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态圈面临的危机与涅盘(2)
我要强调的是我指的繁荣并不是单纯价格上或者数量上的繁荣,更不是虚假的泡沫,而是真正调整为一个健康有序,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品市场。实际上是否能成功地调整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是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所急需面对的问题,而且也是必然经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金融危机恰恰促进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整合。
而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建立一个真正的藏家群体。真正的藏家首先需要热爱艺术,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去了解艺术、研究艺术。比起财力来说更重要的是收藏的观念。形成了观念的藏品就会有体系,就会在收藏中体现个人的趣味。对于收藏来说,这要比藏品的价格和数量更显得重要。就好比“排列”谁都会,但是“组合”则需要更多的智慧与耐心。
过去五年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之所以存在泡沫化现象,归根结底是艺术品的购买群体大部分以投资、投机为目的,而缺少真正的藏家群体。因为市场如果缺乏作为藏家的中坚力量,价值就会发生混乱,价格也会起起落落。艺术品在市场中就视同与一般商品,而非艺术的产物。这种情况下的繁荣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的繁荣。今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艺术品市场中一些真正有艺术价值、史料价值的优秀艺术品仍然有许多人在购买,这表明这些购买人是真正喜欢艺术品,也表明中国的藏家群体正在逐步建立。
金融危机可以说对藏家群体的建立是一种机遇,为什么呢?首先,现在的市场处在价格的调整期,收藏家只需花比平时更少的钱来购买他的藏品,其实许多知名的大收藏家往往把握了这种机遇,比如战争、经济危机来壮大他的收藏。民国时候上海最著名的收藏家钱镜塘先生如果不是在动乱时大量买进别人抛售出的艺术品,是不太可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拥有五万多件高质量的藏品的,而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位伟大的收藏家所具有的保护艺术品,保护文化的社会责任。今天在有条件大量购买藏品的时候,由于个人藏家的精力财力有限,而最终只能关注某一门类的深入收藏与深入研究,这种藏家的细致分工的现象使得这个群体更加扎实,更加专业化,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各种门类的共同发展。其次,金融危机促进了一代藏家的更新,现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基本上只存在一代藏家,而对一个长远的市场来说,如何做好藏家的更新换代是收藏活动得以传承的关键。中国的第二代藏家在先天上就要由于第一代藏家。教育的提高与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使得第二代藏家具有更丰富的文化修养,以及更开放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包括对精神领域的重视,也包括对艺术品的价值观的改变。所以以第二代藏家群体为中坚力量的市场时候势必要比第一代的市场更加繁荣。另外,毕竟收藏艺术品是一种经济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金融危机之下,人们的投资心态势必更趋理智,投资的安全性超越了投资的回报率成为人们首要关心的问题,而艺术品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安全领地。艺术品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它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的价格受到外部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了他身价的稳定性。这也成为今后市场吸引资金的一个方面,对于收藏家来说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放宽心态。
当然要使得这个群体真正壮大并成为中坚力量,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对于拍卖公司这样的市场主体机构来说,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引导,帮助这个群体的壮大。这场危机同时迫使拍卖公司的经营者必须重新审定拍品的艺术标准,必须重新判定拍品的价值与价格关系,必须重新完善、提高经营者自身的服务工作与管理水平。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为艺术作品的真伪严格把关,从学术的角度考订作品的价值,从市场的角度决定艺术价值在价格中的体现,做细致到位的服务,开发不同的艺术形式等等,这些都在帮助藏家更好地了解艺术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最终由他们自己带着个人趣味地去选择他们喜爱的艺术品,而摆脱盲目购买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病。
当流通的艺术品的主要持有者从投资者、投机者转变为藏家群体的时候,买卖方都将发生变化。而以收藏家为主体的买卖方是一个健康有序的艺术品市场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市场才能体现它精神领域的价值,因此在市场中形成一个自发的良好的价值判断的标准。也就是说决定艺术品价格的不单单是供求关系或者经济状况,而是由藏家群体对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以及史料价值进行认定。这样就有了优劣之分,真正伟大的艺术品才有可能不被人冷落,而创造出远比现在所谓的天价更高的价格也就不足为奇了。到这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自身扎实的基础上,再与国际接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冲击,而是在它正准备自身调整的时候的一支催化剂。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是必然的,金融危机恰恰让我们有机会促使这一进程尽早走入正轨,即是引导到健康有序,国际化的市场进程。这对于藏家,对于拍卖公司,对于整个市场都将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观音堂画廊一条街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让我们了解一下受影响的程度是怎样的?
相比较其它艺术区而言,整体上我们所受的影响最小。从观音堂画廊一条街画廊发展的稳定性来看,表面我们所受的影响有限,并没有出现很多画廊退租的情况。但经济形势的好坏肯定也是与艺术市场挂钩。现在的大环境是整体艺术环境低迷,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仅从市场的交易量来讲,我们的交易份额就下降了很多,但就算是这种影响也不是特别大。就我理解而言,现在受市场冲击比较厉害的是那部分比较高端的艺术品,以及被市场炒得很火热的那部分。而我们画廊的水平都还比较平均,市场对象也更接近社会大众。我们在艺术市场中的一个长远任务就是,不仅要依靠、维持与壮大那些传统藏家,更要挖掘新的文化艺术受众,就像画廊发觉艺术新人一样,从而培育起更为广泛的市场体系来。就目前的中国来讲,也完全具备这样一个市场潜力。我们在挖掘这一潜在的市场群体时,也注意到两个必须具备的指标条件,一是要有经济实力,二是要有审美实力,只有具备了这两种实力,才能进入到这样的一个市场。
金融危机除了带来经济萧条的痛苦之外,也在去除漂浮于经济繁荣表面的泡沫。与资本紧密联系的艺术市场在经济茂盛繁荣之际,一样有着大量的泡沫,如今阵痛来临,影响其市场繁荣的同时,市场本身存在的泡沫也在逐渐被去除。
金融危机削弱之时给予新生“热钱”减少——投资理性
艺术市场“井喷”的几年,大量热钱流入购买艺术品,将低价炒成高价,冷门炒成热点。许多对艺术品研究尚浅的甚至是毫无艺术修养的投资者涌入艺术市场,在各项艺术品领域充当接盘手。随着金融市场的影响,一些投资者的资金被套牢,出现投资资金转移困难或资金不足的情况,许多人开始在选择投资的艺术品门类理性选择。投资理念也由过去的单纯追逐热点,逐渐转变为选择保值的艺术品进行投资收藏。
成交价格降低——回归真实价位
金融风暴带来的艺术品拍卖价格下降,从同一件拍品不同时期的拍卖纪录可窥见一斑。价格降低在当代艺术板块尤其明显。这是否意味着当代艺术品的贬值呢?实质上,拍卖价格与其他商业价格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由于它形成于拍卖市场,由许多特殊因素制约,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变化代表的只是拍卖市场对艺术品的关注程度或买家喜好的改变,与艺术品本身价值不能直接挂钩。当代艺术近年来价格上升飞快,许多作品都拍出了天价,其成交价格是否真正代表作品本身价值,一直是圈内圈外争议的焦点。此次金融风暴形势下当代艺术拍卖价格率先下降,大部分作品实质是逐渐回归到应有的真实价位。王草向我们介绍说,他提到一个关于艺术品价格升降的观点。他说,要看一件艺术品会不会降价,就看它当初是不是飞快涨起来的。如果是短时间内价格突然涨上去的,经济调整时期就会有所回落,回归到其应有的水平;如果是慢慢积累逐步走高的,则很少会有大的降幅。这其实也是真正的精品和被炒作起来的作品之间的差距。
国内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收藏家阶层,真正的藏家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还是寄希望于艺术品进行投资。艺术品市场因疯狂炒作而产生的巨大泡沫,使得许多投资者觊觎艺术品价格上涨的飞快速度和巨大涨幅,抱着赚钱目的进入艺术品市场。金融危机对这样的投资者是极大的考验,首先,投资者购买艺术品都带有投机性质,一旦无钱可赚或是艺术品市场不够景气,就会望而却步,迅速撤离市场。其次,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得很多投资者出现资金不足或资金缩水的状况,无力进行购买艺术品的进一步投入,进而选择退出了艺术品市场。如此一来,藏家体系由此可以完成新一轮的优胜劣汰。
一幅普通画作价格动辄过万美元,艺术展如商品展销会般遍地开花,不起眼的艺术品被媒体炒成天价……现当代艺术品市场曾经火爆如此,却少有人关注艺术价值。
如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艺术品价格下降,投资者热情消减,人们的目光终于重回艺术本身。金融危机一“劫”,恰为现当代艺术品市场带来“重生”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