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创设温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课题总结

来自网络 2009-07-09 21:31:4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环境是幼儿的老师”这句话明白的告诉我们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就如《纲要》所指出的: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的。因此,创设适宜的环境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在这学期开展了这个课题后,我认为适宜的环境除了要健康、舒适、温馨、真实、自然、有秩序以外,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营造一种整合化、生活化、活泼化的学习氛围。

  一、孩子的自主学习

  我们班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年龄月份不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其中大年龄幼儿的优势,以大带小,鼓励年龄大的幼儿主动帮助年龄小的幼儿,并且充当活动的领导者,为其他幼儿做出榜样;同时年龄小的幼儿可以自动向年龄大的幼儿学习,在大年龄幼儿的工作中产生学习的愿望:

  上午10:30左右,孩子已经开始区域工作了。和往常一样,毅玲对比她大的孩子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她来到沈宇航、蔡淼的桌边,看他们进行“神秘袋”的工作。

  老师:“毅玲,要不要自己选一份工作?”

  毅玲:“我想看看这个。”

  (当毅玲正专注于其他孩子的工作而拒绝我的建议时,我尊重了她的选择,而在一边关注着她的举动。)

  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老师也选了一份“神秘袋”来到香香身边。

  老师:“毅玲,愿意和我一起做这个工作吗?”

  毅玲看看老师手上的袋子,笑着点了点头。

  (通过对毅玲的观察,我发现香香对“神秘袋”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选择了适合毅玲年龄的、装有小球、小陀螺、小鸭子、小剪刀、小鞋子等一些小物件的实物神秘袋,在淼淼、宇航即将结束工作前,再一次邀请了毅玲。这一次,毅玲接受了我的建议。)

  于是老师和毅玲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简单介绍了工作的名称后,老师请毅玲闭着眼睛伸手到袋里去取一样东西。

  (当毅玲将小手伸入袋子触摸这些物件时,她的表情也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笑眯眯,一会儿又好像在想着什么……看着鼓动的袋子我可以猜想到毅玲的小手正在轮流触摸、感受着袋中不同的物件。)

  老师:“你摸到的是什么呀?”

  毅玲笑眯眯地眨巴着眼睛,好像还在感觉着。过了一会儿——

  毅玲:“我摸到了一个圆圆的东西。”

  老师:“圆圆的,会是什么呢?”

  毅玲:“像是小球一样的。”

  老师:“真的吗?”

  毅玲取出小球:“你看。”(这时毅玲的表情是兴奋的、得意的。)

  (当我问毅玲摸到了什么时,毅玲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继续用手在感觉,然后她选择了最容易表达的小圆球,在这个过程中,我给了毅玲自己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所以当毅玲快速地取出小球给我看时,她的表情是得意的、自信的。)

  好奇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喜欢摸摸、看看。今天这项工作的进行,起源于毅玲对宇航、淼淼正在进行的“神秘袋”工作的好奇,也可以说是环境给了毅玲启发,而我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毅玲想学习的愿望,并选择了适合毅玲年龄和发展阶段的材料。通过与老师一起进行“神秘袋”的工作,不仅毅玲的触摸觉得到了发展,同时她的语言能力、敢于尝试、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可见,为孩子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能让孩子以自己的动力与环境互动,从而得以自我成长。

  二、日常生活中的随机学习

  教师除了要为幼儿预备丰富且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还要善于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契机,让孩子有机会练习所学的各种技能:

  老师:“今天我们班有3位小朋友请假,那现在坐在这里的有多少小朋友呢?”

  王宝宝:“数一数嘛,就可以知道了。”

  老师:“那你们会不会用逢双数的方法来数呢?”

  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我会!我会!”

  (点名确认出席情况是每天的例行活动,今天我利用这一活动的用意是想给幼儿多一次感受数的机会,让孩子在数数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经验来感受数量。)

  我请了郭子琪来数。

  郭子琪边点边慢慢地开始数:“1、2、3、4、5、6、7、8、9、10、1……”

  “不对了!不对了!”孩子们又一次纷纷举起了小手。

  卢雨田:“王老师,郭子琪数错了,10后面是11,不是1。”

  “对,是11,应该数11。”有些孩子跟着说。

  (我选择了在班中能力相对较弱的郭子琪来数,也是别有用意的。子琪在数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孩子们对数的掌握情况。)

  这时的郭子琪被大家这么一说,显得有些紧张,涨红了小脸,停了下来。

  老师(对郭子琪):“要不要再来一次。”

  郭子琪点点头,又重新开始慢慢地数:“1、2、3、4、5、6、7、8、9、10(停顿了一下)11、12。”

  (被卢雨田劈头指出错误的郭子琪这时显得有些尴尬,我轻轻地一句“要不要再来一次。”使郭子琪不致于感到沮丧,受到鼓舞的她又一次小心翼翼的开始数数,我觉得她今天不气馁的表现也是值得称赞的。)

  “是29,29个人呀!”王智源、董凝等幼儿都抢着说。

  (看来,已有较多的孩子能熟练的掌握数量了。)

  老师:“是吗?那我们和郭子琪一起再来数一次好吗?”

  孩子们:“1、2、3、4……28、29。”

  (对于还没能熟练掌握数的郭子琪来说,能随着同伴一起数,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她不仅多一次练习的机会,还体验了“只要多练习,我也会数的。”这对于增强她的自信是很有帮助的。)

  在这个活动中,我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互动的环境,还扮演了推手的角色,让孩子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有秩序及轻松的学习氛围互动下,使学习变得更愉快更有意义。

  以上两个案例给我这样一个启示,即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预备一个适合的环境,提供幼儿自发性探究与自我调整的教具教材、设计多种难度不同的活动,让幼儿以自由选择的方式选择自己想要的教具、教材及活动来从事;以自己的学习步调来学习,是教师应有的义务。同时,协助孩子在环境中探索、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中与环境中的物体、事件和人之间相互互动,并通过这些互动慢慢建构自己的知识,也是教师应有的义务。

  教师作为环境的重要因素,将在观察、了解、评估和指导的过程中,成为儿童适时发展的“辅导者”,也可以说是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学习催化剂“的角色,帮助及支持孩子自发的活动,协助孩子探索、实验、寻求知识的方向。

  就如《纲要》所指出的: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发展与人格,应善于利用人、事、时空等各种要素,努力创设利于儿童发展的各类环境,教师必须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在的发展的可能性,给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