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情感障碍个案研究(2)
第三阶段(第13—19周)能初步形成体谅他人,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习惯。
类似费某这样的“好孩子”都有这样的情感障碍,即:一方面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比较关注自己的优势和优点,另一方面对同伴和环境的要求和期望也比较高,比较关注同伴的消极方面,当同伴的言行不符合其要求时,就会对同伴进行指责。这时,我们常常引导幼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利用换位思考,使该幼儿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所认识。如:有一次分组合作活动时,因为同组的另外一个小朋友动作比较慢。费某就朝她大喊大叫,并提出不让她参加,我决定抓住这件事来做文章。在班上的讨论中,孩子们各抒己见:“我觉得费某不应该对别的小朋友大喊大叫,这是不礼貌的。”“你总是不让大家参加,如果哪天别人也不让你参加,你高兴吗?”“费某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常常不和大家一起玩。”……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费某似乎意识到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是不对的,就主动向那位小朋友道歉。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继续把此项内容深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费某的这种换位思考意识不断强化,进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慢慢地,班上的小朋友都爱和他玩了,并说他开始懂礼貌了,会体谅别人了。
(三)缓解对策。
1、熏陶感染法。
①妙用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幼儿的重要精神食粮,它的特殊作用在于具有艺术感染力,即不仅能给人以思想影响,而且还能从感情上打动读者,从而促进其社会情感的发展,陶冶其性情。我们利用文学作品这一特殊作用和费某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文学作品,让其产生如作品中主人公一样的情感体验。例如《骄傲的大公鸡》使费某认识到,骄傲自满不但使自己不能进步,而且会没有朋友;在《魔语》中使费某认识到乱发脾气是无济于事的,只有认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才能赢得大家的爱……教师不断地利用具体形象的典范作用,熏陶感染费某,使其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领悟自身的不足,并逐步改正。
②利用角色扮演。
a、社会角色扮演。孩子好模仿,常常模仿扮演社会角色。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我们常常让费某在日常生活中,充当“小小安全员”的角色,让其,在完成这种角色任务的同时,也努力克制自己去工作,并在帮助其他幼儿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我们利用社会角色本身的特点约束费某,在出现各种情绪障碍后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同时也在角色交往中促进其交往能力和交往情感的发展。
b、文学作品角色扮演。依据费某喜欢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分角色游戏,请他扮演他心目中“偶像”的角色,教师对他的表演给予积极的肯定评价,利用正强化巩固他的交往的兴趣,启发他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依据,引导其创新并支持其同其他幼儿随作品的情节尝试同步自由表演,让他感受到“合群”的乐趣。
2、对比诱导法。
当费某出现情绪障碍而表现出各种不良行为时,教师可以用好的行为榜样与其行为对比,使其好胜心和自尊心受到刺激,从另外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从而主动终止不良行为。例如:在一次搭建“迷宫”活动中,费某与其他小朋友在障碍的设置上产生了分歧,而非常恼火,就把已搭好的“迷宫”推倒,这时,我们有意地说:“圆圆他们这一组一起努力,很快就要完成了。他们合作得真好,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得第一!”通过让他与其他组进行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从而主动终止自己的不良行为。
3、冷却消退法。
像费某这样的“好孩子”常常在他们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任性行为时,教师或父母把道理讲清后,如果他们还是无理取闹,就不必喋喋不休地重复,在他们情绪平静时再讲道理,让其明白这些任性的行为并不能使大家妥协,是毫无用处的。
4、家庭配合法。
教师把实施的内容和方法,经常通报给家长,和家长沟通,共同研究实施方案,使家长在实施中发挥作用,共同配合使实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针对费某缺乏与同伴合作、协商的能力这一点。教师及时与家长交流,提高家长对同伴间交往重要性的认识,使家长积极为他创设交往的气氛,布置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使他在交往的实践中吸取同伴间相互合作、协商的经验,不断产生合作的兴趣,提高协商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现在费某在来园离园时,向爸爸妈妈使性子,发脾气的现象已经没有了。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能与同伴进行协商和合作。当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也能接受,并改正。现在,小朋友都喜欢和费某交朋友,爸爸妈妈也说,费某比以前懂事了。
(一)结论:
1、要让有情绪障碍的“好孩子”形成对教师的信赖关系,这是指导该类幼儿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具有实效。
2、实施前,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实施目标,目标的设定要从易到难,从幼儿容易做到的到不容易做到的,循序渐进。
3、形成“好孩子”情绪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家庭的,也有来自于幼儿园的,所以,家长和幼儿园应密切配合,方法态度一致,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议:
“好孩子”的个体差异大,因此产生情感障碍的原因和种类也是不尽相同,我们在操作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用简单的教条式的方法去对待孩子的问题,而应让孩子通过参加各种主体活动、集体讨论、同伴合作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知对错,以强化意识,内化素质。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幼儿会出现反复现象,例如任性、乱发脾气等。这时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对待,教师一定要按照“积极诱导,顺其自然”的原则,掌握和参与活动的速率。要让幼儿有适应的时间,但是对他的要求不能妥协和迁就,使其的行为在逐步的巩固中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治》
《幼儿心理学》
《学前教育》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