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冲突与幼儿社会化

来自网络 2009-11-09 16:39:3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争吵、甚至打架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现象,只有不怕冲突,敢于面对冲突,正确地看待冲突并因人因事地正确处理好冲突,才能化弊为利,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一、幼儿冲突的原因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与各类教学活动中,时常可以看到幼儿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冲突,如在谈话中因看法不同、语言不合而冲突,在活动中因碰撞、摩擦而冲突,有时也会出于竞争、嫉妒或维护荣誉而冲突,但大多数冲突发生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为游戏的角色、游戏的材料冲突,还会为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冲突。究其原因,幼儿之间冲突的增加与独生子女群的形成及人们生活与居住方式的改变等密切相关。

  首先,独生子女由于失去了与兄弟姐妹的交往机会及互动经验,缺乏必要的冲突、竞争经验,且过多拥有老一辈所给予的溺爱、呵护,由此造成了许多幼儿唯我独尊、自我中心、任性、霸道、自私、怯懦、不合群等个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也就没有互相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和共同分享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主义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

  其次,目前城市住宅日益公寓化,人们进出都是关门闭户,邻里之间缺少相互往来的习惯,很多住宅小区内,又十分缺乏适合幼儿玩耍的公共场所和设施,家长往往将幼儿关在家中独自玩耍,使幼儿从小就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因此,幼儿普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与技能。初进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很容易产生社交障碍与人际冲突。

  二、幼儿冲突能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幼儿的人际冲突是伴随着幼儿的社会化必然要经历的事情,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幼儿一分钟前还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玩伴。这说明,幼儿间的冲突大多是可以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解决的。在玩耍中,幼儿的最大追求就是玩得开心或获得成功。为了满足这种愿望,幼儿可以马上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和好oJb理学家认为:幼儿冲突的产生缘自社会交往技能的缺乏,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幼儿加强了彼此间的了解,明确了对方的兴趣、爱好、立场和观点,逐步学会按照社会规范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说服别人,提高了他们解决社会问题、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

  可见,冲突不仅不会损害幼儿的同伴关系,相反在冲突及其解决矛盾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早期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即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冲突的产生与幼儿的自我中心化有关。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了观点采择,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看问题,还要考虑同伴(对方)的需要。这为人际间的理解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显示了其社会化的进程。

  三、幼儿冲突可以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般地说,影响幼儿社会化的条件有社会环境系统、生物因素和心理工具等,其中,心理工具指幼儿的符号系统,主要是语言。语言可以帮助幼儿逐步发展对外部世界、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认识,使幼儿社会性发展得以正常进行。

  幼儿冲突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幼儿的冲突既表现在肢体语言的对抗上,但更多地表现在口头语言的争执上。而解决冲突的最有效方式不是依靠强力的攻击行为,而是用语言协商。面临冲突情境时,幼儿如何运用协商对话的方式尽可能说服对方,维护自己的合理要求,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幼儿在不断冲突、争执及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他们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与解决冲突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改善。

  幼儿之间的冲突尤其是肢体冲突将会有所减少,幼儿可以比较准确地使用语言讲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逐渐学会通过语言协商而不是使性子、发脾气或其他粗暴行为来解决与同伴之间的争端。此外,幼儿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也是在幼儿掌握一定的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随着语言和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的道德感开始形成,他们通过交往和模仿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行为规范和各类道德标准,并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满意或不满的情感,各种道德习惯也逐渐养成。

  四、幼儿冲突的调适

  虽然幼儿之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而且其对幼儿社会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但是多数成人仍然片面地将冲突如攻击、推搡、抢夺、争吵、威胁等看作攻击行为或消极行为而不予接受,认为冲突可能带来消极破坏性结果,影响幼儿本身及周围的人际环境;而且认为幼儿是“无能”的,成人需要积极和及时地干预幼儿的冲突。一旦发现幼儿之间有冲突的迹象,就急于介入和干预,在新老师中更是较为常见。其实,这种不看情况、不分场合的介入和干预未必是妥当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对幼儿园自由玩耍的孩子(有教师在场)处理冲突的策略和同年龄的小群体(没有家长在场)处理冲突的策略的对比研究发现,在没有成年人在场的情况下,三到四岁的孩子协商、妥协、和解策略的应用频率明显高于有家长在场的情况。当有成年人在场时,孩子们通常会寻求大人的帮助来解决争端,而不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独立解决。成人经常怀疑孩子处理冲突问题的能力。这种错误估计的直接后果是,成人过早并不合时宜地介入。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教师完全可以放任不管。那么,作为教师对幼儿冲突该如何处置呢?

  (一)选择适当的干预时间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教师担心幼儿间的“冲突”发生或升级,在幼儿冲突尚未真正发生时,就进行呵斥,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有的教师则在幼儿“冲突”早已结束、幼儿对“冲突”的情境逐渐淡忘的时候才进行干预;还有一些教师对幼儿的干预甚至贯穿在幼儿“冲突”的全过程之中。这样的干预时间对教育幼儿显然是不利的。

  (二)采用合适的干预方法

  冲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对幼儿的干预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幼儿来讲,口头的说教是抽象的,所以教师在对幼儿冲突进行干预时,应该避免空洞的说教、粗暴的呵斥,使具体的行为指导与冲突体验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错误,也能够使幼儿在行动上知道该如何去做。

  (三)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首先要弄清幼儿冲突的程度,幼儿间有些小摩擦,小口角,一般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搡,只要不太影响活动进行,不出现相互伤害的局面,教师还是不要急于介入和干预的好,以免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教师应信任幼儿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先冷静、客观地加以观察与了解,如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的言行,或从侧面了解他们发生冲突的原因,试着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矛盾,做到既关注幼儿的冲突,又尽量不进行干预,而是让冲突自然地发展,自然地解决。如果幼儿自主解决了,成人可以不过问,有的则需事后问清他们是如何协商解决的,对他们做得对的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积极诱导他们遵从交往的规则,掌握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幼儿年龄小,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冲突虽然解决了,但幼儿的道德认识未必得到提高,所以需要成人适时加以点拨。

  如果幼儿自己不能解决冲突而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时,教师应稍加干预,参与解决矛盾。教师可以适当示范如何协商和谦让。

  其次,当幼儿之间矛盾即将升级或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时,教师应介入并制止冲突,努力使双方平静下来,让他们说说各自的理由,再让幼儿互换角色想一想——如果你是XX,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从中引导幼儿理解对方,懂得与同伴交往不能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更要体察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或提出建议,让幼儿把自己的行为同某一行为准则或其他小朋友的表现进行比较,让幼儿自己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对还是错,然后引导幼儿讨论:该怎么办?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幼儿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最后使他们既达到互相谅解,又学习、掌握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办法。这一类调停干预虽然花费的时间较长,但它能积极地引导幼儿主动地解决问题,平息冲突,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非常有利,而且还有很强的迁移效果。

  (四)未雨绸缪,事先防范

  尽管幼儿之间的冲突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幼儿冲突,特别是比较严重的肢体冲突,毕竟还是不能太多。所以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他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此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如模拟现实中幼儿经常发生的一些冲突的情境,让幼儿观看并进行讨论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如何解决矛盾。甚至教师也可以巧妙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某些冲突进行随机教育,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总之,教师对幼儿冲突应有辩证的认识,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幼儿自行解决冲突,以便幼儿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谅解,学会合作,学会等待,形成初步的道德认识,促进其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我敢相信,凡是儿童都是可教的,都可以教成为有成就的人,不过教的方法和寻常教育不同,应该要有特殊的研究。”争吵、甚至打架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现象,只有不怕冲突,敢于面对冲突,正确地看待冲突并因人因事地正确处理好冲突,才能化弊为利,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黄伟达 王霞玉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