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记忆:婆婆与火车的故事
14岁时,她远离家门,从定西坐火车去参加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团代会。那是她第一次坐火车,100公里的路程火车走了近4个小时,让初次离家的她感到了家的遥远。火车上的硬木板座位和下车后换乘马车到旅社的经历,使她对初次接触的交通工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9年,父母回到了原籍三门峡,留在甘肃工作的她,从此与火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7年1月,她带着5岁的女儿和1岁多的儿子从兰州上火车准备回家过年。火车上挤得水泄不通,人与人之间没有一点缝隙,女儿坐在地下的行李包上,她抱着儿子站在过道里。那时,从兰州到三门峡,二十六七个小时,她就这样站着。带的水早已被两个孩子喝完,可儿子还是闹着要水喝,直到渴得大哭起来。一直捱到三门峡,下了火车,接站的父亲接过她手中的儿子,她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1972年8月,她从兰州回三门峡探亲。给家里发了电报,买好车票,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哪想火车刚走了两个小时,却又倒了回来,说前方路段塌方。那时的铁路是单线,什么时候能通车,车站也说不准。只好每天早早到车站问讯消息,三天后才等到通车的消息。这边接她的父亲也得不到火车确切到站的时间,只好拿上一张凉席,晚上睡在侯车室,同样在车站守侯了三天。
1979年2月,她的两个女儿从三门峡回兰州,大女儿被拥挤的人流挤上了车,可小女儿根本挤不到车门前。开车铃声响起,情急中,送行的人将小女儿从徐徐开动的火车窗户里塞了进去。塞进火车的小女儿,因没有位置,就蹲在火车的茶几上。大女儿的两只脚塞在别人放的行李之间,脚尖着地,后跟抬起。姐妹两人就以这样的姿势一直坚持了七八个小时,才等到了一个站的位置。
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交通运输投入的加大,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缓解了火车载人的负担。而且,改革开放使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前连想都未曾想过的卧铺票,让她彻底告别了火车上的拥挤、嘈杂。1988年以后,她回家探亲,往返都是坐卧铺。去年,已退休后在三门峡定居的她买上软卧票,去兰州看望女儿。火车的几次提速,大大缩短了路程上停留的时间,从三门峡到兰州,也就11个小时。火车上的条件早已今非昔比,开水随时供应,空调开得足足的,不但能吃好、休息好,周到人性的服务,使整个旅途充满了温馨。当我们说,过几年,郑州到兰州的高速铁路一通,只需5个多小时就到兰州时,她就会感慨地讲起以上这些故事。
她的故事,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难以割舍的情怀,从她的故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铁路变革带给每个家庭的变化……
她,是我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