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家园携手促幼儿德育发展

来自网络 2009-08-19 19:59:5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无论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在品德教育上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位真正受人欢迎,被社会所接纳的二十一世纪人才。对此,这就需要我们家园携手,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幼儿的德育,采用“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家庭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模式,从娃娃开始共同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普遍,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家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如在幼儿园中争抢玩具,在家中无理要求家长,这大部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样样事情依着自己的孩子,犯错了也是心疼,不去批评指正,但现在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道德方面的要求,加上我们社会的发展越益趋向文化,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际势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幼儿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德育观念变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特点与儿童发展特点,不断地认识学前儿童德育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地完善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内容;不断地探寻学前儿童德育的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质量与效率,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因此,从学前儿童开始进行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品德,完成社会进程,有效介入社会。

  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启蒙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呢?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说,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德育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凡事要有一个“度”。力争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健康成长,以致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孩子经常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面对任性的孩子》、《在家里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等等,通过这些讲座,使家长在理念上有新的认识和提高,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德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德育方法,使幼儿的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听完讲座后,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将自己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遇到的问题讲出来请求共同解决;将自己一些比较理想的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向大家推广参考;将一些错误的德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讨论指正,从而使家园及时沟通,形成合力。

  三、多种渗透,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内容的确立,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取随意性、临时性的做法,想到什么就进行什么,而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研究幼儿德育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德育。

  1、将德育渗透于“同龄”和“混龄”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中不难发现同龄儿童中,通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粗暴打人”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劝解指导,而在“混龄”活动中,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现象,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把中小班的孩子当成弟弟妹妹来护着,和他们共同游戏、玩耍,一般不太会出现矛盾冲突。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对年长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对年幼儿童来说,能从社会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年长儿童那里学会与人相处的交往技能,从而两者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德育发展的互补。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而采用一些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方法,因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它不同于陈旧的、说教式的“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存在着形式化、简单化和模式化的现象。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给幼儿讲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的道理。。。。。。

  3、将德育渗透于“爱”的教育之中。

  当幼儿之间出现冲突时,单纯的严厉训斥,往往不能奏效。相反,采用榜样法和情感陶冶法循循善诱,以爱熏陶,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使其彻底领悟悔改。因为“知识”转化为“信念”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情感变化是这种转化的“催化剂”和转折点。对幼儿来说,当然不可能形成什么“信念”,但要使幼儿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情感同样起着这种作用。同时,也由于幼儿道德情感和生心理发展的某些特点,更应多采用这些方法,要把这些方法当作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的家长对待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千万不能大声训斥或一顿毒打,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或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而应以理说服。另外,在德育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情景表演和一些小小的辩论赛来进行品德教育,让幼儿说说是与非、对与错,反省一下自己在平时的行为到底对不对,这样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无论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在品德教育上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位真正受人欢迎,被社会所接纳的二十一世纪人才。对此,这就需要我们家园携手,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幼儿的德育,采用“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家庭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模式,从娃娃开始共同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