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案例:一个农民的教子之道(2)

网络资源 2009-10-27 16:36:2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面对不能吃苦耐劳的孩子,一些用心良苦的家长往往束手无策,孙修山在这方面比一些家长高明多了--让孩子劳筋骨、尝痛苦,学会坚强。家居农村,有的是锻炼机会,随时可以"上一次课"。这点,印象最深的还是孙雷波。有一年夏天,父子俩同割小麦,父亲割6行,儿子割3行,割了一会儿,儿子便被落下好远,父亲催促儿子,儿子以"我还小"分辩,发怒的父亲给了儿子一巴掌,然后又蹲下示范,擂下一句″赶不上就不用吃饭″就又到前边埋头割麦了。

  "在爸爸眼里,他能做到的,我就应该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应该能做到;有困难可以去克服,决不应有做不到的理由。"孙雷波很理解父亲的行为。孙修山的用心,在儿子的身上得到了体现,孙雷波做什么事都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劲头,尤其是在学习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并善于向困难挑战是他从小养成的性格。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们都知道要进行辅导、指导和督促,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作用。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方面,孙修山也有他的认识和经验。平时孙修山对孩子的爷爷总是很孝敬,按时送粮、送赡养费,经常看望老人,送去应时应节的好东西,按时把老人接到家里来精心侍侯。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放学回家总要看看爷爷。孙雷波在外边读书、比赛回来,总是想着给老人买点小礼物。这,就是身教的效果。

  孙修山是个多面手,学过木工、学过果树修剪、还养殖鹦鹉和家禽。平时,他经常买些实用科技方面的书来研究,什么《家禽养殖》、《果树栽培》等等,有空就翻翻,并学着实践,操作。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榜样,无形之中,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品质,促进了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刻苦钻研、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

  爱是无限的动力

  娇惯不是爱,爱是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爱是家长与孩子心心相印的沟通;物质满足不是爱,爱是家长对孩子心灵的关怀与呵护,爱是在孩子需要时的精神上的赠予和鼓励。

  孙雷波的母亲方瑞英对孩子的爱便是令孩子永远享不尽的精神财富。孩子上小学、入初中,每次考试前总给包上一顿饺子,这特殊的鼓励,让多次参加比赛的孙雷波每每想起,便勇气大增、信心百倍;幼儿园时,老师让小朋友每人要做一个沙包,从没见过沙包什么样的方瑞英照孩子的叙述,一中午做了一个"沙包王"--足有小枕头那么太,令孩子至今想起来都为妈妈骄傲--因为她是最了解孩子想什么的人;孩子上小学时,一次方瑞英到烟台,别人都给从没进过城的孩子买吃穿用的礼物,而她却转了几家新华书店给孩子买了一套少儿古诗全集,让翘首以待的孙雷波喜出望外,这使他对书有了特殊的感情,从此便广泛阅读,小学三年级还获得过莱阳市组织的少儿智力竞赛二等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