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教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导读:当前幼儿教育研究中有哪些问题是重点问题?翻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研究课题指南,我们找到了答案。这些问题,涉及的面很广,也很细。虽然我们课题组不能一一研究,但关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教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方法,相信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大有裨益。
天天置身于幼教界,我们发现有不少热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具体有那些呢?慢慢梳理梳理。
关于“热点问题”
中国幼教界,喜欢跟风。“早期阅读热”、“双语热”、“蒙台梭利热”、“瑞吉欧热”、“多元智能热”、“建构式活动课程热”、“整合课程热”、“计算机热”、“读经热”、“珠心算热”此起彼伏。有人随风逐浪,乐在其中;有人独善其身,淡然处之;有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有人奋笔疾书,慷慨陈词。总的感觉,无论是摇旗呐喊,还是迎头棒击,都缺乏力度,态度也有些暧昧不清。究其原因,还是研究的深度不够。
关于“重点问题”
当前幼儿教育研究中有哪些问题是重点问题?翻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研究课题指南,我们找到了答案。这些问题,涉及的面很广,也很细。虽然我们课题组不能一一研究,但关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教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方法,相信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大有裨益。
我们从中摘录了以下相关课题供大家思考。
1、幼儿身心健康问题研究。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营养、睡眠、活动量等),促进幼儿身体健康问题的研究;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成因与干预研究;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等。
2、幼儿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与教育研究。如:幼儿的独立性、自控力、好奇心、自尊心的发展与培养研究;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特点与教育研究;幼儿的责任感、合作品质、交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认知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幼儿心理档案的建立及其教育价值研究等。
3、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研究。如:通过各领域(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教育发展学前儿童的智力的研究;通过游戏了解与发展幼儿认知能力的研究等。
4、幼儿创造性发展与教育研究。如:学前儿童创造性的表现、特点、发展规律研究;影响幼儿创造性表现的因素研究;通过各领域(语言、数学、艺术、科学、游戏等)发展幼儿创造性的探索等。
5、幼儿的个别差异与教育问题研究。如:根据幼儿个别差异进行指导的策略研究;幼儿(个性、认知、学习方式等)个别差异形成原因的探讨等。
6、幼儿园课程问题研究。如: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研究;游戏与课程关系的研究;幼儿园园本课程问题的研究;课程的预成与生成问题研究;学前班课程问题研究;幼小课程衔接问题研究;国外各种课程本土化问题研究。
7、游戏与学习问题研究。如:幼儿各类游戏活动的特点、发展规律、教育价值和指导策略研究;幼儿各学习领域的全面发展价值问题研究;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指导策略研究;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问题研究;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问题研究;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研究等。
8、幼儿园教育过程研究。如: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研究;师幼互动的研究;集体教育活动的适宜性问题研究;小组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问庋芯浚话嗉吨杏锥?形?侍獾男纬稍?蛴攵圆哐芯浚挥呕?锥?盎肪车难芯康取?/gt;
9、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意义及参与方式问题的研究等。
10、反思实践与教师自我成长(人格完善,专业水平提高等)的研究。
11、幼儿园教科研在教师成长中的地位、作用研究。
12、教师的成长与园内成长环境关系的研究。
13、影响教师队伍稳定因素的研究及对策等。
14、幼儿园园所文化的研究
关于“难点问题”
幼教的难点问题不少。有些来自圈内、有些来自圈外。
就幼教圈本身而言,我们老生常谈的《纲要》思想如何内化为一线老师的具体实践问题,就是一个难点问题。还有,在贯彻《纲要》精神与满足家长要求方面,我们如何做到统一?再比如,“幼教科研无病呻吟,杜撰名词、唯恐别人听得懂,追逐万变而忘了其宗”等倾向,何时得到扭转?
跳出幼教圈,放眼整个中国教育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教育的痼疾,同样深深地烙印在中国幼教身上。
第一,我们如何解决好孩子学习的“动力系统”建构问题,即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如何倡导让孩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问题。有人说,为父母而学、为“四化”而学、为“三好学生”而学、为奖学金而学、为未来而学、为责任而学,的确能持续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但它不能持续一辈子;只有兴趣才能伴随孩子一生。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如何尊重、呵护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其个体全面发展,为其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应是我们课题组所关注的。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我们也始终没有解决好如何看待孩子的“减负”问题。什么是孩子学习的负担?什么叫“死记硬背”?这些问题不彻底搞清楚,我们又将贻误一代孩子。为什么孩子喜欢看电视?为什么他们一看两个小时不累?(你说,不对啊,也累!那我告诉你,他那累,是身子累、眼睛累,大脑绝对不累!)为什么孩子喜欢打游戏机?为什么孩子与孩子之间那些戏噱的顺口溜一记就会?为什么三、四岁的孩子能自然习得一种母语?所有的这些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亟待我们去挖掘。
第二,我们如何解决好孩子学习的“能力系统”建构问题,即“我会学”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学会学习、快速学习”问题。有专家坦言,不抓住基础学科、不抓住核心原理、不找到知识与知识间的相似关系,“学会学习、快速学习”将成为一句空话。规律寓于相似性当中。只有找到相似性,才能找到规律;有了规律,才有方法。有了方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第三,我们如何解决好素质教育的落到实处问题。什么是素质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曾记得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说过,今天的教育是为本世纪培养合格的公民,今天的幼儿教育是为20年后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想一想,20年后的合格公民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幼儿教育就知道该如何抓了。韦部长认为,20年后的合格公民应具备如下素质: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良好的身心;责任心、事业心、敬业精神。这就是素质教育所关注的重点。
第四,我们如何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经常听我们老师反映,每次出外学习,当时可激动了,可回到幼儿园,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还听有的老师反映,有时候,上午听一个专家报告热血沸腾,下午听另一个专家报告同样热血沸腾,可回到宿舍,仔细一琢磨,他们的观点是相矛盾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曾听到一位权威人士这么来评价这种现象,他说:其实这不是老师的错,是专家那边出了问题。现在伪专家太多,他们成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大讲特讲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就不说他怎么说,这样一个局面,他们所讲内容自然是伟大的、正确的、全面的废话,岂不坑人?也岂不耽误大事?作为课题组,我们不能漠视“幼教科研”隔靴搔痒的尴尬!无法指导实践、无法作用实践的理论,起码不是优秀的理论;其专家,定有“伪专家”之嫌!真正的教育科研成果,无论是引进整合理论,还是扎根传统理论,都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都必须具备:1、明了、透彻、启迪心灵;2、为实践服务,操作简单,效果显着。惟有教师的成功,教师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提升,教师生命的意义也才能得到提升。
第五,我们如何解决好教师工作的“动力系统“和”能力系统“建构问题,即乐于工作、善于工作问题。教师是幼儿园工作的最关键要素,是儿童成长的最重要环境资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个体的态度和方法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如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生活质量,使教师乐于工作、善于工作,以保证幼儿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很多园长比较棘手的难题。
第六,我们如何解决好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切入点问题以及幼儿园如何援助家长自我学习自我成长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家长的自我学习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教育的成败。与此同时,家长又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更是幼儿园教育的最铁杆同盟军。因此,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也是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的难点。
关于“疑点问题”
当今中国幼教改革,如火如荼。但有些疑点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冷静思考。比如,在《纲要》中将“数学”搁在“科学”领域是否合适?“上课”跟“活动”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否一提“上课”就落后?“分科”与“整合”是什么关系?是否一提“分科教学”就是落伍了?诸如此类问题,我们虽然人微言轻,但位卑未敢忘报国,我们斗胆把它们提出来,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