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美感教育和艺术教育(3)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要眼看、脑想、手做,只有三方面协同动作,才能使儿童的感知觉得到协调的发展。幼儿绘画也需要构图、造型和设色,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儿童意愿画不仅表达儿童的思想感情,还反映了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幼儿美术中应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儿童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达,使其动作灵活、准确,心灵手巧,掌握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审美能力。通过美术活动进行视觉形象的美感教育。
2.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中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乐音的这些特性在人们感受知和表现音乐艺术美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应当重视发展儿童的音乐听觉能力,日本“山叶音乐教育休系”很重视儿童的听觉训练,他们认为,4~6岁是听觉训练的最佳期。音乐艺术实践包括三个方面:创作、表演(演唱演奏)和欣赏。作曲家创作了音乐作品,需要有人演唱或演奏才能产生社会效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作品创作的优劣,演唱、演奏水平高低,音乐欣赏程度的深浅,都与各方面实践者的社会经历、知识基础、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音乐技能技巧等密切相关。
从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来看,它是在时间过程中逐步发展开和完成的,所以它又是时间艺术。音乐艺术的展示方式为表达音乐内容、一种情绪,还能表达内容情绪的发展、变化。如幼儿歌曲《摇啊摇》表达了小朋友摇娃娃睡觉这一内容,亲切、爱抚娃娃的一种情绪。幼儿律动曲《小兔》描写小兔跑跑跳跳的愉快情绪,音乐游戏《小兔和狐狸》中,既有小兔的形象和活动,又有狐狸的形象和动作,表达了艺术形象的对比和变化。再如音乐游戏《抢椅子》,乐曲开始表现了小朋友藏、找的愉快情趣,接着是轻快的跑步,然后旋律提高八度重复,增加了情绪的紧张度,继而是音阶式上行,把游戏情绪推向高潮,在紧张、机智的抢椅子活动中结束。情绪从轻松愉快发展到紧张热烈。幼儿音乐作品虽然小,也有鲜明的情绪表现,不仅有一种情绪表现,还表现了情绪的发展变化。音乐是用听觉悟古籍的时间艺术,它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不如美术的视觉形象那些具体,也不像语言文学那些阐述具体的思想概念,音乐艺术形象是联想、想象中的听觉形象。
音乐是擅长抒发感情的艺术,它用声表情,以情达意。音乐能表现感情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境界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音乐大师贝多芬说过:“描写是属于绘画的,在这方面,诗歌与音乐比较之下,也可以说是幸运的了,它的领域不像我的领域那样受限制,但是另一方面,我的领土在别的境界内扩张得很远,人家不能轻易达到我的王国。”这就是说,描绘具体形象是绘画的特长,诗歌也比音乐幸运,音乐在这方面受限制,但音乐在抒发感情、激励人的内心情感方面,又有其独到之处。高尔基在他的自传小说《人间》中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我的心碎裂了,它充满了一种强盛的感情,这种感情常常是由良好的音乐奇妙地接触心灵深处而唤起的。”音乐激励人的感情,动人心弦,常常使人感到有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因为人们有些内心感受,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有这样的见解:“这不是因为音乐语言不像文字那样明确,而恰恰相反,这是文字的过失,文字的不足。因为人们对音乐理解不深,或者虽然有所理解,但还没有找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它的内容。”音乐擅长于深入人的心灵深处、精神境界抒发感情,也可以用音响描写基本些事物,唤起人们对该事物的联想与想象,并在头脑中产生某种形象,同时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描写性音乐不是单纯地描写,在描写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情绪、情感,但往往不像某些抒情性音乐表现的那么深刻。
创作幼儿音乐作品较多采用描写性手法,这是由幼儿的思维、认识特点所决定的,艺术形象鲜明生动的音乐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当然音乐作品反映的生活、情趣,也应当是幼儿所能理解感受的。如钢琴小曲《小鸭的舞》描写了小鸭跳舞、小鸭流水等生动场面,这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形象特点鲜明,幼儿很容易接受。
幼儿音乐教育彩的音乐教材有歌曲,也有器乐曲。歌曲可以借助于歌词,器乐曲可以借助于标题或文字说明,更重要不的是通过音乐艺术本身的魅力去感染教育幼儿,帮助他们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领悟其教育意义。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艺术形象,激励幼儿的情感,产生情绪体验、情感共鸣,进而有所领悟,达到教育的目的要求。因此,在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教给他们有关歌唱的、听觉的、活动的、弹奏的等音乐实践活动所必要的技能技巧,使他们有能力从事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在审美活动中培养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艺术科目,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是达到艺术教育目的的必手段。幼儿时期是进行音乐教育,发展音乐素质、能力的良好查机。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节奏感、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达能力等,为他们成年后的文化艺术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音乐学习中丰富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的思维、想象、领悟能力,在音乐练习中培养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正台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所说的,他教儿童拉小提琴“不是培养小提琴的专家,而是通过小提琴培养能力之芽,同时打好品德修养基础”。
3.舞蹈
舞蹈是用规范化了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是用人体造型来抒情的视觉艺术。舞蹈动作在部分来源于人的自然动作,也有一部他是对鸟兽等动态各自然景物的模拟,我国的传统舞蹈与武术有密切关系。节奏、表情、构图、造型是舞蹈的基本表情手段。舞蹈的表情与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它通过节奏的强弱、快慢,动作和轻重、大小等的对比来表达感情,没有节奏就不可能有感人的舞蹈。舞蹈的造型不仅是人物形象的静态造型,更重要的是动态造型,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形体美。在舞蹈动作中表情动作比较多,模拟动作和基本舞蹈形象的手段。在幼儿舞蹈中模拟动作比较多,模拟动作和基本舞蹈动作结合,构成生动活泼的舞姿,并通过变换的舞姿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动作要富有韵律感、节奏感,要协调优美,抒发感情。幼儿舞蹈也有同样的要求,但限于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舞蹈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幼儿舞蹈中,既要培养动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又要培养记忆音乐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使幼儿能够合着音乐的节拍、节奏跳舞,并使动作适应音乐的情绪,用动作表达感情。有人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概括了舞蹈与音乐的亲密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在幼儿舞蹈活动中,培养鲜明生动灵活的节奏感,能动作楞调优美地表达感情,并培养幼儿运用动作造型及运用动作的速度、力度变化去传情达意,使幼儿在用动作传情达意的舞蹈中,感受舞蹈美,领悟舞蹈的内涵,达到舞蹈教育的目的要求。
4.文学
文学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它的基本特点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所以称为语言艺术。幼儿文学主要是儿歌、诗歌和故事。
儿歌是儿童歌谣的简称。儿歌的题材广泛,词句简短,结构单纯,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韵律、和谐的节奏,是适合儿童吟诵的韵体作品。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开始听成年人吟诵歌谣,由于儿歌的词句简短,节奏性强,押韵上口,儿童容易记忆,便于吟诵,是幼儿喜欢、容易普及的文学形式。
儿童诗歌是一种用精炼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诗歌和儿歌有共同特点,就是想象丰富,语言通俗、简练,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感情色彩鲜明。儿歌与诗歌所不同的是:在表现主题上,诗歌往往以间接的方式表现,比较含蓄,诗歌的思想深度比较商,而儿歌则比较直截了当;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诗歌比较讲究音调、节奏,富于声响美,但对韵律要求没有儿歌姥严格、规整;从篇幅上看,诗歌有长有短,儿歌都比较短小。儿歌的构思要新颖有特点,有独创性,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反映儿童思想感情、生活情趣的题材内容。诗歌的意境是通过诗人的思想感情去描绘客观事物。儿童诗的作者必须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去探索儿童的精神境界,借所描绘的事物表达儿童的思想情感。在诗歌意境交融、借景抒情、借境达理中,反映儿童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诗歌表达内容的重要手法是诗的含蓄,含蓄使诗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儿童诗的含蓄、意境,做到“通情达理”。
儿童故事是口头文学的一种。它可供儿童阅读,对幼儿来说主要是听成年人或小朋友讲故事。儿童故事要题材广泛,主题单一,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故事性强,层次清楚,结构完整,以叙事为主,语言生动、口语化,是儿童喜爱的文学形式。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形象鲜明、生动的艺术语言,激励幼儿的情感,活跃思维,丰富想象,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情节自然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幼儿文学作品是丰富幼儿知识,提高认识能力的重要来源。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语言,既可以丰富幼儿美的词汇,培养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又可以艺术语言塑造的形象中培养识别事物的美丑、善恶能力。通过语言审美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崇高思想感情得以飞进儿童心灵深处,更好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三、家庭美感教育
家庭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和主要照顾孩子的其他成员是孩子受到教育影响的第一任老师。在早期儿童教育中,教师的作用、环境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因素。臂如,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卫生习惯、待人接物、处世态度、生活环境及家庭成员的仪表、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等到许多方面,都是以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为准则,这些方面则会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成为进行美感教育的好教材。否则,如果我们忽视了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放松了以身作则的行为准则,就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家庭美感教育贯穿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天地,家长的一言一行,自觉悟不自觉地都在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婴幼儿缺乏自治、自学能力,他们的学习内容、生活活动都需要家长为他们安排,如果家长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采用适合孩子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多方面受到美好的教育,这本身就是家庭美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通过艺术进行美感教育更有其优越条件,因为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进行提炼、概括的结果,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因此,艺术教育是便人获得美感享受、对人进行美感教育的有力手段。而婴幼儿时期正是接受艺术教育的良好时期,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通过艺术教育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将会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关于儿童美教育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这段话对我们认识婴幼儿美育的重要性有很好的启示。
(一)婴幼儿美感教育的主要特点
对婴幼儿进行美感教育,应当从审美过程的特点和婴幼儿认识特点两方面来了解他们的美感教育的特点,并依据特点做好婴幼儿美感教育工作。
1.兴趣性
婴幼儿的美感教育应在游戏快乐中开始,在游戏快乐中进行,在美的体验中感到幸福,得到乐趣,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美的教育本身是一种美的享受,富有趣味性,应充分发挥它这一特点,防止在美感教育中进行枯燥、机械的训练和唠唠叨叨的说教,使孩子感觉乏味,造成负担、压力和痛苦。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坚持学下去,进而形成某种能力。兴趣和能力是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