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唱响幼儿德育

来自网络 2009-07-05 21:43:3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一、现状堪忧,亟待争鸣

  伴随着新世纪的跨入,教育界顺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幼教界在此趋势的召唤下,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不断上演着推陈出新的一幕幕,主题化的区域活动、园本课程、多元智力理论等等都是在此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新秀”,而且还出现了“百园争鸣”的现象。

  但是,当我们在大唱赞歌的同时,一些弊端也随其发展日渐暴露出来。下面两个真实的片段,也许会让我们腾出时间来反思一下当今的幼教现状。

  片段一:被遗忘的德育现场

  一教师带孩子去户外游戏,途中恰逢一工人在疏通下水道,周围一带都散发着作呕的臭味。“老师,那位叔叔在干什么啊?”“站在那么臭那么脏的地方,他可真不讲卫生啊!”…一些好问的孩子拉开了话匣子。可是这位教师只顾着捂鼻子,根本没有理会孩子的提问,取而代之的是她大嗓门的吆喝声:“臭死了!孩子们快点!要不然我们的鼻子可要臭跑了!”说着,便将孩子像赶鸭子似的带离了那个活生生的德育现场。

  又过了段时间,该园的下水道又被堵塞了,当孩子们再次经过时,孩子们都已自觉的捂住鼻子跟着教师绕道而行了。

  片段二:家长眼中的幼儿德育

  一群大人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其中有个男孩子非常调皮,扯这个女孩子的头发,又枪那个男孩子的玩具,弄得这个哭那个闹。那男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洋洋得意地说:“这社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一位被欺负的家长听了很不舒服,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己孩子说:”他抢你的玩具,你抢回来!他打你,你也打他!“岂料这位被欺负的孩子认真的对其爸爸说:“老师说了,好孩子不打架,他要玩手枪,就让他玩一下吧。”这时,一位家长感叹道:“现在的幼儿园老师不知道是怎么教孩子的,,如今的社会到处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最起码要懂得保护自己,如果老师都教给孩子的是粉饰了的好好世界,而现在的生活又不是那么回事,孩子们以后出了校门又怎么适应这个现实社会呢?”

  看了以上两个片段,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孩子健康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一基础包括品德、经验知识和智力等多方面,而品德是核心。但是恰恰这一基础不为幼儿园所重视、不为家长所重视。

  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家长心中的“太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为每个家长的最大愿望。但是,很多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偏向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又在不同程度上放松、忽视、甚至放弃了对孩子进行品德的培养。还有些家长对现实社会有一些歪曲认识,认为现在的社会弱肉强食,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作为现代人应该时时刻刻维护好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免显得有些偏激了。于是,我们在许多孩子身上,看到了自私、霸道、没礼貌、娇气、胆怯、不合群等一系列不良行为的萌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不仅在于充实和发展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所以,幼儿德育应该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及家长根本性的重视,犹如时下风靡的“主题化区角活动”,也亟待出现“百园争鸣”的局面。

  幼儿园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场所,而教师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德育就是让幼儿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又或者是利用故事、儿歌向幼儿讲清道理,明白一些是非就行了,其实不尽然。幼儿德育是教师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把传统的文化思想、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二、幼儿德育的有效途径

  维果茨基的发展心理理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建立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乃至身边一切事物的基本概念。那么如何在这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德育,将德育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关键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调动幼儿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优化环境,形成强有力的德育合力。

  美国教育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陈鹤琴先生也认为:怎样的环境,幼儿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因此,德育者应非常重视优化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幼儿的品德发展受制于“教师、家庭、集体、个体(自我教育)、书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几种因素中,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所以,要真正将德育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要对幼儿德育引起根本性重视,并树立良好的品行典范。

  德育现状如此堪忧,很大原因是教师对德育没有引起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的内容笼统分为五大领域,即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社会。为此,很多教师对在园幼儿就单是停留在这五大领域层面上,使德育受到忽视,而鼓励于幼儿园各项活动之外。还有,虽然在许多活动中包含了德育的目标,但由于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时不自觉地或偏向独立的教育领域,因此所选内容有时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体现幼儿的德育目标,如国庆前夕的主题活动一定会有“激发幼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目标,在最后的活动记录中也会出现“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激发了幼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一句话。但如果回顾活动过程,无非是唱国歌、做国旗等这些流于形式的活动。一些有德育意识的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中,德育的内容大多成了附属品,不是灌输就是在最后环节稍带即过。在这些教师的心目中,认为“德育就是讲正确的事”,很少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的理解能力和需要程度。为此,身为教育启蒙者,应该树立强烈的德育意识,并根据德育的渗透性质,使德育教育深入骨髓。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在影响着孩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典范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