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读书有感(二)

来自网络 2009-07-13 22:52:3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本学期,我仍然选择了《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一书进行学习与参考。本书是楼必生、屠美如等同志在完成国家教委下达的“八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的。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我给合本班的实际及自己所擅长的教学领域,重点阅读了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关系。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下是自己观看后的几点体会。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要这一基础上,应该采用“小步递进”的方法,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适合自己的步调发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结合拍手、踏脚等形体动作让孩子模仿不同乐器拍击的节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尽可能给每个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指挥、领唱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2、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究与学习的欲望。如在幼儿认识一些比较难的节奏型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动作进行积极探索,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例如在学习切分节奏的过程中,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船”游戏,寻找|XXX|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喔唷哇|喔唷哇|”、老爷爷拔萝卜时“|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较难节奏的使用,这样不仅添加了活动中的乐趣,同时也巩固了孩子对这些比较难的节奏型的掌握。

  此外,在活动中,还可以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盆,使幼儿感受到声音的高低不同;在幼儿的听辨过程中,都显得非常的专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独立性、自控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也得到相应的培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当然,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以模仿老师为主,缺乏大胆的探索与创新,我一直在想应该怎样去激发孩子的探索和创新意识及能力,在结合书籍的同时也在网络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一位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表现音高的时候,启发幼儿用作画形式的音高,例如表示mi、sol、la时,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唱着356356|356356|的歌……这些正是孩子大胆创新的一种表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借签。当然,我们还应该去探索更多的方法去激励孩子探索和创新能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