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泥塑活动指导方式的研究

来自网络 2009-08-21 22:43:0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泥塑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手捏造出自己喜爱的事物。但是,如果教师指导不当,往往会限制和影响孩子的发挥。那么,怎样的指导方式能使泥塑活动切实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江苏省常州市红东幼儿园:徐舒琼

  著名美学家温尔曼说过:“美是自然界的一种伟大秘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可以说是千姿白百态,万紫千红,而泥土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受幼儿的喜爱,因为它和幼儿的性情是那么的相似,同样的纯朴、天真、自然,与幼儿和谐地融为一体。

  泥塑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手捏造出自己喜爱的事物。但是,如果教师指导不当,往往会限制和影响孩子的发挥。那么,怎样的指导方式能使泥塑活动切实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形成良好的美术环境

  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形成良好的美术环境,它能使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例如,我们在陶艺室的门窗上贴上陶艺题材的剪纸作品,在墙上挂上用中国结串起来的各种京剧脸谱,贴上孩子们创作的陶艺作品的照片,而边上设置的陈列柜则专门摆放幼儿的作品,并经常调换,,每次上泥塑课,小朋友一进陶艺室,总要先参观一下陈列柜上的作品,因为那里说不定就有他的作品。这学期结束时,有好多新生来我园报名,他们在参观陶艺室时,禁不住发出“好漂亮好漂亮”的赞叹声,小朋友忍不住用小手去摸摸,他们在这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接受着视觉的诱惑,引发幼儿对陶艺作品的好奇,对美的向往。

  二、让幼儿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利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开展陶塑欣赏活动。

  1)让幼儿通过触摸、敲击烧制过的陶器,听听,看看等多种感受方式,感受陶的质地,了解其基本特征。

  2)利用多媒体、图片等形式让幼儿更广泛地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彩陶作品,引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3)大量运用儿童自己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事先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欣赏,尽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尽量不打断其陈述,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才用启发的方式、提问的形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并进一步陈述清楚。如运用生动、平等的对话法,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一次在欣赏“彩陶旋涡瓶”的活动时,老师先出示欣赏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是花瓶?罐子?是装水的还是装粮食的?”孩子们立即被这个陌生而奇怪的东西吸引住了,在欣赏瓶上的花纹时,孩子们认为它“像风”、“像电扇”;最后有孩子认为“像水”,于是老师以此为欣赏切入点引导孩子开始思考“为什么会用那么多种线条来表现水”的问题,感受这些线条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含义。有了以上的感性和理性经验,孩子们对泥塑已经跃跃欲试了,于是老师启发幼儿:“你会创造出一种生活中需要的物品吗?怎样让你的作品真的能装东西?”使他们带着这些问题与材料对话,并用陶泥来表现、来创造。在对话时尽情引导幼儿,避免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判断,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提高幼儿价值判断水平和审美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惊喜地发现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明显地提高,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了交流的机会,很多小朋友能大胆的创造性地尝试运用词汇,在每次的自评活动中,小朋友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设计意图,思维显得特别地敏锐。

  三、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用声音和动作,也常用艺术手段,用自己的泥塑作品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有这样一个实例:老师画了一座平房,要求全班幼儿也画一座房子,叶哼画得十分认真、投入,但他并未按老师的房子画,他画了一座看起来歪歪扭扭的楼房。当老师让每个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时,叶哼带着一种满足感说:“这是我设计的楼房,整座楼都是我们家,我住二楼,爸爸住三楼,妈妈住四楼。”老师问:“你们一家为什么不住在一起呢?”孩子回答:“这样,我爸爸和我妈妈就不会吵架了,我也不用害怕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这张画既不美也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但它却是孩子真实愿望和情感的表露。老师从这件作品中看到了叶哼的内心世界,发现他有着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意识和想象力。叶哼是在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感受,宣泄自己的情感。老师肯定了叶哼的想像和表达方式,表扬他画得好,教师的这种做法使幼儿的情绪得到了正当地宣泄,情感得到了满足,有效地促进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这一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正确观念指导下的良好教育行为实现了艺术教育所要追求的最大价值。而泥塑活动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富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注意观察便可发现,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种场合自发地、若无旁人地创作,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之中。我们幼儿园有位家长在和老师谈论自己的孩子时说:“昨天我家豆豆回家后,她一个人在房间里玩泥,边玩嘴巴里还叽里咕噜的,我以为是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自己编的一首诗歌‘地上的泥巴真有趣,我的小手真能干,捏呀捏,变呀变,变只小狗汪、汪、汪;捏呀捏,变呀变,变个……’”小家伙边玩泥边念自编诗,玩得不亦乐乎。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幼儿在泥塑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使幼儿在泥塑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快乐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泥塑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我们在工作中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老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是不很理想的。试想,如果教师坚持按准备好的内容去做,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立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可能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如果我们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那么他们所得到的除了兴趣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外,还能产生成功感、自信心,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尝试着利用平时幼儿语言课上学过的故事、日常生活中、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作为幼儿创作的题材,经幼儿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幼儿作品,象《花瓶》、《民族娃》、《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幼儿作品在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摄影大赛中荣获全国金奖、作品《宜兴茶壶》、《螳螂》、《蜗牛上树》荣获全国银奖、作品《老巫婆》、《蛐蛐罐》、《乡村小屋》等作品荣获全国铜奖。

  四、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在艺术教育中片面追求技能技巧,过分注重结果,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儿,结果压抑了很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甚至常常使一些幼儿受到打击,以致失去信心和对活动的兴趣。

  在泥塑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这种差异与幼儿的经验、主观感受、体验有关。同时,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也会使幼儿的艺术表现出现差异。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科学的答案只有一个,而“美”的答案却有许多。其实每个幼儿都是“画家”、“雕塑家”,他们不是不会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而是不会按成人的方式来表达。如果我们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就会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教师应该鼓励幼儿敢于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感受。

  五、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

  技能是为幼儿更好地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愿望服务的。那如何正确地支持和引导幼儿为实现自己的艺术表现而学习必要的技能呢?

  a)首先要幼儿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和幼儿的观察力紧密相联。有时教师示范时幼儿却在那摆弄工具,没有看到也没听到一些必要的操作技能,结果在自己真的做的时候却什么也不会,乱弄一气。

  b)教给幼儿工具的使用方法。

  c)克服教师绝对权威,把教师示范当作唯一的标准的学习方法,幼儿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因为幼儿的创造力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d)在他们对学习技能有需要时去教。

  比如幼儿对陈列在柜子上的用泥条做成的花篮很感兴趣要自己做,可自己几次尝试失败,教师可启发他们用一大块平的泥板合在已做好的泥条花纹上,用小木刀粘好就可以了。

  e)让幼儿通过同伴间的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首先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不追求完美,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们有更多的沟通,让他们在积极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提高技艺,提高艺术表现力,增强自信心。

  六、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创作。

  a)每堂课前都要让幼儿站着练泥,把袖子卷上去,让噼噼啪啪的练泥声活跃课堂气氛,让幼儿在敲敲打打中活跃思维,丰富想象,让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们幼儿园有位叫丁丁的小朋友是出了名的胆小,可自从参加了陶艺兴趣班后,胆量变大了,现在上课经常看到他举手发言呢。

  让幼儿自选工具、泥土、合作伙伴,不要过多地限制和规定,对于孩子们的作品我们都给以表扬、肯定。如有不协调处也是以商量的口气与他们提出,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发挥。让幼儿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轻松愉快,教师则像妈妈一样关爱他们,给他们鼓励和支持,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表现。

  b)由于幼儿年龄小,无论是手部的力量还是灵活性都没有成人好,因此做出的作品都比较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鼓励幼儿间合作,引导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有机组合,共同完成一件大的作品。

  经过一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小朋友做的作品,想象力丰富,形象可爱传神,泥塑活动的确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手捏造出自己喜欢的事物,但这些都要建立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之上,只有指导方式正确了,小朋友做泥才会有突破,能力才会提高。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幼儿泥塑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