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开展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思考

来自网络 2009-11-24 14:22:4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教师要认真了解、观察每个幼儿是否有安全感、信任感,是否是身体不舒服、或是焦虑,为什么会攻击别人等。对幼儿不适当的行为和反映出来的消极情绪应抱宽容、接受的态度(但接受不是赞同),以理解的立场允许其顺畅表达。教师指导幼儿表达、宣泄情感的过程,正是幼儿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也同时是合理处置、控制自己情感,培育同情心、自制力的过程。

  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重要的时代意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是形成公民良好道德的基础,对儿童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是培养公民良好道德的基础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本文就开展幼儿道德情感教育,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道德的内涵每个社会、每个社会时期,虽然道德对个体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但都提倡怎样做是道德的,怎样做是不道德的。

  这些要求规定和调节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道德”就是对个体行为规则的规定,这一规定使个体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社会)。

  二、幼儿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幼儿的道德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经过他们的不断实践,从某些不成文的“规则”开始的,或许只是“好”与“坏”的表面的、零星的判断,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规则体系。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即使是小班幼儿,他们对某些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感受,认识到自己能做某些事情或者不能做某些事情,体验到某些规范的权威性。损坏东西要被批评,爱护玩具得到表扬。他们学着通过某种道德的方式范畴来接触世界,从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给周围的事情打上道德的烙印。所以,幼儿的道德情感既不是外部规范的简单内化,也不是神的意志或自然天成的简单外显。幼儿有自己的道德结构主体,同时也是受社会影响的客体。他们身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认识、判断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着自身与外部世界道德关系。幼儿的道德情感决不会自然成熟,更需要教育才能促进发展、逐渐成熟起来,丰富起来。

  三、幼儿道德情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幼儿情感的特征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幼儿道德情感教育应是循序渐进、因时因地制宜、认真细致。

  第一、不要把幼儿道德情感与一般心理情感截然分开。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幼儿的情绪品质都与道德情感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它是道德感形成的重要基础,甚至是道德形成的原始材料。

  第二、教育不仅仅是引导,也是培养、满足和调节幼儿的情感需求。因此,教师要加强同家长、社区和单位的联系,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个的有益健康、和谐发展的情感应答的精神环境。它包括温馨家庭的亲情关系、亲切友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和睦的邻里关系等等。所以,健康合理的人际交往环境所奠定的儿童社会情感的良好的情绪品质,是道德情感孕育发展必要前提和基础。

  第三、幼儿最重要的正面情感是兴趣和快乐。因此,教育在道德。科学和审美上的大量要求,应注重在引起幼儿快乐兴趣情调的前提下加以实现。幼儿在感受、体验、,实现道德行为时,一般应具有肯定性,积极的情绪情感。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任务,主要在于考虑认识哪些道德现象,以及用什么方法使幼儿感到道德满足的乐趣。

  四、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思路

  (一)为幼儿归属感、依恋感、信任感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归属感、依恋感,虽然并不就是道德情感,但因为这类情感的社会本质,使得它们可以发展成为同情、友谊、分享、合群、尊敬,以致集体感、爱国感,责任感等更高形态的道德情感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应致力于营造一个温暖、安全、信任、互助的良好环境。

  1、要有积极、适时、恰当的成人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应答。

  2、要有是非、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及其情感氛围。由于幼儿尚无成熟的自我评价能力,成人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情感态度以及由此构成的道德氛围,是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参照系。

  (二)要对幼儿的自然情感给予珍爱,保护并精心开发。

  幼儿道德情感教育与对其健康的自然情感的保护、尊重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一致的。在开展情感教育的活动中,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把经常的观察和定期的总结以及家长的反映联系起来,实践证明:幼儿有许多自发自然的情感是健康的,甚至已有道德的所以,尊重幼儿的自发情感,保持、发展他们天真的乐趣,就能促进幼儿道德情感的良性发展。

  (三)要对幼儿进行专门的道德情感教育与训练,促进道德情感经验的积累。

  专门的道德情感教育与训练,指的是有目的、计划地帮助幼儿进行道德情感学习,积累道德情感经验的教育活动。

  1、幼儿道德情感经验的内容。

        结合幼儿教学课程,把道德情感内容融进教学之中,根据实践经验,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关心、分享、互助。合作等情感经验,使他们向往羡慕、尊重好人好事,加深对满意、快乐、自豪于自身的道德行为表现以及对道德过失、道德批评、道德评价、道德舆论的自愧,不安、甚至内疚的情感体验等。

  2、幼儿道德情感经验的几种类型。经过探索和实验,幼儿道德情感经验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情感引发性的道德情感经验。

  容易激发、易受感染,是幼儿情绪、情感的一个主要特征。幼儿积累道德情感经验最基本的方式是情绪引发性的方式。一是由感染引发情绪,刚入园的幼儿特别明显,只要一个幼儿哭着叫妈妈,就会引起其他小朋友跟着一起要找妈妈;二是由想象引发情绪;三是由记忆引发情绪;四是由表情引发情绪。根据以上四种引发方式,教师可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经验。

  第二、情感理解性的道德情感经验。

  由于幼儿其自身认识能力下足,不仅需要教育者使用语言对情景加以理解,而且应当使用儿歌诗化语言,并根据教育的需要创设各种环境。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在这些情景中,教师、幼儿、自然环境三者融为一体,教育者的指示语、解释语,能充分利用参照物,情感词汇丰富,语言语调柔和多变,体态表情鲜明,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扩展描述,利用启发性语言等,促进幼儿对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第三、行为表现的情感经验。

  不同于成人,幼儿的情感经验稳定性弱、变动大;内隐性弱、外显性强;体验性弱、感染性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让幼儿在自己的行为表现中获得经验、积累经验。道德教育的过程往往是创造一个特定的场所,创造一定的道德交往关系,帮助幼儿去反复练习某些社会行为。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去亲身观察、体验行为本身及其结果中甘苦喜乐。

  一方面,幼儿与他人为参照系,在行为中,在交往中学习和掌握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尺度;另一方面,各种情感体验留存在幼儿记忆中,成为情感经验。当然,幼儿除了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外,也常常会表露出一些消极的社会情感。对于幼儿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决不能简单地判断其是非而急于改变其行为。因为幼儿的语言、举止行为中流露或暗示出来的情感,常常有较为隐蔽复杂的原因。

  所以,教师要认真了解、观察每个幼儿是否有安全感、信任感,是否是身体不舒服、或是焦虑,为什么会攻击别人等。对幼儿不适当的行为和反映出来的消极情绪应抱宽容、接受的态度(但接受不是赞同),以理解的立场允许其顺畅表达。教师指导幼儿表达、宣泄情感的过程,正是幼儿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也同时是合理处置、控制自己情感,培育同情心、自制力的过程。

  五、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实体化教育途径。

        即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集中、系统的道德情感教育课程,根据幼儿道德情感经验的内容、类型及范围,制定出系统的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加以实施。

  实体化情感教育计划课程形式的优点是:有理论依据、时间集中、目的明确,教师的教育准备充分,教育氛围好,力度大,可以检验评价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实效。实体化道德情感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如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助人为乐等等;是一种较为严密的教学组织行为,其组织形式本身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约束力,认识与情感的结合比较自然,也注重道德情感及行为的导向,能找到好的效果。

  2、非实体化的、分散的、渗透在各种活动之中的情感教育。

  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德育目标,采取非实体化的教育途径尤为重要,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重视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意识,要善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的情感氛围,注重各种教学活动,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当然,更多的道德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是贯穿于品德实践过程之中的。

  宜良第一幼儿园 张吉兰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