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构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

网络资源 2009-07-15 23:11:0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的实施,今天的音乐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追求“成品”的灌输,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中的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教育更以它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新课程主张通过各种艺术教育,使幼儿内在的情感得于表现和发展,进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并提出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让幼儿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艺术贵在创新,创新需要个性。因此,我们必须走进新课程,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

  1、重视幼儿整体发展-----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幼儿个性、能力、整体素质的培养。

  以往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意识只停留在需要提供给幼儿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上,意识不到幼儿发展是整体的、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更别说从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考虑,每学期计划中有唱歌、舞蹈及钢琴的内容就行了。唱歌跳舞都是幼儿跟着教师唱跳,反复的练习和模仿,欣赏音乐活动中也都是教师枯燥讲解,幼儿被动接受,弹奏钢琴和打击乐也都是单一的机械的训练,教师评价的标准就是以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多少、好差来衡量,看中和追求的是短期效应。

  现在新课程中的音乐活动目标则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通过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透过提供的音乐活动,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让幼儿成为一个能享受音乐、自主欣赏、积极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者。以参与求体验,以创造求发展,应该明确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艺术,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习艺术,真正艺术教育的含义不是培养什么“家”,而应该是育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大多数的将来不是单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并使他们也能参与音乐活动、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从音乐中享受乐趣,增强能力,发展个性。同时也为今后能从事音乐艺术的幼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音乐活动中,作为我们教师心里想的首先应该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并能把每个幼儿都看成是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教师应该充分的关注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水平。如小班幼儿刚学习弹钢琴时,先让他们自由的弹钢琴上的音,很快会发现音高的不同,弹低音幼儿会联想到大灰狼、大笨熊的行走;听高音则会联想到快乐的小鸟和蹦跳的小兔,接着让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体验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学习弹奏《火车》时,在幼儿回忆火车喇叭鸣声音的基础上,用音乐表现了火车由远及近,声音由轻到重,由悠长到急促的变化过程,让幼儿学会从倾听到表现,从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也许他们的动作和表现不一定使成人满意,但这样的教学强调了对幼儿“学”的研究。它不单纯地追求幼儿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而重在追求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感知、体验、表现、创造,促进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2、注重幼儿主动活动-----从教师决定一切转向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

  以往的各类音乐活动虽然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但最后幼儿还得服从教师的意图,逃不出教师的“魔掌”,在学习过程中总处于被动状态,被动的接受知识掌握所谓的本领。现在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权威型”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的主动学习应该是在新课程主题活动背景中学习,在创新中生成。教师应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丰富材料的提供,使教学活动不仅建立在尊重幼儿内在的独立和主体健康的基础上,而且还为幼儿的终身着想,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从“问题情景”、“问题材料”出发,在教师与幼儿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当然必要时也有讲授或示范模仿式教学,因为音乐本身是一种表现艺术,首先要让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演唱、演奏、表达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跳、听、敲、想、弹、编、讲的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增强音乐表现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在主题活动《我也会》中,我引导小班幼儿学习音乐游戏《有趣的板鞋舞》,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感受音的长短,学习简单的节奏,我先组织幼儿复习了<三个和尚挑水喝>,目的是让幼儿明白团结一致的道理,然后让幼儿穿着板鞋体会其中的乐趣,倾听声音的变化,再玩板鞋,边玩边感受节奏,发现敲打板鞋的声音有长有短,明白音乐的声音也有长有短,结合圆舞板敲打节奏,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音乐节奏、声音长短的理解,迁移经验探索敲打其他的材料,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幼儿学习探索也积极主动多了,通过游戏体验只要团结一致就能取得胜利。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充分的参与进来,主体活动的机会多了,主体积极性也体现的更充分了。

  3、强调幼儿学习过程-----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

  以往我们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幼儿的“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选用,活动的效果等等都是从教师的“教”为出发点的,备课也是单纯的备“课”,很少考虑到幼儿是怎样“学”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大多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单向发挥作用,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集体教学,在教育过程中也经常把教师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幼儿,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现在新课程中提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要备教又备学,要看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是否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别差异,是否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不光要研究教师怎样教,还要研究让幼儿学会学习的方法,这里要解决“教会”与“学会”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当在观察了解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寻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努力做到为了幼儿的学而教,为了幼儿的发展而教。在幼儿学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发展幼儿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的内心情感和思维能力。如我班的幼儿在玩游戏中容易投入歌曲表现的意境扮演角色,引起情感的共鸣,我在教幼儿学唱歌曲《小鸡叽叽》时,我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在观察认识小鸡特征的基础上,创设了游戏意境:“小鸡们在音乐伴奏下,跟着”鸡妈妈”在草地上玩耍,做游戏,捉虫子,表现了活泼、喜悦的情绪体验。在欢乐的气氛中,幼儿不知不觉的理解了内容,熟悉了歌曲。在游戏中幼儿还自然而然的哼起了自己创编的”小鸡小鸡叽叽,肚子饿了叫叫,不喊爹,不喊妈,自己去捉虫呀”的歌曲,让幼儿体验到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同时我们也应明确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你能既注重教育过程,又不忽视结果,同时又能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良好的结果。

  二、音乐教育途径的开拓化

  以往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途径都是很单一的,也就是教师组织的音乐集体教学活动。现在新课程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丰富多样。

  1、教师专门安排的与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

  我们一般进行的音乐教学活动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活动,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等都是教师计划好的,通过在规定的时间段里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开展。现在新课程中增加了区角活动,既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又能独立的生成新的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通过音乐表达美和欣赏美,如我班内的音乐角经常作为钢琴教学活动的延伸,我在钢琴教学中教幼儿学习新的曲子,认识新的音符,便在音乐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有谱子,节奏型,画好的钢琴键盘,指挥棒,木琴,音块琴或让幼儿自制音乐器材等等,幼儿在感受--体验,即兴--创作等活动中,进行自发性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从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

  集体操作的方式----起到互相迁移促进;个别操作的方式-----让每个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建构音乐元素,教师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是综合幼儿间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拔。

  2、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渗透性的教育活动指既运用了音乐又并不以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其他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既有教师发起的,也有幼儿自发进行的:既有事先计划好的,也有随机开展的。比如我们用丰富多彩的乐曲,伴随幼儿的各种活动;轻松愉悦的抒乐曲,伴随幼儿的起床、用餐;节奏快的进行曲,伴随幼儿的游戏、玩耍,使幼儿能进入甜蜜的梦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美、生活美,又如在开展一些家园联欢活动中伴随一些背景乐曲,在语言或美术等活动中伴随一些能够强化某些学习内容的特殊音乐,起到辅助性的作用等。如果仅仅靠一些专门音乐活动的有限时间,幼儿不可能有效的掌握音乐,如果音乐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则不可能成为提高幼儿学习效益、生活质量的手段,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渗透性音乐活动的价值主要在于:(1)强化、深化幼儿其他方面的学习经验:(2)为幼儿提供运用非语言的思维、想象和表达方式的机会:(3)调剂、美化幼儿的一日生活:(4)向幼儿提供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学习音乐和运用音乐的机会。这些价值的体现让我们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可以通过材料、环境、活动等的丰富和创设让幼儿有更多的接触、学习、运用音乐的机会,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发展幼儿综合音乐的能力。

  3、整和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以往都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活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较少。现在新《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但是整和不是大拼盘,不能把凡是能沾到边的内容或领域都凑在一起,整和的方法、形式、手段应丰富多样。先要树立整和的观念,有了整和的观念才有整和的教育,才能有效的进行整和。音乐教育的整和应把审美、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指导与幼儿的感受、发现、体验、创造结合起来,把预设的与生成的结合起来,把室内、园内和室外、园外的活动结合起来,把先前的活动和将要进行的活动结合起来,避免音乐活动目标单一、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现象。其实人的素质的提高也是一种整和,最终音乐教育的整和要看幼儿的发展,即幼儿发展了什么能力,锻炼了什么技能,获得了什么情感,形成了什么态度。我园音乐教育的的整和体现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做到一日生活音乐化,如生活、教育活动的渗透音乐,每周的DRM小剧场,艺术周的展示和区角活动等;主题教育和钢琴、舞蹈等专门性的教育活动中。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根据教育内容,挖掘整和的要素,在符合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和,如听音乐绘画,画连环画编故事等。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