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教育,从情感入手

来自网络 2009-11-24 13:54:1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有目的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提高其情感特质敏感性强和稳定性,使其感情、认知、行为活动相互协调,促进其心智的成长。学龄前是养育儿童健康情感的敏感期、关键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世纪的希望,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的着眼点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入手,从而促进其品德、智力、能力的和谐发展。

  都说孩子天真、幼稚,无忧无虑,可当有一天一个老实怯懦的小男孩因罚站而愤愤不平地说出“我讨厌老师”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一番心平气和的交谈,我恍然大悟:孩子的内心情感其实也非常敏感、丰富,需要成人细心的关怀、耐心的呵护。情感,对于孩子智慧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阳光,是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没有健康光明的未来。孩子的情感生活并不是完全自发的,怎样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情感以促进心智的和谐发展呢?

  一、情感教育从幼儿开始

  郭沫若先生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现代认知科学认为:感情系统处于认知系统和行为控制系统的中间领域。认知系统从上一个层次支配人类行为,感情系统从下一个层次支配行为,要使行为控制系统成为有效的活动状态,必须有感情的唤起状态作为前提。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杨韶刚先生在《英国的PSHE情感教育》一文中说到,在英国,情感教育(affectiveeducation)具有其独特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道德教育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其定义来看,情感教育指的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即对学生的态度、感受、信念和情绪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对学生的自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换句话说,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有效性,在这个意义上说,人际关系和社会技巧就被视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因此PSHE实际上就是指个人(Personal)、社会(Social)、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现今中国家庭对子女的关注和厚爱与世界其他国家,甚至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是十分突出的。而其中的情感专横性亦非常明显。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调查,在中国家庭中,对于婴儿和年幼儿童(六岁以前),父母倾向于宽厚甚至溺爱,但对学龄期的儿童,又相对地约束过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磋砣,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心理学家认定,如果错过情绪发展的关键期,将给人的智能发展、个性及人格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重视幼儿的情感需要

  一件事物所以引起人不同的情感跟人的需要有密切关系,要使孩子拥有健康的情感生活,成人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需要,而心理需要远比生理、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有很多情感需要,如:被别人爱的需要;取得好成绩的需要;归属集体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摆脱过失感的需要;克服胆怯的需要等等,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

  (一)多对幼儿进行肯定性接触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科学家进行大量实验证明:害怕、紧张、烦恼等不健康情绪会使幼儿思路闭塞、记忆力下降,而鼓励和表扬所引起的快乐喜悦等健康情绪能促进智力发展,它对幼儿身心及个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家长与孩子进行肯定性接触并不难,一个不经意的讽刺、批评也许会对孩子的自尊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手势、一次抚摸都会在孩子情感深处引起共鸣。

  (二)妥善对待孩子的情感需要和表现孩子的好奇心强,什么事情都想动手试一试,成人不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有许多时候,大人怕孩子玩沙子弄脏了衣服,怕孩子爱跑爱爬摔伤了腿,怕孩子拆这看那损坏了东西……于是阻拦限制,结果使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抵触情绪。作为老师和家长应针对孩子的特点,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引导他、协助他,赞同他对新事物的探索。对一些不合理的需要也不能生硬地强制,而要晓之以理。不要完全否定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感,当他们发泄了不满的情绪后,要亲近他、安慰他,然后告诉他道理,用积极的态度教孩子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学会为了他人放弃自己的某些需要,使孩子的情感得以健康发展。

  (三)重视每个幼儿在幼儿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惊人的,作为老师应对每个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忽略某个不起眼孩子的存在和他的内心世界。文首提到的小男孩,由于他表现出来的行为、情感好坏方面都不突出,老师们便不太注意他,表扬少,批评更没有。在家里得不到倾诉,在幼儿园得不到重视,使他原本压抑的情感更加不平衡,面对一次小小的“打击”,他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偏激的情绪发泄出来。因此,老师、父母应给这些内向、偏执的孩子更多一些关怀和爱,温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由消极变得积极。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动力,教师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就愿意和老师在一起,从而更加主动、愉快地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自由、平等、和谐的气氛能使孩子感到心理安全、心情愉快,产生积极活动的欲望,只有生活在愉快的环境中,孩子的个性、情感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和孩子交朋友,创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成人和孩子之间保持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尊重、平等,会使孩子产生快乐积极的情感。我班正正小朋友,大方活泼、思维敏捷、人见人爱。这与他母亲的教导方式分不开。在正正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买回《婴幼儿家庭课堂》一书,每天坚持和他一起讲故事、念儿歌、做游戏。他母亲说:我和儿子朋友式的玩耍,既玩又学,自己也觉得年轻快乐了许多。正因为如此,正正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交往时也很大方有礼,学习、游戏积极主动。而有的家长和老师为了在孩子面前保持尊严感,从不主动和孩子亲近,对孩子说话动辄大声呵斥、教训指责,使得孩子由敬到畏,无形中产生了距离感。

  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一些规范化的幼儿园,一进活动区就会让孩子喜不自禁:四周有娃娃角、玩具角、图书角、自然角、手工角,区角里有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自由活动时间里,小朋友们动手动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师甚至还和他们一块儿玩儿。这样的幼儿园很少看到新生哭着不肯入园的场面,小朋友们一个一个快乐活泼、思想活跃。而有的幼儿园有的老师借口小朋友会把图书撕破、会把玩具弄坏,把属于孩子们的世界锁在柜子里,孩子们的快乐情绪从何谈起?美国哈佛大学的行为与脑科学专家戈尔曼教授指出:“情感教育课程的内容着眼于儿童的实际生活,看似琐琐碎碎,而我们未来的教育正有赖于此”。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以亲切的微笑、欣赏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构建朋友式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孩子的情绪处于积极愉悦的状态,渗情于教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及个性的形成,达到以情长智的教育目的。

  四、发挥成人的情感效应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孩子的情感最容易受大人的感染。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在老师以身作则、家长身体力行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密切家、园关系,通过经常交谈、家长信箱、家园联系卡、开放活动日、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的共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体察自身的内省感和体察他人的人际感——即情感体验是人的最为重要的两种智能。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有目的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提高其情感特质敏感性强和稳定性,使其感情、认知、行为活动相互协调,促进其心智的成长。学龄前是养育儿童健康情感的敏感期、关键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世纪的希望,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的着眼点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入手,从而促进其品德、智力、能力的和谐发展。

  一个人有了健康、快乐的情感,才能认真学习、积极工作、愉快生活,才能去爱人、爱家、爱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深圳南山托幼中心 刘雯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