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早期阅读从“分享”开始(2)

来自网络 2009-07-08 21:47:5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二)正确使用分享阅读

  1、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参与讨论

  所谓开放性问题,指的是不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回答,也没有固定标准答案的问题。例如:“你觉得他们正在干什么”这个问题,就比“那儿是不是有一只企鹅在游泳”更能促进孩子的观察和思考,有利于发现有趣的问题,得到多样的回答。而后面一个问题就只是一个非是即否的封闭式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想要引导孩子们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提细致一些的问题。例如:在阅读故事《小鸡和小鸭》(说的是一只小鸡总是在重复小鸭的话,总是模仿小鸭的行为)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先想一想,如果小鸡总是跟在小鸭后面,小鸭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根据故事难度、类型和儿童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引入故事。

  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家长应该先熟悉故事内容和语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问的类型(知道还是不知道)、概念(熟悉还是不熟悉)、语言风格(与儿童的口语相近还是更接近书面语言或文学表达形式)、插图(为故事提供的信息是多还是少)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以及自己孩子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哪些内容很容易理解,不需额外解释;哪些是不熟悉的,对孩子来说比较困难,需要特别指导。

  一般来说,故事的标题是一个很好的理解线索,在开始介绍一本书时,家长可以先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告诉孩子。如果这个单词或概念在孩子的口语中是不熟悉的,可以让孩子自己先举一个例子。例如:在阅读故事《贪心的狗》的时候,家长可以先问孩子:“贪心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对什么东西很贪心?”、“你能用‘贪心’给大家造一个句子吗?”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展示和谈论故事的封面来引入故事(例如《小羊找妈妈》)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引发儿童的思考,那么,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把所有的插图看一遍,然后问问孩子:“你觉得这个故事可能说的是什么?”

  有时候,如果家长不能预测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插图对于理解故事会有多大的帮助,可以在家长本人阅读之前,把插图蒙起来,想一想故事可能说的是什么,家长的预测与真实故事之间的接近程度,就可以作为提示插图支持故事内容水平的指标。

  如果家长认为仅仅看插图并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信息来编撰一个大致合理的故事,那么,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示给孩子。例如:在阅读故事《谁来我家住》的时候,家长可以问:“我想知道,为什么这只熊坐在门口等?”这听起来像在陈述图画内容,可以引发孩子们不同的反应。当然了家长也可以引用故事中的句子,让孩子熟悉故事语言。

  3、以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孩子把相关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故事阅读联系起来。

  孩子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到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作为家长,应该先了解孩子目前所拥有的、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知识有多少,他们还需要哪些信息。如果孩子的相关知识很少,比如说,企鹅的生活习性。那么,家长就需要先给孩子看一些有关企鹅生活的图片或电视节目,告诉他们一些有关企鹅的最基本知识。如果孩子不知道在企鹅家庭中,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是共同抚养小企鹅的,则家长还需要向儿童简要描述企鹅的生活。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与故事中的情节相类似的经验(例如故事《谁业我家住》,讲的是一只小熊邀请他的朋友到他的新家住。一开始,他很高兴有朋友上他家。但是,后来他发现已经容纳不了那么多客人了),家长就可以问孩子:“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事实上,孩子在阅读任务中所用到的先前的知识经验,不仅仅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经验,还包括在阅读的过程中,经过成人的提示,他们所想起来的熟悉的汉字、单词、概念、知识和言语经验等。家长要时刻注意有意识地利用孩子已有的经验,促进当前的学习和理解。

  4、提高孩子对文字的注意

  刚刚开始阅读的儿童,自己只能认读少量的汉字,因此,家长在引导他们注意汉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能够对比较困难的汉字提供足够的支持,孩子就可以很自然地注意到文章中熟悉的汉字和单词,孩子会学着分辨“讲故事”和“读故事”之间的差别。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汉字结构。在遇到一个新词时,能够由于以前曾经遇见过而变得熟悉起来。因此,当家长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故事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这些汉字,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注意汉字的形旁,以及由于形旁不同而带来的汉字含义的差异。比如说,在故事《小羊找妈妈》中的“妈”和“马”、《企鹅》中的“饿”和“鹅”。上述情况中,汉字字形比较相似,但是形旁不同,形旁为孩子们推测汉字的含义,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在反复多次阅读故事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按照要求,自己指出新学习的汉字或单词。比如说,以故事《千人糕》(讲的是为什么我们把一个小小的蛋糕叫做“千人糕”)中,指出所有表示动物名称的词。

  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有选择地鼓励孩子注意标点符号,并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这些标点符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5、通过反复阅读、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多种形式,扩展孩子的阅读经验。

  在孩子学会独立阅读之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创造一些与故事内容有关的活动来扩展阅读经验。例如:孩子可以把故事读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听,或者多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轮流读给对方(例如故事《小羊找妈妈》),也可以加上场景和道具,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例如故事《拨萝卜》),还可以把《山想找朋友》这样的故事通过想象和发挥,扩展成一个小故事片。

  在共同阅读了3—4个故事之后,同一个故事可以被拿出来再次反复阅读。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欢迎那些已经熟悉的故事,他们会有新的机会去注意文字和图画中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部分,加深故事的理解,有更大的发现和创造。重复阅读是巩固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6、对儿童的回答给予灵活的弹性反应

  当问题具有很多个可能的答案时,对于家长来说,对孩子们的回答做出适当的反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孩子口中得到的答案,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的那个。例如在《小羊找妈妈》的故事中,家长问道:“这头羊在这儿做什么?”孩子有可能会回答“这头羊在睡觉”,而事实上,这头羊并不是在睡觉。我们建议家长把这个答案当作一个可能的答案来接受,可以说“这头羊可能是在睡觉”。然后鼓励孩子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让他继续观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说“是”或者“不是”,以及把孩子的回答判定为“好”或者“不好”。

  家长可以把孩子的回答看成是一种信息加以考虑,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调整自己的阅读指导。有些时候,家长在正式朗读之前,并不需要肯定孩子的回答正确与否。通过提问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家长可以在孩子心中制造一点点迷惑,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是否一致,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轻度紧张感,可以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阅读。

  总之,对于分享阅读来说,家长回答的弹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尽量鼓励孩子进行思考,而不是对他们的回答做出迅速判断。家长过于果断和权威的判断,会破坏孩子们进行思考的动机,或者阻碍他们说出那些还处于试探阶段的答案。这样,孩子可能会把时间用于考虑这个回答是不是家长所希望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去思考所可能的答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