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来自网络 2009-07-17 16:16:2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对人才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培养开拓性的人才,而个体的这种主动发展需从小开始;在传统幼儿教育中,幼儿却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常常缺乏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从而使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操作材料之间处于一种不太协调的矛盾之中,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主动的参与学习的过程。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数学活动作为探索性活动的形式之一,有益于对幼儿进行思维的训练,有人曾比喻数学活动是大脑的体操,而操作材料又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如何在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现出来,使幼儿能随机的感知数学、走进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二、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的日期与方法

  本研究从2002年9月----2003年1月止,为期一个学期,采用教育实践法(实验类型为准实验单组前后测试模式),最后采用T检验。

  (二)被试的选择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安亭幼儿园小(1)班作为实验班,共计幼儿35名幼儿。

  三、实验流程

  (一)准备阶段:2002年9月----2002年10月

  1、收集有关研究的情报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

  2、制定并论证研究方案;

  3、学习理论,如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关数学环境创设的文章,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前测幼儿参与数学活动兴趣、主动活动的现状发展水平;

  5、根据培养目标和幼儿认知水平,制定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的总目标;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2年10月-----2002年12月

  教师根据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的目标,研究设计、实施相应的教育内容,分阶段设计投放相应的操作的材料。

  对个别活动的操作材料开展单项的实证研究,并在教育过程不断的完善、补充。

  (三)总结阶段:2003年1月

  对实验班幼儿进行有关项目的后效测试,分析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提出讨论意见,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其他材料。

  四、结果分析

  (一)幼儿参与数学活动兴趣、主动活动前、后测情况分析

  表一实验班幼儿参与数学活动兴趣的前后测比较

  人数平均分标准差T检验显著水平

  前测3066.549.384.08差异

  后测3080.236.86非常显著

  表二实验班幼儿主动活动的前后测比较

  人数平均分标准差T检验显著水平

  前测3071.468.983.99差异

  后测3081.056.92非常显著

  从表一至表二可知,幼儿在近三个月的实验过程中,其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的主动活动情况均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我们在操作材料的投放方面注意“四个性”

  1、体现数学活动的生活性

  《课程指南》的精神指出,应将数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创设“数学活动生活化”氛围。如何将幼儿身边的周边资源内化为数学活动的学具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一些材料的互相渗透,如幼儿的标记是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同时把一种颜色的不同图形安排在一起,幼儿在随意的区分比较自己和别人的标记有什么不同时,也注意到了形与形之间的不同。又如,在制作节日布置的彩链,幼儿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模式排序,红绿红绿等;

  2、注意学具的阶段性

  学具作为目标的载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阶段的所需操作材料往往是不一样的。如在“送图形宝宝回家”时,第一批投放的材料以单一特征为主,有利于幼儿感受特征;第二批材料则加以形状、颜色、大小的干扰,逐步递加了难度。也正是由于学具的阶段性特征,为幼儿在最近发展区之间搭设了一个“梯子”,对于幼儿的探索性、自信心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

  3、直观形象性

  小班幼儿由于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的,因此我们投放的操作学具也与别的年龄层次不同,以直观形象的操作材料为主:如在进行“一一对应”比较时,我们投放了酸奶瓶、娃娃,幼儿通过给娃娃喝酸奶,很有兴趣的练习一一对应,在进行“大小比较”时,幼儿通过送球宝宝、水果宝宝等物品回大大小小的家,来积累有关大小的经验。

  4、具有可欣赏性

  幼儿对美丽、生动的事物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依据这一特点,我在操作学具上进行一些改进,如在进行模式排序时,提供了各种颜色的小火车做底板,在进行双排、环形一一对应比较时,动作各异的小猫、小鱼,美丽的小花等,幼儿活动兴趣很高,对图形的形、色都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在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在发现数学的韵味,另一方面也在感受美。

  五、基本结论与有关思考:

  本次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活动的情况均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优化操作材料,是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途径之一。

  但为了使本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取得常效,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多做思考和探索。

  1、在操作材料投放的适时性方面: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起点是不一样的,如何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适时的提供材料,促进其发展,使材料也具有其个性,还可做进一步探究。

  2、材料的多功能性与幼儿的经验迁移方面的平衡:在实践中经常看到,有的多功能材料,在某一阶段投放时,幼儿的已有经验会阻碍新经验的获得,因此,在实践中要注意材料的多功能性与幼儿的经验迁移方面的平衡,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