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展现幼儿主体性”总课题研究报告(2)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教育现场观察、自然实验和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设计教育干预因子,即: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爱幼儿,尊重天性,启迪灵性,张扬个性;在行为上着力转变角色,减少显性指令,渗透隐性指导,重视活动环境的创设,操作材料的提供以及探究性的设问,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及人际环境的互动,广泛开展同伴互动,启发讨论、实践操作、自主创新等活动,在幼儿园各类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快乐体验,培养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的健康儿童。
课题组采用18所幼儿园群体联动,研究课观摩研讨,学术沙龙、案例分析、反思评议等形式,点面结合,有效推进课题实施。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1年1月-7月)立项准备阶段。主要开展有关幼儿主动学
习和主体性教育的文献研究,作相关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建立课题总体框架并撰写研究方案,确定实验学校,并指导子课题幼儿园设计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01年9月-11月)全面启动阶段。在鸣珂巷幼儿园举行开题会,健全研究组织,举办学术讲座和理论辅导,培训实验教师,帮助各实验点完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三阶段(2002年1月--2003年12月)实证研究阶段。组织各子课题实验幼儿园轮流开放研究课观摩研讨,上午开放研究课3-4节,子课题负责人作情况汇报,下午课题组成员集中进行评议反思研讨,与此同时,各实验幼儿园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课题研讨,研究课观摩,资料分析,案例研究等活动,公开发表相关论文进行交流,参与评优课评比获奖,许多幼儿园组织丰富多彩的幼儿学习、游戏活动,定期形成阶段性总结。
第四阶段(2003年9月-2004年3月)总结思考阶段。各子课题实验园分析整理课题资料,制作研究性活动展板,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七、研究措施
主要的研究措施
1、健全组织,形成制度。成立由市教研员主抓的大课题组,各辖市区教研员参与,18所实验园的园长(业务园长)为子课题组长,各园由3-4名实验教师组成的约五十多人的大课题组,确定每月一次全市性课题活动制度。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开展多种形式的小型沙龙和专题讲座,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引导,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陈鹤琴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原则,当代建构主义教育原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进行参与式培训和案例培训,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3、群体互动,重点突破。每月轮流一次子课题实验幼儿园结合自己的课题,开放研究课,大课题组成员观摩评议、研讨、反思,整整一天时间,大家求真务实,畅所欲言,注重实际效果,教科研人员精彩评点和引领,使课题研究层层推向高潮。
4、注重过程,实践创新。鼓励各子课题组成员结合本园特点,资源利用,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特色建构相结合,转变学习方式,改革课程模式,营造和谐环境,革新评价手段,建立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和儿童成长手册,观察记录资料卡等,把课题做强做活。
八、研究成效
(研究课优秀案例和发表论文近百篇,各幼儿园材料反映。拟汇编常州市幼儿园《动手做,游戏乐》案例集)
促进几个转变:
1、从重静态知识到重动态活动;
2、从重接受知识到重建构知识;
4、从重视知识技能到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5、从教师的管理者、指令者、组织者成为儿童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6、从说教模仿训练到自主探索发现;
7、从重视教法到关注学法;
8、从分科教学到活动整合;
9、从课堂环境到回归生活;
10、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
11、从“以本为本”到“以人为本”。
对教师而言:
1、催生了主体教育的理念,唱响了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2、营造了研究的氛围,培育了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3、推进了我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改革,挑战传统的课堂,在儿童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育行为和评价方式改善上有突破性的进展。
4、建构了常州市幼儿园的“动手做、游戏乐”儿童主动学习实践活动课程模式。
5、提供了一种支架,为一些幼儿园创建了自主创新综合课程、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生活化区域游戏课程及语言、科学、音乐、美术、体育领域及游戏中的自主、创新、感受、体验活动模式的建构,为儿童的自主学习、和谐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
对幼儿来说:
1、支持性的环境使幼儿生命得到关爱,童心得到呵护。丰富的操作性材料使幼儿感受着生活的意义,使学习变得快乐。
2、探究性的活动使幼儿有机会接受挑战,昭示生命的力量和发现自我潜能。
3、主体性的体验使幼儿大胆展示真实的自我,他们敢说、敢想、敢做、乐意表达、表现和创造,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以张扬。
4、发展性的评价使幼儿在激励中成长,在启迪中智慧潜能得到发掘。
研究表明:儿童的有效学习、主体性发展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氛围;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儿童真实的体验、感受与探究的机会;它切切实实需要教师的情感、艺术与智慧;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和对儿童学习的理解。
九、问题与讨论
1、课题围绕儿童学习方式转变等18个子课题采用联动方式,群体互动,各园各有侧重,但研究内容的包容量大,本人指导不到位,不宜做深做透。
2、实验点重视程度与投入程度差异大,发展不平衡。部分园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科研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3、如何结合园所特点,倡导校本研究,探讨适于儿童有效学习的,富有本园风格特色的学习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