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长高了
孩子在寻常时刻发展,我们在发现孩子的不寻常时刻,帮助他解决不寻常的问题中自己也获得了发展。
案例:在“我长大了”主题中,有一节“量一量,有多长”的活动,孩子们对形形色色的尺以及用尺测量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为丰富孩子的测量内容,在延伸活动中,我在活动室的墙上布置了供孩子测量身高的尺度表。活动开始时,孩子们总喜欢走到尺度表前,请同伴帮自己测量或自己挥舞着小手在头顶上比划测量身高,一边测量一边议论:"看,我长到这么高。""我快到这儿啦!老师,我能做个记号吗?"……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一下子怔住了,这是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考虑到的,我以为孩子们最多就是用手比划一下自己的身高。这时,很多孩子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何积极地面对,有效地利用这个问题呢?我决定把问题交给孩子们讨论。我向孩子们提出问题:"你们想做个怎样的记号呢?"大家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由讨论。一会儿,孩子们争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有的说:"可以画一个自己的像贴在上面。"有的说:"可以在纸条上写上名字贴在上面。"这样,一次"自制标记"的创作活动开始了,看到孩子们认真而专注的表情,我体会到教师对教育时机的准确把握是多么重要。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不可预测,这就要求老师能迅速、机智地面对孩子的每个想法,作出准确判断,采取适当的引导方式将活动引向深处。
尺度表的两侧贴满了孩子们自制的标记,大家兴高采烈地围在一起观看着,诉说着:“我画的自己多漂亮,我把它贴在我的身高处。”“我的标记是星星,我现在有这么高了。”“咦,我怎么比别人矮呢?”樊帆发现了问题。“对呀,怎样才能让自己长高呢?”我马上接着孩子的问题追问道。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立刻对如何使自己长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趁此机会,我组织孩子们就"如何让自己长高"进行讨论。有的孩子说:"认真吃饭才会长高;"有的孩子说:"不能挑食,多吃蔬菜;"有的说:要多运动"……孩子们越说越有劲。一些平时挑食的孩子知道了挑食的严重性。此后,我班孩子在进食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分析:老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如果能准确捕捉到随机教育的契机,生成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并帮助他们发现新的疑问,使幼儿为寻找答案产生新的主题,就有可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发活动向纵深发展。在与孩子一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做
教师的快乐,体会到师生共同成长的乐趣。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儿童活动从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的预成到幼儿自发生成的这样一个过程。反思中间的点点滴滴,我认为真正去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是很重要的,这种"寻常时刻"可能是一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活动,可能是一次对话,甚至可能是孩子的一次错误……这种"关注"可能是教师的反问,可能是一个活动材料的提供,可能是一次开放性的讨论……但这中间都蕴藏着教育的契机。当我们帮助幼儿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时候,师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在学习上师生是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在活动中教师也是学习者、探索者和成长者。孩子在寻常时刻发展,我们在发现孩子的不寻常时刻,帮助他解决不寻常的问题中自己也获得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