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关系找准着眼点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导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单靠教育机构的影响是不够的,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面向的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决定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即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幼儿教育作为人的毕生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深刻的探索和改革势在必行,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传统的幼教观念,树立体、智、德、美全面整体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目的,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就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内在联系谈一点体会。
一、保育和教育的协调统一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保教相结合的原则表明了幼儿园教育与小、中、大学教育的独特性,因此,保教结合。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又是幼教的在大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幼儿入园年龄偏小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这些刚刚跨出家门开始过集体生活的孩子们,;方面;他们的身心发育处于关键期,各种器官正在快速成长;身高、体重不断增加,神经系统成长如快,心理素质透本形成。另一方面,幼小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才力、心理承受能力、疾病低抗能力等都比较弱,身心容易受到伤害,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更强化了这一特征。研究表明,个体的生理、心理各机能之间是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坚持保教并重,精心照顾好幼儿的身体,保护、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个性和基本的自我生存能力、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智育与德育的协调统一
开发智力是早期教育永恒的热点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头几年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为人们提供了早期智育的心理学依据。开发幼儿的智力固是好事,但是,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千万不能放松对幼儿品德的培养。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定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高一级学校,教师须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这“人格陶冶”即品德的培养。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家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天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因此,品德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多种形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从小耳濡目染,从小萌发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父母、爱他人的优秀品德。
三、知识与智力的协调统一
在幼儿园,重识轻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幼儿知识面狭窄的情况也有所发生。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时,对幼儿知识的掌握有明确的要求,而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则显得空洞,流于形式,忽略了让幼儿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有时甚至严重偏离教学大纲,一味迎合家长。在执行计划、检查效果时也以知识为重;忽视幼儿能力的发展。这一方面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智力概念的片面理解造成的。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脑子里存在市面智力等于知识的认识误区,以为知识学得越多越难,智力就开发得越好越快。事实上,智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涉及感知、—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各种认识能力,还包括言语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发智力不仅要传授给孩子简单的粗浅的知识,丰富幼儿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在授予知识时要让幼儿触摸到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知识,并为幼儿提供可供探索的工具、物体、标本……,鼓励他们摆摆、画画、剪剪、量量,让孩子们动脑、动手,获取大量感知,启发他们进行科学思考,帮助他们构建新知识,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进而萌发创造思维,养成一种独立思维、勇敢面临挑战能力。
四、上课与游戏的协调统一
古往今来;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孩子都喜欢;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对儿童游戏的意义、地位、作用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个锻练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可见,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地位很重要。幼儿园的教育也应通过游戏进行。因此,教师要克服以上课为中心,重上课轻游戏的片面做法,要妥善处理好上课与游戏的关系,不能将上课与游戏相对立,既要重视上课计划的制订;也要重视游戏计划的制订,既要重视上课时教学具的准备,更要重视幼儿游戏材料的提供及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一日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各类游戏。保证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成功。
五、个体与全体之间的协调统一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在一个班集体中,总有小部分幼儿表现较突出,他们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性格开朝、口齿伶俐、反应敏捷、能歌善舞,善于与教师接近,于是就倍受教师的青睐,成为教师的小助手,班上的小明星,各方面锻练机会比较多,发展条件比较好;而那些为数较多的表现平平的,尤其是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孩子则默默无闻,很难得到老师的关注,成了被老师遗忘的对象。每个孩子身上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闪光点;我们的教育不能落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体幼儿,要充分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关心幼儿、尊重幼儿、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挖掘幼儿特点,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六、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单靠教育机构的影响是不够的,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对他们发展的影响更具力量但由于目前多数家长缺乏对儿童发展状况的研究,不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一味追求智力开发,“望了成龙”,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忽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影的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例如,幼儿在幼儿园所接受的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讲究卫生、爱惜公物等良好品德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积极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同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视的,学的幼儿教育价值观需要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密切合作,广泛宣传,才能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所以幼教工作者要牢牢树立大教育观念,努力开创幼儿国、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幼教工作局亩面,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切实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