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多元智能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在我的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网络 2009-08-20 22:59:0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步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实验证明:创造力首先要通过早期教育才能得到发展,事实上,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比成人强。问题是我们运用什么样的理论,通过什么途径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与生俱有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综合生物学、神经学、心理学等科学概念,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的多元性启示我们尊重和接纳幼儿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性的同时,促使我们树立课程整合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拓宽综合运用多元智能进行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感知、探索实践的空间,美术活动突出幼儿动手做与自我认知与情感的表现,赋予以幼儿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美术可以说是幼儿的另一种重要语言。在力求和谐整合多种智能领域活动的网络式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渗透美术活动,挖掘美术的表现手段与教育价值,将大大提高幼儿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

  一.在网络式主题活动中,尊重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突出美术的自我表达手段的同时,实现对多种智能领域活动的整合,促进幼儿有效发展。

  加德纳提出人具有八种智能理论,它能够更为准确的描绘人类能力的面貌,这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每种智能的高低在一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即一个人既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又有相对弱势的智能领域,即幼儿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出明显差异的同时,在表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因此,在网络式主题活动中,根据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和谐地整合各种智能领域活动,是我们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实际能力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去了北京海洋馆,在这之前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孩子们都兴奋不得了,开始了海洋馆的讨论。郜轶飞说:“海洋馆里的动物都生活在海洋里。”关泽亮歪着小脑袋说:“海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大鲨鱼、海豚、虾、海星。”李丁说:“海里还有许多贝壳和会发电的鱼!”此时,王泽蓬不解地问:“海里怎么会有发电的鱼呢?”孩子们的好奇和疑问,让我们大家都十分乐意去探究“神秘的海洋生物”,我预设出一个关于主题系列活动的网络图,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孩子们探索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了调整与完善,为丰富孩子们认知,我去阅览室借了许多关于海洋生物的书放在图书区给孩子们取阅。他们对书里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孩子们发现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总是孜孜不倦地在讨论。遇到弄不明白的问题就拿着书来问我这,问我那,有不少小朋友缠着我介绍书里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遇到问题敢于大胆地向老师和小朋友表达出来,增加小伙伴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自己困惑的问题也是专心致志,努力地获取答案,培养了孩子们的意志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孩子们对许多海洋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区别不够明显的海洋生物之间的比较与分类问题感到很困惑,并显现出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因此,我们开始了融计算概念、科学常识探索、美术创作表现等为一体的分类图制作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动脑筋,商量出了制作分类图的格式。通过讨论小朋友们确定将分类图制作在门口的手工版面上,并且贴上兰色的底纸象征海洋。小朋友们根据兴趣组成了分类标志组与海洋标志绘画组开始了创作活动。我用花边剪子剪一条条的横线时。王婧菲提醒道:“苍老师,你用皱纹纸剪成小细条,一拧一拧的贴成一条直线多好啊!”我听了王婧菲的提醒顿时也有了灵感,按她的方法贴好了分类线。没想到做出来既简单又实用,又漂亮。孩子们看了都说:真漂亮,好像是兰色海水上的波浪。活动结束了,孩子们看着自己通过努力完成的漂亮的作品,很是高兴。这时,沈如意拿着自己剪的小鱼对我说:“苍老师,我剪的不太好”,这话正巧被孟维枢听见了,他鼓励沈如意说:“没关系的,只要你认真剪,多试几次会进步的!”孩子们听了孟维枢的话觉得很有道理,都给他鼓掌。在活动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每个活动的自然递进性,融入不同领域的知识,突出美术表现手段。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商量,分工合作,都尽到了一份“小主人”的义务。

  当孩子们对这一活动十分关注后,还不停地从家里带来相关的书和VCD光盘,宁宁从家带来一本关于美丽海洋的童话故事《美人鱼》,她给小朋友讲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大家都十分喜欢善良的小美人鱼,都想来画一画美人鱼,孩子们发现美人鱼的外形十分象小姑娘,下身象美丽的鱼尾巴,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归纳出了一个小美人鱼的外形特征,有的小朋友画着扎两个小辨的美人鱼:有的画着长发披肩,还有的画着短头发或卷发的,还画了许多的海洋生物十分可爱,色彩鲜丽,内容丰富,想象大胆。他们还不尽兴还要给自己的绘画作品编个美丽的故事,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写在纸上,孩子们建议装成一本书放在图书区。通过孩子们的努力,在图书区又多了一本书《海洋的故事》。一有时间孩子们就去翻一翻,看一看,还津津有味地与其他小朋友说一说,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对自己亲手动手制作的故事书十分珍惜,非常有成就感。

  《神秘的海洋生物》主题系列活动十分丰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在整个活动中我们老师都十分注重对孩子们的观察、了解他们对某一问题自发性的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有价值的活动,层层递进地开展。在此过程中,自然融入各领域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知识侧面。如在主题活动中,和谐地贯穿动手操作与创作,参观讨论与交流等系列活动。从活动效果来看,说明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设置多样化的情景,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乃至应用多样的评价手段等,非常有利于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用多元智能理论,实现对个体幼儿的因材施教。

  记得刘宁远刚来我们班的时候,总是一个人玩,别人问她什么,她总是眼睛看着别处不说一句就走开了,偶尔说几句有时候也是凶凶的,她爷爷奶奶开学也和我聊过,发现她不少问题,说她:原来很怪,在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中观察发现--教育活动或游戏时她不能集中精神,总是四处溜达,平时和孩子们玩不到一块。他们问我她在园里的情况,我如实地介绍了她的情况,但我告诉他们:“小宁宁十分喜欢看书,词汇量十分丰富,偶尔给小朋友们说个故事讲的特别好,”我还安慰爷爷、奶奶说:“既然她十分爱看书,就多给她看些书吧!书里也有许多知识,我们慢慢来引导她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以及同其他小朋友关系,不能操之过急。”话虽这么说,其实我也很有顾虑,担心假如小宁宁总是光看书,就会失去许多其他的学习机会,更不能过多的参与到小朋友交往的活动中,她的发展可能会不均衡。

  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也试着让小宁宁参与同别人交往的活动,有时她会与别人交流一会儿,可是没一会儿小朋友就来告刘宁远的状了。通过我仔细观察,我发现她与别的小朋友交往的时间仅限于班里,缺少与别的小朋友友好交往的正确方法。我主动写家园联系本,建议家长接孩子回去时,留些时间让孩子之间多接触寻找与自己话题相同、兴趣相同的小伙伴。在平日的绘画活动中,画完画后我就鼓励小宁宁根据绘画内容自己编个故事给大家讲讲,她自己说得很得意,小朋友听得也高兴,渐渐她对绘画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经常到美工区参加绘画活动。我又找了《萤火虫找朋友》的故事给孩子们听,让小宁宁知道如何做才能找到好朋友。小宁宁也理解到只有我对别人好,别人才愿意对我好,我们一起是好朋友才快乐的道理。我也注意不断鼓励小宁宁作画,小宁宁也十分有创新精神,她大胆地把自己看到的《西游记》在美工区画了下来,还不时地邀请小朋友一起来做画,并帮助别人画不会画的人物。小朋友接受了小宁宁的帮助,都十分乐意地与她做起了朋友,小宁宁也体验到了小朋友交往的乐趣,有时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还请小宁宁来介绍介绍应该如何与别人友好交往。在闲暇时,我也总想如何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利用设置活动区和提供学习材料来引导她,以达到促进她全面发展的目的。那就是,把其他的活动融合到小宁宁所感兴趣的美工区里。

  于是我把他们几位小朋友的画都保存了下来,请小宁宁按故事内容把小朋友的画排列顺序。她平时爱看书,逐渐会写很多字和数字,她就认真地给每一页画编写数字,在自制图书的封面上写《西游记》的书名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图书区给全班小朋友翻阅。时间长了,小宁宁在美工区里交了不少朋友,并且在同伴中相当有威信。家长看到了孩子明显的进步也是十分地高兴和心慰。

  讲述小宁宁的故事,也是想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元智能”的理论,针对个别幼儿的特点来指导他们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能够在不同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分析他们的认知特点与需要,找到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在这个基础上影响全班的孩子共同进步,多元性会使老师更加包容孩子,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会使孩子从老师的包容和教导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自信。

  三.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孩子们大胆表现,求新求异,给孩子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从我做起,在课程中和谐贯穿幼儿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教育。孩子们发现果冻盒象水母的顶冠,于是动脑筋做了水母;发现酸奶盒象小鱼的身子,大家做了小鱼;发现肥皂盒像螃蟹身子就做了螃蟹,身子是有了,可是其它腿、大螯用什么来做呢?孩子问我:“苍老师,咱们用什么来做?”我说:“咱们一起动脑筋来想想。”有的建议用报纸、有的建议用皱纹纸,有建议用硬的挂历纸不易弄坏,可眼睛怎么办呢?有的说用火柴,有的说用棉签,有的说画,就这样你教我,我教你,一个螃蟹做好了。孩子们自己想的办法既实用,又适合他们的制作水平。

  在“六.一”节看完海狮表演后,孩子们对海狮特别感兴趣,有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小的橡皮胶模型,可是有的小朋友提出疑问了:“这是海豹还是海狮?”由于孩子对实物特征没有具体深刻的了解,大家都争执不下,谁都不服谁的说法,大家就建议咱们看看书上怎么说的,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家有光盘介绍了。”第二天,孟维枢带来了海豹、海象、海狮的橡胶模型。李丁带来了一本很厚的彩绘动物大世界,祁琦带来了光盘,大家仔细看了书、VCD和模具,了解到了从外观就能区别三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大家就建议画下来贴在“小博士问号”里让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种动物不太容易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小朋友不知如何是好,她们主动来到老师面前,请教老师方法,这时孩子们的需要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学习,我们抓住这个契机,根据不同孩子的水平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孩子们体会到自觉学习的意义。像这样在“小问号博士”里展现的问题给予绘画形式的回答案的还有好几个:珍珠是哪里来的?章鱼、鱿鱼的区别是什么?等。

  孩子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点能力上的进步也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逐步引导过来的,刚开始孩子们发现别人的不足或问题,总是“出言不逊”地提出来:“你画的真难看”,“你做的太丑、不对!”而辛辛苦苦画了半天视自己作品为宝贝的小朋友当然不能欣然接受,于是问题就产生了,我就借机会加以引导。我建议小朋友用礼貌的口气,被提建议的小朋友我就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有个较好的心态,正确看待别人提建议的用意:是帮助你进步,希望你做的更好,这样慢慢地班里的小朋友无论谁看见老师,小朋友在学习上、生活让的问题都能有礼貌地提出来,并共同想许多办法来解决它。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也是因为我们十分注意给孩子创造轻松、自由、开放的学习气氛,同时注意与孩子们互相平等、互敬互爱,孩子们更乐意参与教学、日常活动,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创新性地表现事物了。

  这些是我从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中得出来几点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其实我知道,我们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从不同的理论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至于汲取什么,如何评价它,如何将它付诸实践,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了,对我来说,这?“多元智能”理论的有益之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也能够促进我们更多地去包容和帮助有不同需要的人,而这个世界不正是由于她们多样性而显得更加美丽么?

  

 

关于多元智能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在我的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相关话题在家长帮APP已经有600+文章提供详细资讯

下载APP,查看更多幼升小资讯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更多【幼升小】相关文章请下载家长帮APP
立即下载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