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程实践,落实课改理念
导读:新课程指南中指出:课程设计从幼儿基本素质出发,考虑每一种活动的定位与开展。要充分注意每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与渗透,要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主题活动的目标和落实过程中,应是多领域有机整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我们面上的幼儿园促动也很大。通过学习新纲要、新课程,我园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也在不断转化。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观念,尊重幼儿,关注每个孩子的寻常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之窗,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都能熟记于我们老师的心中。“如何能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呢?”这是我和老师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老师的新旧观念不断碰撞,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如:怎样示范既能帮助孩子成长,又不限制孩子创造?当孩子的行为表述与教师预设不符时,是该纠正还是该放弃教师的预想跟随孩子的步伐?怎样处理启发引导与等待孩子思考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幼儿突发的兴趣点?等等,从而在一次次探讨、反思、实践过程中,有了答案,有了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们在尝试主题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合理安排日活动作息,给予幼儿和教师更多的弹性空间。
1、变革一日活动作息时间。作息时间以块面形式出现,充分给予老师自由选择课程、自由调节作息时间的权利,为幼儿开展主题活动探索提供了更大时间和空间。同时我们把生活活动带入幼儿的游戏、自由活动中。生活自由活动给予了幼儿更多的交往空间和时间。我们区域中的生活角或角色中的餐饮部形式让孩子来选择和分发点心。在尝试中幼儿学会了自主支配自己的自主游戏和生活点心的时间,也充分尊重了孩子,给予了孩子充分的选择权。
2、变革周活动计划安排表除了作息时间中给教师自由调节权利外,我们还在周活动计划工作表中也作了变革,在计划表中不再有以星期几为时间限制的活动安排,而是以周为单位真写活动内容,教师可根据活动的需要自由调换活动内容的先后顺序,在计划表中还特设了一栏“活动调整栏”便于教师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中的临时调整。这样周计划安排表使用起来更富有弹性。
3、变革区角活动的开放形式我园的域区角活动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有单独的一间区角活动场地,活动区设有各种区角和丰富的游戏材料,因此,我们全天向幼儿开放,幼儿随时可以进入活动区进行游戏、操作,同时也成为幼儿的一个私密空间,幼儿在开心或不开心时候那里是他们尽情游戏和休憩的地方。
二、捕捉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开展预设主题与探索性主题相结合。
在开展预设主题的活动中,我们选择幼儿熟悉的较为生活化的主题,使幼儿乐于接受和探索,同时在开展预设的主题活动中随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来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思维、言行等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而师生间的和谐、平等、互动,更激发了幼儿自己去了解、去发现、去和同伴讨论。幼儿从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改变子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单一学习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如,走出园门实地参观,学当小记者,作记录,按兴趣、需要、个性分组收集资料、讨论、经验分享、自由表达、作品展示等,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主题活动“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我们尝试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对祖国的风景名胜、伟大建筑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家乡的变化也热情关注。家长的配合,家长资源的利用,让孩子的实践活动更丰富。我们观看录像、电视,收集各种祖国风景名胜、伟大建筑的图片,带领幼儿走出园去参观自己的家乡,还每天关注改建中家乡的变化……孩子们不仅从父母哪儿了解了家乡的过去,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小记者们主动的询问,同伴间相互的交流分享,知晓了现在的家乡,还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构建未来的家乡。“我们伟大的祖国”主题活动的开展,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探究的乐趣,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得到了与不同层面的人交往的体验,从而使他们更好的发展。在活动中教师始终积极地参与和帮助,正是老师的参与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老师的鼓励,支持了孩子的提问;而材料的充实,又拓宽了主题活动的内容。而一个叫可可孩子的父亲(宾馆的厨师)来园实地制作点心活动,让孩子们亲眼看到面团在叔叔手里加了一点点信用色素就变了颜色,接着又变成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白兔、一个个新鲜逼真的玉米、辣椒、南瓜、西红柿等。还知道了包子、花卷、萝卜酥饼、蛋黄酥等一份份香喷喷、诱人的中西点心都是由面粉做出来的,从而就产生了自己也想做个“小小点心师”的想法。孩子们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实际操作和探究,充分地发挥了他们各方面的潜能。所以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预设与幼儿的生成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递进、周而复始、不断延伸的。而我们教师的作用则更多的是聆听、筛选、建构、支持和拓展。
三、树立整合观念,尝试进行目标、内容与形式等的有机整合。
新课程指南中指出:课程设计从幼儿基本素质出发,考虑每一种活动的定位与开展。要充分注意每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与渗透,要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主题活动的目标和落实过程中,应是多领域有机整体。目标的体现过程应是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在“面粉”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开展初,我们首先确立了“了解面粉的由来和特性,知道面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营养价值,体验制作面制品的乐趣”的大目标。从幼儿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寻找到了进入该主题的切入口——“玩面粉”。通过幼儿与白白的干面粉及一些辅助材料:各种形状的容器、水、油、颜料等的直接接触,孩子们发现了面粉的不少秘密和问题。于是也产生了一个个具体活动的小目标,如“乐意动脉探究面粉的特性”、“主动探究、交流面粉的加工过程”、“乐意探究面制品的配料作用”等。在“面粉”主题活动开展中,幼儿既知道面粉由来和选择性的知识,感知了面粉的用途、营养价值,又让幼儿在合作、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了表达与表现、观察与实践、想象与创造等能力的提高,同时动手操作、设计装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有所发展。而大班的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的系列活动——“书包里的朋友”,教师也在活动过程中灵活地整合进了幼儿认识时钟的知识,让幼儿自主把握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又利用排序、归类等知识,让幼儿学会合适地放置书包内的物品,学会整理书包。
从而把幼儿已有的零星经验整合运用,形成新的经验。孩子们的发展是整合的,孩子们的学习是快乐的,他们主题活动中一直在体验发现和成功的快乐。
三明市小蕉轧钢厂幼儿园 庄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