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教师介入活动的时机把握

来自网络 2009-10-14 15:57:2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这是因为幼儿是生活在我们成人的包围之中。生活在教师家长的庇护中,因此教师应解放思想,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更不可因过度介入而影响和代替幼儿活动。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一些情况会让教师处于介入和不介入的两难境地,在介入时机的选择上往往也会出现不能适时介入或总是提早介入的情况。那么,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介入?什么情况下不需要介入?现从列举的四种情况来分析这些问题。

  1、当幼儿反复操作没有进展时

  在现实世界中,幼儿满眼都是有趣的事情,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尝试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但由于幼儿的能力各不相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就会不同。比如在科学或数学操作活动中(或是角色游戏中),有的幼儿会出现重复性的行为。这些重复性行为在成人的眼中有时会被理解为缺乏创造性或是低效活动,这时教师就会忍不住对幼儿的行为加以阻止或者施与帮助。其实这是教师对幼儿学习能力的低估,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判断幼儿。

  重复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学习特点之一,也是幼儿内心情感的宣泄和体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在这种重复中积累着动作的经验,感受着自己的快乐,获得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概念。教师在面对幼儿的重复性行为时,不要急于介入,而是要仔细观察,“以静观动”,先了解幼儿的行为原因。幼儿的学习遵循着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常常需要通过反复的尝试、操作获得相关的经验。教师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加入到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真正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要善于等待,允许幼儿有反复操作的过程。当幼儿有“球”(问题)抛向自己,或是幼儿一直无法前行时。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

  2、当幼儿遇到困难或出现认知偏差时

  幼儿通过活动积累经验,获得认知的提升。当然在进行活动时,幼儿所获取的既有正确的认知也有错误的认知,例如在“怎样让泡沫板沉下去”的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假设:“把石头压在上面”或“用重的磁铁压住它”,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结果幼儿发现石头会滚动,根本压不住。这时,幼儿又想了一个办法即“用胶带把石头绑在泡沫板上”并进行实验,结果泡沫板还是会浮起来……当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再次遇到困难,陷入困境时,此时教师往往就会受“怕幼儿不会”的思维影响而急于为幼儿提供帮助,于是教师提出了:“那再加几块大石头”。结果实验成功了。就在幼儿离成功(放上很重的石头可以让泡沫板沉到水里)只有一步之遥时,正是教师的这种帮助,打破幼儿探索的氛围,使幼儿失去继续进行活动的兴趣从而造成活动的中断。

  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在教学或是游戏中,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面对幼儿的困境,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困难之所在。适时介入但不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要通过投放材料或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幼儿搭起认知的桥梁,帮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刚才的例子中,实际上是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再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做事的条理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科学的步骤来探究和解决问题。

  3、当幼儿之间冲突出现时

  许多幼儿到了幼儿园后。才真正有了与同龄伙伴进行交往交流的活动。幼儿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冲突,比如在游戏活动中会出现都要做娃娃家的妈妈或者是争抢新玩具的现象。一旦出现此类事件。有些教师会担心幼儿不能很好解决而马上介入,进行阻止和规劝,这就使幼儿丧失了一次自己解决冲突、体验情绪、达成理解的机会,甚至会造成幼儿社会化过程中某些方面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只是冷静观察和等待幼儿解决问题是很不够的,而应该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急于判断,留给幼儿更多的真实的交际空间,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支持,使幼儿在冲突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4、当幼儿不遵守某些规则时

  幼儿在幼儿园里不遵守规则的状况时有发生,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幼儿正处于一个对世界认识和探索的阶段,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同时自我约束能力又十分有限。面对幼儿出现的一些行为,许多教师会依据心中早有的好坏标准去判断,予以制止或批评。例如幼儿园教室里的钢琴。一般规定不让幼儿乱动,但有的幼儿还是会抓准时机去动一动,弹出点声响。教师此时如果去制止或批评,可能就会扼杀幼儿今后探索世界的勇气,或者打消对音乐的兴趣。规矩往往是成人思维的产物,体现的是成人世界的认识。当然,如果发生危险情况,教师必须立即介入。

  面对幼儿不同形式的违规,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和分析,只有在观察分析之后。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教师出现不恰当的介入,体现了积存于教师身上的一些不自知的教育定势,教师往往会按成人思维和常规思维去处理问题,出于“想把工作做好”和“怕出问题”的矛盾心理,就会出现急于介入而忽略了等待幼儿成长的现象。当然幼儿在幼儿园中会发生和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有些情况也是需要教师的介入,但教师的介入既不要打断和主宰幼儿做法,又应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介入的时机,要根据观察结果而定,介入之前,教师要预计介入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介入后要能适时促进幼儿发展。这需要教师睿智,也需要教师能走进幼儿的心灵,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想象和如何表达的。

  把握好介入的时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如果在教学和游戏中,出现了这几种情形,比如:当幼儿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或游戏中并不投入时;当幼儿将活动或游戏情节延续下去有困难时;当幼儿进行想象或虚构的游戏时,一再重复自己玩过的情节或是难以与其他同伴一起相处进行活动时等等,教师都可以适时介入。而当幼儿遇到以下情况时,比如:在活动或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出现过激行为时;在活动或游戏中因遇到困难、纠纷,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主动寻求教师帮助时,教师也有必要介入。

  在教师感觉到自己在干扰幼儿或是以为介入活动是对幼儿负责任时,当教师感觉到有心事或太劳累,无心参与幼儿活动,从中不能感受到乐趣时,教师最好不要介入。给幼儿教师真正松绑,就是给幼儿真正的尊重和解放。给幼儿教师减负,使他们走出被动应付的困境,自觉进入对幼儿的观察与了解,从而形成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在这种反思中,他们才能体尝到与幼儿交往的快乐,才能体验到他们自己工作的激情。

  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马拉古兹的“其实有一百”这首诗大家都读过。它告诉我们“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这是因为幼儿是生活在我们成人的包围之中。生活在教师家长的庇护中,因此教师应解放思想,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更不可因过度介入而影响和代替幼儿活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