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试论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1

来自网络 2009-08-22 22:54:0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于音乐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潜在能力。

  温州市宏德实验幼儿园:林虹

  一、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应确立的观点。

  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于音乐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潜在能力。结果是幼儿在不主动,教师也感到音乐活动难领导,教师没意识到在一个个音乐活动过程中要致使幼儿发展什么能力,锻炼什么技能,获得什么情感,形成什么态度。也不明确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发展的毓中处于什么地位,忽视了幼儿个体差异,教育偏向少数幼儿,甚至出现一部分幼儿是“老演员”,一部分幼儿是“老观众,”的局面,因而无法使音乐素质教育与每个幼儿相适应,更无须谈及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那末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归根结底还是应该对幼儿音乐教育作一重新认识,笔者就近十几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从音乐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及评价几方面作一比较性认识。

  (一)目标意识

  以往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意识不清楚,只注意提供给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认识不到儿童发展所有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很少从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考虑,一般认为幼儿园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跳跳唱唱,每学期计划中有唱歌及舞蹈的内容就行了。唱歌就是让幼儿齐唱,跳舞也是让幼儿跟着教师模仿,节奏乐活动就是集体幼儿机械训练,欣赏音乐活动中也都是教师枯燥讲解,教师只靠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要求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同样的技能。教师把眼光盯着在短期内让幼儿掌握知识,追求短期效应。

  现在的音乐活动目标是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重视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为幼儿提供满足幼儿需要的经验,刺激他们在所有的发展领域--身体社会性,情感、智力等方面中的学习,我认为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心里想的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我认为在音乐活动中,教乐知识的获得更重要,我在不挑选孩子的情况下,认真去寻找,探索如何发展幼儿自身的才能,并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方法。因而,教师让幼儿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着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重视人格建构,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探索精神。将每个幼儿都看成是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教师设计的活动,制订的目标均注意估计到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学习方式有不贩的水平。教师追求长远效应,并能发现幼儿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尽力在交往和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自我价值感与学习积极情感。

  (二)教育内容

  以往的音乐课程内容选择欠妥当,造成幼儿的实际需要与成人所提供的教学不合拍。教师提供的歌曲,舞蹈等多数都是从成人的商业立场出发选择的内容。追求现实的功利的,希望收到立竿见影的、即效的、短期的效果。如选择的歌曲,尽管在音域方面已照顾到幼儿的年龄阶段,但幼儿在掌握过程中总有困难,如唱歌跑音现象多。

  现在的音乐课程内容在选择中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我在改革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即童龄妙音,童龄妙舞、童龄妙画。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因此,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使幼儿理解,并能运用音乐的手段加以表现。幼儿个个积极参与,兴味盎然。改革中的音乐活动内容并不是都有现在的直接给幼儿的,虽然我编制了许多音乐活动内容,但有许多都需要教师综合适用各学科的教育手段进行的,并且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努力去探索、挖掘和思考。如“春游之声”(或娃娃去春游)这一活动,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春游过程,总结春游途中对春天的感性认知,运用语言清晰明了的表述,让幼儿通过图画将过程描绘出来,在幼儿与教师的共同讨论,实践中,幼儿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敲奏出不同的节奏,最后创造性地用音乐的形式再现。

  (三)教学方法

  以往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教的意识强,完成成品的愿望迫切,很少甚至缺乏运用幼儿的思维,教师较多地运用消极的方法,让幼儿为了教师的教而学,无论是说话,唱歌、打节奏乐、舞蹈等,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训练。通过大量练习使幼儿牢固地掌握知识,但这些牢固的知识很难被幼儿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原因在于教师运用示范--模仿法太多,而且时间过长,对学前儿童来讲模仿是需要的,但必须较快地过去,引导幼儿进入探索期,如果一直用模仿进行,幼儿思维模式容易僵化,到最后想带幼儿进入探索期时,幼儿会遇到许多心理障碍,幼儿学会出现离开了教师的教就束手无策的现象,因此创作对幼儿来说更是遥不可及了。

  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秋游”“我的一天”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也是建立在经验思维理论的基础上,现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方法:探索发现法,听辨模唱法,感受体验法,情感陶治法,操作尝试法,综合运用法……等。这些方法取代了单纯示范、讲介、模仿。注重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操作摆弄(乐器、道具)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介知识。现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人人能敲奏各种乐器,尤其是争着在木琴上敲奏歌曲(熟悉的),如果是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幼儿只能获得音乐知识、锻炼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音乐活动中非常强调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这样才能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这些技能技巧的培养是在幼儿实现独创概念之后出现的,幼儿渴望充分地表达自己能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地,个别地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探索、创造。现在的音乐活动中,幼儿人人会运用音块琴敲歌曲(会唱的)我较少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介和情感,如幼儿运用音块敲奏“自己的歌”“节奏火车”等游戏活动,都是需要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创造,通过幼儿无数次地敲奏活动,他们的乐句感觉渐形成了。

  (四)教学过程

  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大多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单向发挥作用,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集体教学,幼儿大部分时间化在消极地坐、听、等待上。帮而束缚幼儿双手与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与情感,教师不注意环境与提供材料,既使有节奏乐器也是难得给幼儿操作,有了铝饭琴也敲不出歌曲,既使有节奏也是难得给幼儿操作,有了铝板琴也敲不出歌曲,内容与材料没配套,因此使幼儿难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幼儿缺乏探索意识与安全感,因而幼儿歌舞,乐队缺乏童稚的审美直觉,而成人化,概念化,活动过程中幼儿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幼儿为了学会教师所教的内容而感到困难,感到苦恼,教师在活动中控制着幼儿干什么,怎么干,大部分时间化在强调规则,惩罚不受欢迎的行为贬低做错事的幼儿,让许多幼儿静坐着等待,原因是教师没能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解决问题。

  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但也不忽视教育结果,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作用。音乐教学活动大多数显性的结果是关系到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获得,如唱歌好进幼儿的发展来说,还有许多非音乐性的隐性的结果不可忽视,如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情绪、相互合作自信心、成功感、坚持性……其实在幼儿认真参与活动中,因此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此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能注重过程,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如果你能注重教育过程,真正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良好的结果。

  幼儿在探索--发现、操作--尝试,感受--体验,即兴--创作等活动中,从自发性学习进入自觉性乐感的形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多次活动才能实现。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有集体操作的方式--起到互相迁移促进;有个别操作的方式--让每个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建构音乐玩素,教师在其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作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拔。

  首先,激励幼儿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始走进音乐,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做起,如听solmila;听着音乐随着节奏学说自己的名字;学唱“自己吃饭”歌曲:再到生活中去寻找高高低低,快快慢慢、轻轻响响的声音。幼儿一举手一投足立即能行动起来,在区角活动中幼儿都有机会通过音乐表达美和欣赏美,因为,那儿放置了许多能供幼儿操作的木琴铝饭和小乐器。幼儿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从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

  其次,尽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幼儿活动过程中,使之体会到音乐活动的乐趣,如幼儿扮各种小动物听音“找家“使刚步入音乐活动的幼儿,能在愉快的情绪中较轻松地听辨solmila的音高,我不是急于看幼儿听音找对吗,而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观察分析,幼儿产生听辨的困难何在,然后以极大的耐心加以指导,“等待”幼儿在一次次音乐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听准找对“家”。让幼儿通过观察与周围人及实物相互作用,尝试着自己去解决具体问题。他们就可以原在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

  最后,我们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成果创作得完美无暇,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如幼儿在木琴上敲奏乐句,一开始宝剑是无意识地摆弄,只是用小捧在琴上敲出音来,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必须明确:幼儿是在“做”和“在动作中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善起来。幼儿开始通过摆弄音块尝试乐句敲奏时,他所应用的大部分结构是无意识的,但已能有所作为了(因为是他们自由放松地敲自己认为的乐句)而他要真正“感觉到”乐句就是在玩中学的,应有一个过程,教师应耐心等待。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