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
高青县委机关幼儿园 张新娟
午睡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而设置的,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午睡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幼儿午睡质量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精心布置寝室环境是保证幼儿午睡质量的首要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当然包括寝室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
(一)室内布置要得当。笔者从事幼教工作多年,通过调查、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园寝室环境的布置表面看来整齐、美观,有的甚至花里唿哨,很具有观赏性,但实用价值不高。寝室的布置应给孩子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易于稳定孩子情绪。
(二)光线要柔和。幼儿寝室的光线直接影响幼儿的入睡速度。午睡时我曾做过对比实验。观察发现,光线过强时幼儿普遍入睡较慢,而且近年来不断有科学证明睡眠时光线过强会引起视力下降,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睡眠还会引起免疫功能的下降。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幼儿的各种因素,为寝室配置合适的窗帘,以保证寝室的光线适宜。
(三)空气要新鲜。新鲜的空气对于身体和脑部都有充沛的导向。寝室里的新鲜空气可以促进健康的血液循环,帮助食物消化得更完全。同时,新鲜的空气还能安抚神经让幼儿有更恬静和美好的睡眠。为保证寝室的空气质量,我们必须每天定时通风。
(四)温度要适宜。幼儿的睡眠环境以温度25度左右为宜。温度较低、较高都不利于幼儿的睡眠,教师要保证寝室的温度。例如天热时,进入寝室前半小时打就打开空调,确保幼儿一进入就感到舒适。我认为,只要教师有心,午睡的寝室就会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温馨摇篮。
二、睡前时光是幼儿别有味道的精神大餐
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尤其睡前表现的更为强烈,甚至有的幼儿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教师只有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柔的抚摸与拥抱唤起孩子的情绪体验,才能使他们对教师产生依恋。《华记》云:“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创设和谐、愉快的午睡环境,及时与孩子们交流、沟通、谈心,了解他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并帮他们解决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消除孩子对午睡的敌对情绪。同时,运用教育机智,及时捕捉教育信息,通过树立学习榜样,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等,懂得衣服的叠放、鞋子的位置、睡眠的姿势等知识,变枯燥的说教为自主的探索,将寝室变成延伸的课堂。这样,孩子们就会渐渐的喜欢上这短暂的睡前“幸福时光”,从而心满意足的进入甜美的梦乡。
三、精心护理是保证幼儿午睡质量的重中之重。
幼儿在小床上开始午睡了,许多教师可能会认为现在可以松口气了。殊不知,这时恰恰是保证睡眠质量的关键时刻。
(一)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孩子身体不适或生病时一般会反映在睡眠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随时认真地巡视幼儿午睡,关注幼儿的举动。例如,幼儿在午睡以后,精神呆滞、面带潮红、呼吸急促、预示着孩子发病了,我们应及时处理好,幼儿延缓幼儿的病情。而且个别幼儿好动好奇,不知深浅,常常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特别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乘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因此,教师要克服孩子睡觉时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保证睡眠姿势的正确。幼儿的睡眠姿势千姿百态:有张着口打呼噜的;有像小狗似趴着睡觉的;有蒙着头睡觉的……。但从卫生学角度看,一个人的睡眠姿势对人体睡眠的生理效应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医学卫生资料都告诉我们:俯卧睡眠会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张口呼吸睡眠,会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久了易引起“漏斗胸”;而蒙头睡觉,会因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致使醒了也不解乏。因此,我们把培养正确的睡眠姿势列为保证幼儿午睡质量的关键。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形式引导幼儿能自然地以正确的姿势睡眠,并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设备,多媒体电脑,通过放“电影”的形式,让幼儿直接观察错误的睡眠姿势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老师给予经常性的提醒,在巡视中及时改正不正确的姿势。
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睡一个好觉,胜似吃补药”。只要我们处处用心,就能保证幼儿的午睡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