其出现不良交往方式,就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出现孤立,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闷闷不乐或向老师、向家长寻求帮助,这时教师、家长适当加以引导,便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同时这种活动有利于家长、教师传授正确的交往机能,如礼貌待人,热情招待。如:去孙海南家玩,孩子们又蹦又跳的来到孙海南家门口,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有礼貌的敲门,孙海南的妈妈热情的招呼大家,小朋友们争着喊“爸爸好!妈妈好!奶奶好!”,小主人孙海南大方的搬出自己的玩具,孩子们在游戏交往中会说“请你借我玩玩好吗?”、“我和你一起玩好吗?”有的孩子主动邀请同伴“你还没有玩过我的玩具,下次到我家来玩吧!”这样的活动即使幼儿积累了合作、分享、冲突、协调等多种交往的经验,有促进幼儿之间交往能力的发展。也使孩子们能在假日里尽情的休息和娱乐,促使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孩子之间主动交往的能力,增加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三、步成效及新的问题:
1、通过“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使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在小集体中的交往情况,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走出误区,使家长了解如何针对孩子的个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活动,给家长很大的感触和启发,逐渐的端正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态度和水平,共同关心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达到共同教育。
2、通过“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为孩子创设充满爱与温暖的交往环境,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就像孙海南妈妈说“我家南南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这样高兴过。以前他也爱和小朋友玩,可从不让小朋友碰他的玩具,今天早早的起床,非把所有的玩具都放在茶几上,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见通过“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幼儿交往的需要,又能使幼儿初步掌握交往中的基本规则、方法、策略,达到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目的。
3、通过“双休日幼儿家庭结伴游戏活动”,已经架起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之间教育的桥梁,但如何让幼儿走入社会与陌生人交往,将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上海人民出版社《社会心理学》
2、人民教育出版社《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