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中小学课程整合案例”的研究与实践

来自网络 2009-11-18 09:31:0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基于物理教学资源网的教师备课、说课活动就是本课题对课程整合推广途径的一种探索,这一活动要求学科教师当场备课、当场说课,而不是经长时间、多人准备之后的表演性公开课。这种形式的活动是对教师整合能力的一种评价,也是对教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一种促进,对课程整合的普及化具有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营造更理想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新的“读、写、算”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工作与生活。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由媒体整合层面向内容整合和思想整合层面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处于实验和初始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具有符合一般规律的教学模式。因此,通过案例研究与实践,探索符合整合一般规律的教学模式,推广整合理念与应用的途径,是很有意义的。在这一背景下,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中小学课程整合案例”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对整合课程案例的收集与研究,探索课程整合的实践。

  案例的收集与研究

  本课题收集了几百个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涉及小、初、高各学科。通过对案例的初步研究,我们认为:

  ◇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许多地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活动与学校、教师的工作业绩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工作的开展。但是应试指挥棒的影响仍然很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往往流于形式,但仍涌现出一批较能体现课程改革思想的优秀案例。

  ◇资源对整合的正常开展束缚较大。笼统地讲“教育资源缺乏”是不确切的,国内目前已开发出一批资源库,各地也相应配置了一些资源库,但由于这些资源库不十分适合教学的需要,如检索繁琐、直接在课堂中调用不便等。教育资源使用的不流畅,给人造成了资源缺乏的印象。

  ◇各地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急需观摩优秀整合课例。

  ◇较多“整合”是停留在知识点上的“整合”,与课程整体整合的案例尚缺乏。

  ◇整合课例大都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较少,急待研究开发。

  研究的主要内容

  案例的研究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案例研究

  研究在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如何在教与学的多方面得到强化。

  2.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案例研究

  通过对历史、物理和化学3个学科进行案例收集和研究工作,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某一学科进行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法。

  3.物理教学资源网建设与应用案例研究

  研究物理教学资源网的建设与应用,不仅是建立一个实用的教学资源网,更为教学资源网的建设与推广探索一种有效方法。

  4.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案例研究

  研究以高中课程为对象,整体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案。整体考虑的优势在于摆脱一个知识点、一堂课整合的局限性,从一个学科、一个学段出发设计整合方案。

  5.区域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研究

  研究在一个具有一定整合研究基础的学区开展,实施内容包括对学区内一线教师的培训、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课程整合教学单元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实施以及评价。通过研究,探索区域性课程整合的实施与推广经验。

  6.研究性学习整合案例研究

  研究以“案例收集→分析讨论→方法总结→制定新的方案→实施与验证→成果汇集”为主线,探索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从点到面的整合研究

  以一堂课、一个知识点为基础的课程整合是基于一个点的整合,那么从一门课程、一个学段来考虑整合方案则是基于一条线的整合,总体考虑某一学段的所有课程的整合则是基于面的整合。

  基于课堂的课程整合,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的直接教学,使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得到强化:利用多媒体演示增强教学信息的表现能力;利用计算机支持匀质分组学习,有助于适应学生在学习速度方面的差别;利用自动化练习手段,提供及时的反馈;利用网络支持教学通讯,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课题通过对现有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在“整合”如何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现代化、如何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化、如何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和如何有利于教学的民主化等方面对现有课例进行改进,使之更符合整合理念的本意,而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

  同时,基于学段的整合也是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以及研发工具。不同的学科、各学科的不同阶段、不同知识点对信息技术的整合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考虑到学科的多样性和信息技术功能的多元化,整体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十分有意义的。这里的整体考虑,是指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对象,全面考虑在教学中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介入以及如何介入。将信息技术无缝地融合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是整合的最高目标。

  课程整合普及化的实践研究

  有时候,一堂优秀的整合课或一种优秀的整合思想,很难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准备一堂整合课的时间和精力开销过大。这里有教师能力的因素、资源丰富与否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导向问题。课程整合不仅仅是理念,还需要实践,只有被广大一线教师熟练运用,课程整合的实际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因此,课程整合的普及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从案例研究出发,课程整合的普及化也就是案例推广的过程,其中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案例推广的可能性。一个优秀的整合案例,其整合方法具有普遍性,是容易掌握、容易实现的。其二,案例推广的必要性。一个优秀的整合案例,有必要加以推广、示范。通过示范,发现问题,进行修改以进一步提高质量;通过示范,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从中获益。

  基于课程整合普及化的重要性,本课题把推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

  ◇案例的开发过程同时也是推广过程。一个优秀课例的产生过程,必定经历了方案设计、实施、修改优化和再实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课例得到了锤炼,教师得到了培训,整合工作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了实施。

  ◇组织优秀课例的展示、观摩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推广形式。

  ◇教师整合能力的提高是整合推广的基础。通过优秀课例的展示来模仿只是推广的初级阶段,只有教师能力真正提高了,才有可能产生更多更好的课例。基于物理教学资源网的教师备课、说课活动就是本课题对课程整合推广途径的一种探索,这一活动要求学科教师当场备课、当场说课,而不是经长时间、多人准备之后的表演性公开课。这种形式的活动是对教师整合能力的一种评价,也是对教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一种促进,对课程整合的普及化具有现实意义。

  出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作者:王荣良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