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教师角色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1997年第3期《摆脱幼儿的消极影响与控制》一文,分析了教师的教育行为为什么常常会受幼儿行为的控制,以及教师为什么要努力摆脱幼儿行为的消极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摆脱幼儿消极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和实践难度,增强幼儿教师的角色意识。只有充分认识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并对这一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幼儿教师才可能在长期繁重、琐碎的教育工作中,自觉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随时纠正自己的不当做法。而且,也只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与实践难度,社会、家长、幼儿园领导和幼教理论工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支持教师,真正尊重教师。
幼儿教师角色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每天频繁接触、打交道的对象是生理、心理都尚不成熟的孩子。幼儿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形式、兴趣爱好以及行为逻辑都与一般成人有很大差异。“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幼儿时而高兴得手舞足蹈,时而又生气大哭;时而友好助人,时而又相互争抢……其心理行为的理智性差,冲动性强,因而也表现出相当大的不可预测性。正由于幼儿的这些特点,尽管他们天真、可爱,却使得与他们天天打交道的教师在工作中面临许多困难。以成人的交往为例,如果我们的交往对象认识成熟,情绪与行为稳定、容易预测,那么交往过程就易愉快;而如果交往对象对社会行为规范、人际交往道理掌握甚少,喜怒无常,行为难以预测,那我们在与其交往中就会感到烦恼,甚至会产生尽量避免与其打交道的想法与行为。幼儿恰恰具有后一类交往对象的某些特点。但是,幼儿教师既不可能凭自己的感情冲动决定是否继续与幼儿交往,也不可能避免与班级中即便是某部分孩子交往。既是教师,就必须对所有孩子负责,必须与所有孩子交往,甚至是每天频繁地与所谓“不招人喜欢”的孩子“互动”。
幼儿教师角色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担负着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职业对他们提出了较高的社会要求。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日复一日地与认识尚不成熟、情绪行为易变的幼儿进行频繁的交往,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职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牢记要时时处处注意引导、教育好幼儿,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甚至意志与爱心。这就好比我们成人之间交往时,如果交往对象动辄发脾气,违反社会规范,行为多变,与其相处已属不易,若还要在发生冲突时体谅他们,并设法尽量促使其向成熟发展,这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了。而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必须做到。
幼儿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与尚不成熟的幼儿长期、频繁地“互动”,同时必须超越一般性的交往,积极主动地引导幼儿,促进其身心发展。这些特殊的角色内涵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超出常人的要求。也就是说,当幼儿表现出诸如故意捣乱、干扰他人活动、争抢打斗等等不良行为时,幼儿教师出于角色的特殊要求,为了履行培养新一代的职责,绝不能与不懂事的孩子“一般见识”,也不能像与成熟的成人相处那样发脾气,而必须将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
但在现实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常容易忘记自己角色的特殊性,无意中将幼儿当作成熟、理性的人去赌气,这不仅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与行为,而且还会导致他们身心的不良发展,出现心理行为问题。虽然幼儿教师也是平凡的人,他们在日常教育中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既不利于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也不为职业规范、有关法规所允许。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超越常人的忍耐力、控制力和更高的理智水平。可以这样说,幼儿教师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己,超越平常人,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意识到自己的特殊角色,并自觉以角色规范指导、约束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般而言,在没有外界干预、特别提醒的自然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职业角色的意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淡化。这是职业角色意识的时间变化规律,幼儿教师也不例外。繁重、琐碎的工作,与幼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交往,使得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步消失,对角色的意识逐渐模糊,这样,教师与幼儿交往行为的随意性、情绪性即会增加,自控性、理智性逐渐降低。尽管其他职业也存在角色意识淡化问题,也可能因此导致工作质量不稳定,不过其不良影响可能相对有限,也有可能弥补。然而,幼儿教师角色意识的淡化却可能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不但可能相对严重,而且常常难以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其他职业的角色意识允许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有所波动,但幼儿教师的角色意识却不可有任何程度的淡化。这又从另一层面说明了幼儿教师角色要求其承担者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
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使该角色的恰当实践有着相当的难度。一方面,教师必须克服角色淡化的时间规律;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是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行为更容易减弱自控程度,更易于出现角色行为失范的情况。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对自己行为特别是不恰当行为的自控程度,总是与人们对该行为可能引起交往对象的反应的预期,以及该反应可能对行为者本人造成的影响的预期密切相关。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有意无意地会根据交往对象的特征、对交往后果的预期来决定、调整自己的交往行为。一般来说,当交往对象的能力、工作职务、社会地位等处于相对明显的优势时,人们往往会更注意自我监控,抑制不良行为,力避可能引发自己不希望的结果的行为。如果交往对象在各个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其反应又不会给交往主体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时,人们与之交往时则较少自控行为。而在师生交往中,幼儿恰恰属于后一类交往对象。也就是说,在与身体、心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处于绝对弱势的幼儿交往时,这种客观的力量悬殊对比会影响教师对自己行为的自控性,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监控意识,减弱对行为的实际控制。
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对人际交往行为的分析还发现,人们对自己交往行为的自控程度不仅与交往对象的特征、对行为后果的预期有关,而且还与交往对象对特定行为的实际反应及其强度有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些不恰当行为通常会因受到领导的批评、同事的反对或多或少地改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行为改交过程的角度分析,正是在“行为——评价、反馈——行为改变——再评价、再反馈……”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人们积极行为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而消极行为则逐步减少以致消失。如果交往对象不能对行为主体的不恰当行为作出强烈反应,使行为主体明显意识到并不得不进行调整,那么行为主体的消极行为就较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变和控制。幼儿教师的交往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尚处于年幼阶段,身心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他们自身对教师不恰当行为的有意评价能力以及作出反应的能力都极其有限。而幼儿的家长不可能全面了解教师的日常行为,或出于各种考虑不愿对教师的不恰当行为作出评价、反应。因而,一般教师很难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自己教育行为的不当之处。
幼儿教师特殊的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决定了他们实践角色规范具有较大的难度,也决定了教师必须随时防止角色意识的淡化。但是由于缺少经常、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教师的角色行为又易于失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幼儿教师培训及实际教育工作中,非常有必要经常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幼儿教师的角色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规范的特殊性,以及这些特殊性对其日常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影响,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在工作中趋利避害,提高教育行为的自我监控,以优化教育行为。
充分认识幼儿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与实践的难度,不仅是对幼儿教师自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各级领导和幼儿教育理论与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教师的职业是重要的,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既需要严格要求,使其更好地改善自我、做好教育工作,更需要鼓励、支持。人要努力工作,需要持久的动力,尤其对与生理、心理都尚不成熟的幼儿天天打交道的教师,更是如此。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共同探讨教师素质完善的问题,把幼教工作搞得更好。
编后语:改变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行为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教师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许多习以为常的问题,尤其要认清以前不为人们重视的“幼儿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明确地意识到实践教师角色、自控教育行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唯此,广大幼儿教师才能自觉、主动地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反馈,才有可能不断提高教育行为质量。我们希望广大幼儿园领导、幼儿教师在阅读上文后,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笔写下读后感或在实际工作中的体验、体会,寄给本栏目。我们将编发其中的优秀稿件,以使更多的教师分享您们的思考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