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来自网络 2009-07-13 23:01:5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背景分析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二十一世纪,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努力的方向。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基础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儿童喜欢画画、手工,就如同喜欢游戏一般,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成人所不及的。给儿童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创设一种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儿童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情绪和认识……,儿童的创造潜能、审美表现愿望和能力、创造型人格是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得以充分挖掘、激发和培养。新《纲要》更强调儿童主动的发展,关注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要落实《纲要》精神和“创造”的教育宗旨,需要对幼儿园现行的美术活动进行改革,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优势,探索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可以自然流露的方法和途径。

  (2)、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在价值,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

  1、创造性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儿童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2、创造性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等。

  3、不同类型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探索有效指导策略。

  4、儿童美术活动“档案式”发展评价。

  5、创造性美术活动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系。

  二、分析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以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从儿童作品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程中所要借鉴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开始越来越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上海、珠海、苏州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派别,儿童开始敢想了,敢画了,开始从作品中看到儿童自己了,但是教师的影响在儿童作品中的显现也是明显的,仍然没有走出模式化倾向。随着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儿童心理学、创造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必将给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这一切都说明未来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前提下,以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为核心的。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本课题旨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方面,和国内外美术教育者有着同样的追求。我们将围绕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目标,在创造学和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下,在实践层面上探索方法,打破美术教育的模式化倾向,借鉴和引入先进教育方法,希望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美术传统优势,探索儿童美术多元评价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美术教育优化机制,充分发挥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在创造心理学理论和儿童美术创造规律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行为中调整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观念指导下,重新认识在美术活动中的儿童,达到既开发儿童美术创造力,又提高儿童审美表现力,同时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构一种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儿童美术教育优化机制,即创造型美术教育。

  2、研究过程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儿童则在一次次的自我创造中,实现想法,张扬个性,发展技能,体会成功,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3、将创造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美术创造的规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更好地发挥美术活动独特的内在价值。

  四、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此课题的核心理论为创造性教学、儿童心理学以及皮亚杰的建构论。艺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用自己的生命心态的独特体验以及创造性的表达能力表明他对宇宙万物的感受。艺术学习要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发展规律,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儿童的知识体系是在自己的探索操作中自我建构的。

  《创造型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是将创造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美术创造的规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实践。解决当前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型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儿童运用美术手段创造性地通过感受,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美为目标的,是重在发展儿童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主体发展的发展性教学。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创造型美术教育活动能给儿童愉快的情绪体验,让儿童感受和体验“创造安全感”和“创造成就感”;重视儿童这一学习主体的自我成长,关注儿童的学习策略和操作态度,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美术技能,强调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开放而丰富的环境条件下,在师生双方积极探究、积极实践、积极思考和大胆表现中,实现师生双方“自我价值”,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充分相信儿童,为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耳朵、嘴巴、手脚,调动各种资源优势,提供和创造条件,帮助儿童实现想法,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认知于情意能力的儿童,如:自信心、合作、创造性思维等,奠定未来做人、求知的基础。让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

  具体研究内容:

  1、制定创造型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儿童不同层次发展目标、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2、探讨创造型美术教学活动的艺术环境营造、美术材料提供、作品表现内容、个性表现方式、多元组织形式、有效指导方式和作品展览赏析等。

  3、探讨形式多样的美术工作室或美术活动区的建立,为儿童个性化的自主艺术创造提供空间和条件。

  4、研究不同类型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探索有效指导策略。

  5、创造型美术活动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系。

  子课题:《音乐欣赏与美术创作的同构》、《创造型儿童绘画活动的实践研究》、《幼儿园实验绘画对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创造型儿童手工活动的实践研究》、《儿童美术“档案式”发展评价》、《美工活动室的创建和开展》等。

  (3)、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调查和作品分析的方法,了解研究现状,了解个体儿童学习策略和创作表现心理,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通过研究前后儿童表现和作品的测量比较,验证研究结果.

  本课题是我区幼教教研室主持,由我区几家幼儿园共同合作进行的,每家幼儿园在研究前期从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入手,如:绘画、纸工、泥塑等中任选一个方面进行创造性美术教育的探索性研究。研究中采取各园在共同的指导思想下,自定研究方案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组定期共同学习、研讨和观摩的方法,保证研究方向的一致、研究成果的共享及各单位自主创造力的发挥。

  (4)、研究具体步骤和进度安排

  本课题研究将分四年三个阶段完成,分为培训试点、探索实践和总结发展三个阶段。

  2002年9月——2003年8月课题研究宣传发动期、调查各园美术教育现状,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儿童创造性心理学和创造性美术教育的理论)、各园在手工或绘画方面确定一个班级进行创造性美术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尝试性研究。出有关前期调查报告、经验论文以及教学案例

  2003年9月——2005年8月拟定创造性美术教育下的各年龄段儿童发展目标及儿童作品评价量表;对小、中、大班在手工、绘画方面进行创造性美术教育的探索性研究及成果验证性研究。出论文、召开中期成果交流汇报会、案例及儿童作品集。

  2005年9月——2006年8月继续验证性研究,整理各类研究资料、结题工作、出有关教育论文及总结、出活动设计专辑及儿童作品集等。

  (5)、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论文:每位研究成员每学年要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

  2、创造型美术教育活动实录文集:将效果显著的活动设计、实况评析、活动反思、个案记录、儿童作品及评价整理成册,出文集

  3、儿童创造作品集:收集儿童作品拍成影像,完整记录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儿童对作品的表达以及教师的评价,出画册。

  4、教学活动展示和经验交流:阶段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观摩,汇报阶段性成果。

  预计2006年底完成研究

  (6)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负责人陈学群: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曾参与国家重点课题“八五”期间的“幼小衔接的研究”、市级课题“幼儿社会性研究”、“单元教育课程研究”、“幼儿园美术课题的研究”等多项研究,撰写多篇论文分获国家、省、市论文奖。96年开始担任市幼儿园美术教研组的负责工作,带领全市30余家幼儿园进行美术课题、教法以及儿童审美创造表现能力的研究,对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的转变,理解儿童的作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3月起,在南京市美术教研中心组,每两周一次做了本课题的试验性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依托市美术教研组可以进行广泛的验证工作,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参加研究的单位均为市优质园以上的等级,有4所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园,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其中三幼、省军区幼儿园、三八幼儿园、市级机关幼儿园承担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各参加研究园对此研究有浓厚的兴趣,保证课题研究的人力、物力及经费的投入。课题组长由业务园长和区骨干教师组成,其中有3位市优秀青年教师,都对幼儿美术进行过相关研究,撰写的论文获区以上论文奖。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南师大教科院副教授孔起英对课题进行指导。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