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卫生部网站 2009-10-14 15:39:05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由我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牵头,并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我国甲型H1N1流感实际诊疗经验,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甲型H1N1流感相关资料,对《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疗工作中使用。

  2009年7月10日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卫发明电〔2009〕123号)同时废止。

  卫生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二日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第三版)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本诊疗方案是在7月10日第二版诊疗方案基础上,依据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甲型H1N1流感诊疗经验修订而成。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四)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一)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

  四、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RT-PCR和RT-PCR方法);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五、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