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议东西方育儿观念之不同
导读:东西方两种文化孰优孰劣要全面综合地看。西方社会的外向型文化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积极向上的社会形态,但是,人性的无拘束带来的以自我为中心、争斗心、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冷漠也不容忽视。
中国婴儿一般采用的朝天仰睡或侧仰睡的睡姿,这与几千年来包裹婴儿的方式不无关联,而在美国,婴儿是趴着睡的,医生认为这是最安全的睡姿——可以防止因溢奶而产生的窒息。于是,有人把美国孩子的个性强、胆大、爱冒险,归功于自孩子出生即没有束缚,而中国人的个性受拘束,是因为一生下来时,就采用了包裹的方式。这究竟有多少理论根据,不好判断,因为,东西方思想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我们知道,西方有好以个体为单位,顺应本性的观念,从婴幼儿的扶养教育上,即可见一斑。
在美国家庭中,父母将婴儿从医院接回家的第一天起,就让孩子在特别布置的婴儿房里,开始孩子一生的“独立”生涯。父母宁可在夜里一次又一次地起身去查看睡在另一个房间里的宝宝,也不让孩子和大人一起睡。因为从小和大人一起睡的孩子,相对于独立睡眠的孩子而言会显得胆小,独立生活能力弱。基于此,美国家庭在孩子一旦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时,便会积极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而父母也给予一定的报酬,从而培养孩子及早独立、不依赖父母的意识。又比如在儿童吃手指、撕咬东西的问题上,西方家庭非但不会像中国家长那样阻止,反而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享受。孩子的手指脏,父母会用婴儿药水、香皂为孩子洗手,而婴儿皮肤幼嫩,长时间浸泡在唾液里的手指皮肤会发白、受损,所以家长准备了宝宝油。至于幼儿的图书,更是由一页页画着故事内容的花而粘成的、撕不破、咬不坏。美国家长乐于给孩子提供撕咬的便利,恨不能给孩子一种能吃的书。在他们眼里,孩子的这些行为符合天性享受,无碍于他人,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去阻止,不必说“No”。等孩子自己长大,认为不再有趣,自然会停止了。这也是他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儿时的亲身经历。
西方家庭的孩子如果表现出“孔融让梨”的精神,才是父母最担忧的事情。他们不认同这种以他人为先的精神,在他们看来,随便将自己的利益拱手让人,无异于义务劳动不拿报酬,而这在处处讲求经济效益的西方社会是无法想像的。他们认为勇于表达自己需要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比如德国一位女心理学者在她的著作中,为她5岁的女儿使用祈使句:“给我一杯水”,而不是采用询问句“你能不能给我一杯水”而十分自豪。
东西方两种文化孰优孰劣要全面综合地看。西方社会的外向型文化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积极向上的社会形态,但是,人性的无拘束带来的以自我为中心、争斗心、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冷漠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