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游戏化、动态化评价在教学过程的应用(2)

来自网络 2009-07-28 18:03:0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二)坎佩恩——布朗的渐进提示评价模式

  坎佩恩——布朗的渐进提示评价模式,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发展认知论,把其中有关学习与发展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概念、鹰架概念、社会中介概念等用于教学评价的过程。创建这种评价模式的两位学者认为,动态化评价不仅可以测量与评价学生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而且可以在渐进提示的学习进程中评估学生的成长、认知改变的可能和学习迁移距离。这种模式以数学、阅读、逻辑推理、结构复杂问题解决的作业为题材,事先建构一套“从一般、抽象到特定、具体”的提示系统的鹰架结构,再采用“前测尸—学习或训练——迁移——后测”四个阶段的基本程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保留、迁移能力。一般说来,可依中介介入的学习材料或题型与原学习材料或者说题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把迁移分成保持(零迁移)、近迁移、远迁移和极迁移四个不同的难度层级或距离层次。极迁移是难度最大、迁移距离最远的一种学习迁移,是具有“触类旁通”效果的学习迁移。在计分与评价方面,通常最简单的方法是以提示量多少来核算,每提示一次计点一次,提示量愈多,表示学生的能力愈低,迁移的能力也愈低(近迁移或零迁移等);反之,提示量愈少,则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愈高,学习的迁移能力愈高(远迁移或极迁移)。

  坎佩恩——布朗的渐进提示评价模式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评分客观;二是易于实施与推广;三是可以评估迁移能力;四是充分将评价与教学结合。然此模式若用于复杂度很高的学习内容,则可能不易建立工作分析、认知分析与提示系统。

  三、游戏化评价和动态化评价的应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用新理念重建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提倡建构的学习,极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多维的课程价值观。为了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施统整评价的教学策略,特别需要针对学前儿童和中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游戏化、动态化评价方法。

  (一)游戏化评价方法的应用

  游戏化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评价的规模可大可小;评价的内容可多可少;评价计划的实施可融入教学之中,也可继教学之后实施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游戏化评价的常用方法有过关评价或闯关评价、分站评价、游园评价、列车评价以及科学系列活动评价等设计模式。但严格说来,游戏化评价无定式,其内容由课程决定,其形式来自广泛的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领域。例如,针对小学生《自然常识》课程中有关天气预报、风向辨认、水的蒸发和结冰等学习内容,若要实施游戏化评价,则我们可以采用“过关”的游戏模式,设计出诸如“天气有哪些变化”“晴、阴、雨的预测”“气温的观测”“风向和风力的观测”“哪种衣服先晒干”“水蒸气怎样变成水”以及“如何使常温下的饮料变得透心凉”等若干个过关游戏项目。再如,若要评价与探测儿童的多元智能发展,我们可以游园活动的模式,设计出诸如恐龙游戏、公共汽车游戏、地面填数游戏、寻宝物游戏、音乐创作游戏、故事接龙游戏、体育技巧游戏、集体舞创作游戏、有指示的哑剧表演游戏、领导角色游戏等系列活动项目,去了解和评估儿童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潜能。

  虽然游戏化评价有前面所述一些优点,而且评价方式独具风格,备受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缺点,比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神、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建立客观的评价或评分标准;需要许多同行协助才能运作;部分活动可能有潜在危险,并且在评价活动过程中常有意外事件出现等。为发挥游戏化评价的积极功能,在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游戏化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相联系,不要把游戏化评价看成是纯粹的游戏活动。所以,每项活动设计都应与教学目标、教育评价相联系。

  第二,实施规范的游戏化评价事先要制定周详的方案和计划。它包括实施目的、评价范围、评价日期、评价或评分方法、任务分配、人员安排、编印游戏评价手册及其活动说明等,让所有教师和应邀担任评价员的家长都明确任务。评价手册要简明扼要,人手一册,以便让学生明确活动场所分布、活动项目顺序、评分的标准与方法等内容。除此之外,有关组织人员还应在适当场所用口头语言向师生作进一步的有关说明与强调。

  第三,为了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可以邀请热心的家长和有能力的高年级同学担任项目的负责人或评判员。

  (二)动态化评价方法的应用

  应用坎佩恩——布朗的渐进提示评价技术,实施“前测——学习(训练)——迁移——后测”这四个基本阶段的具体程序如下:第一是前测阶段。评价人员以中立的立场,对学生施以某种团体测验(测题),评价人员除了测验前的指导语外,不提供任何协助。通过前测,旨在了解被试的目前表现水准。第二是学习或训练阶段。按照事先设计的提示协助系统,实施平行式的作业训练(零迁移),以期了解被试如何达到前测表现水准、为何只达到目前表现水准、以及需要什么和多少的协助,才能达到高水准的表现。第三是迁移阶段。向被试提供对前项平行作业稍作变化的作业(近迁移)或较大幅度变化的作业(远迁移),甚至大幅度变化(质的变化)的作业(极迁移),以评估被试的理解程度、运用先前学习的知识经验及已习得原理规则的能力。第四是后测阶段。再次实施测验,评估被试最大可能的表现水准。

  例如,针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渐进提示动态化评价模式,大体可采用如下的测验(教学)程序:首先,提供一道数学题作为测题或教学问题,请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然后因人而异地实施渐进提示,即从不做任何解释和提示,到解释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再到分析与强调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到另举一道简单且与原测题平行的例题教学,最后回到原问题教学而告一段落。如此循环,直至测验计划或教学计划完成为止。

  动态化评价方法将评价与教学整合,不仅可用于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而且还可用于发现与发展儿童的潜能。从我国实际出发,教师在应用动态化评价时,可以根据教学与评价的需要,灵活运用或自己创造一些简易性的互动评价技术,以确认学生内在认知历程及认知缺陷,作为班组教学与个别教学补救的依据。这种互动评价的简单方法,常见的包括临床晤谈、放声思考、错误类型分析等方法。所谓临床晤谈法是对讨论主题不预设立场,无标准化问题,而是依据学生反应来提出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自己的认知或行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非结构式的面谈互动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放声思考是要求学生一边开动脑筋,一边将其思考的内容、路线、策略、自设自问、自我探索的运思历程用语言跟随着说出来,让教师或同伴能了解分享被试的心智运作历程,既作为评估学生认知水平,又作为调整教学辅导的依据。而错误类型分析不仅要分析学习错误的表现类型,而且还要分析造成学习错误的认知历程。这些简易性的动态评价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在前面所述的学习潜能评价模式和渐进提示评价模式中加以应用。

  总之,动态评价技术有兼重学习结果与学习历程、兼重回溯性评价和前瞻性评价、兼重认知潜能和学习迁移能力、兼重教学与评价、兼重社会文化介入与个别差异、兼重静态与动态、兼重鉴定诊断与处方、兼重师生双向沟通与互动关系等诸多优点。但是,动态评价也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如动态评价专业性强、评价设计较难、不易推广,实施个别化评价的成本与费用较高,信度与效度常常证据不足,前测的信息没能充分发掘与利用,中间的教学介入内容缺乏明确的理论依据等。因此,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引进与研究动态评价是很有必要的,但从国内目前教育实际来看,动态评价只是作为静态评价的辅助工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既不能用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也不能固守静态评价而将动态评价技术置之度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