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画活动成为幼儿怡情益智的游戏
导读: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鼓励幼儿多参加各类活动、丰富个人体验。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广泛兴趣,丰富幼儿知识。提高观察力、感受力。认知水平,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开阔眼界,在看、听、说、想、画中得到各方面发展,让美术成为幼儿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游戏,让每位幼儿从中获得表达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幼儿绘画教学作为学前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课程设计、组织教学等环节、着力促进幼儿感知力、表现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及个性,已成为现在绘画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如何在提高幼儿艺术修养的同时,促进其思维、自信心及绘画兴趣等的发展,更好地起到绘画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以下是我在绘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创作欲望,培养绘画兴趣。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熟悉、喜爱的活动及事物,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在联系生活体验的同时,加入丰富联想,更容易让幼儿体会到成功感,这会大大增强他们对参与绘画活动的自信及兴趣,而这样的作品充满了幼儿的真情实感,更朴实、纯真。例如,在组织大班幼儿表现以“吹泡泡”为题裁的活动之前,玩一次吹泡泡游戏,尽情感受游戏快乐,感受人物不同的动作姿态及泡泡的轻盈、多彩,在了解了人物动态规律后,幼儿很轻松地画出了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生动、活泼的画面,每张不同情节、构图、色彩的画,张张显着每个不同儿童的个性。
2、提供多种绘画工具,尝试多种形式的绘画。
尝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能有效地吸引他们主动地、愉快地参与活动。如油水分离的画法,单色线描画、拓印画、水粉画、粘贴与绘画结合、写生等。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运用,丰富了幼儿的表现方法,从而避免了由于单一重复的绘画工具,引起的乏味、枯燥感。
二、在活动指导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个性。
1、教师在组织活动中,以故事、谜语、游戏等形式导入,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肢体动作创设情境美并进行讲解,多角度启发幼儿思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参与、表达。教师要以理解、接纳的态度,肯定幼儿的设想、鼓励幼儿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设想,鼓励幼儿大胆求新、求异。
2、利用图片、素材、范围启发幼儿再创造。
搜集图片或出示范画,帮助幼儿理解主题,提高幼儿造型、构图能力,学习如何表现主题。但要注意范围的多样性,不出示单一、完整的范图让幼儿模仿,以免造成幼儿过分依赖范图,出现画面雷同、死板现象。可以对幼儿掌握起来有难度的内容,进行局部示范讲解。如讲述动物、人物动态变化规律时,可直接示范,帮助幼儿理解、掌握。还可以根据幼儿设想情节进行构图、示范。让幼儿感受如何突出、表现主题,但幼儿理解后,要及时擦掉,以免影响幼儿新的设想的产生。
3、及时给予幼儿肯定、鼓励,针对不同画面,给予不同的建议、启发。让幼儿了解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任选其一,而不能简单命令幼儿如何做,避免幼儿产生不自信,对教师过分依赖心理。如,当幼儿画面中主体与背景缺乏色彩上的对比寸,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XX(主体)怎么找不到了?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办?还可以怎么办?”
三、欣赏同伴、大师作品,激发想象,进行再创造。
1、同伴之间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教师及时介绍有创意的设想,会激发其他幼儿更深、更广泛地思考,产生更多新的创意。
2、阅读大师作品,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画面内容,教师作补充介绍后,幼儿在些基础上赋予自己的创意,进行再创造。
四、从生活中学习,积累经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鼓励幼儿多参加各类活动、丰富个人体验。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广泛兴趣,丰富幼儿知识。提高观察力、感受力。认知水平,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开阔眼界,在看、听、说、想、画中得到各方面发展,让美术成为幼儿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游戏,让每位幼儿从中获得表达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青海省西宁市保育院 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