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谁对?谁错?
在此之后,教师就不能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要及时给予应答,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协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幼儿觉得他们的需要就是教师的需要,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他们。
实录:
这学期开学后,我发现班级里的攻击性行为很多,而且屡禁不止,想了各种方法,还是无济于事。为了避免孩子受伤,我在班里提出要求,让孩子被攻击后报告老师,让老师出面解决问题。提出要求后,虽然对班里的攻击性行为有了一定的遏制,但我知道这种办法很被动,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今天,张晓宇和沈晔又一起来告状。
张:老师,我刚才在好好玩,沈晔就打我。
沈:老师,他也打我,还叫蔡闻宇来打我。
张:是因为他打我,我打不过他,才叫蔡闻宇帮我打他的。
这时,周婷也走来,对我说:“老师,我看见沈晔打张晓宇了,也看见蔡闻宇帮忙打沈晔了。还有曹越、夏子安、刘承志等几位小朋友都说看到了打架的过程,而且大家还在纷纷评论着谁对谁错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对打架问题的对错认识的并不清楚,这很可能就是打架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想到这里,我决定抓住这个教育的机会,对“谁对?谁错?”的问题要讨论明白。正好是区域活动的时间,我请愿意参加讨论的小朋友一起加入,组成了一个讨论组,讨论“谁对?谁错?”的问题。
周婷:沈晔打小朋友不对。
刘承志:沈晔打小朋友不对,所以张晓宇请蔡闻宇帮忙打他是应该的。
周唯一、曹越、夏子安等其他小朋友都发表意见,认为沈晔先打人是不对的,张晓宇也说,“沈晔打我是错的,我是对的”。我也加入了讨论,“现在你们都认为先打人是错的,我也同意。可是我还有个问题,打架当中后动手打人的人对吗?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曹越:后打人是对的,他是因为被打心里生气才打的,所以是对的。
周婷:我也觉得后打人是对的,因为自己打不过请别的小朋友帮助也是对的。
张晓宇:我觉得我是对的,是他先打我的,所以我才让蔡闻宇帮助我的。
夏子安:张晓宇也是不对的,被打应该告诉老师,不应该打人,打人就不对。
这时,我问在旁边一直低着头的沈晔,“你觉得呢?”沈晔声音很低的说:“我不对,可是张晓宇他们两个人打我。”
陈冉:他们这样打沈晔也是不对的,沈晔很可怜的。
周婷:对,张晓宇打沈晔,还让蔡闻宇打沈晔也不对。
夏子安:打架本身就是错的,不管先打还是后打。
孩子们都纷纷表示赞同这个观点,我也表示同意。“可是蔡闻宇呢?他是对的,还是错的?”
周唯一:蔡闻宇是对的,他在帮助张晓宇。
孙陆逸:蔡闻宇打人是不对的,因为沈晔又没有打他。
曹越:蔡闻宇帮助别人是对的,可是他应该告诉老师,打人是不对的。
周婷:帮助别人打人是不对的。
经过讨论,孩子们把对于打架事件的是非对错已经认识的很清楚,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怎样思考,怎样处理。然后我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请全班小朋友思考和评价,这样处理事情对不对?
反思: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事情就圆满解决了。教师关注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表达情感、解决冲突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打架是不对的,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运结论来自幼儿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儿集体的智慧,所以对幼儿更有说服力,认识也更深刻。
换个角度看,其实,幼儿打架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懂得进攻或只懂得退缩,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打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被攻击者通过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的“进攻”,当再有人侵犯他时,他就不会退缩。如果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面对冲突时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否则便有可能重蹈覆辙,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
讨论活动圆满的实现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和幼儿的平等,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幼儿,关注幼儿不同的需要,及时给予应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化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记得孙云晓先生在《教育的秘决是真爱》一书中曾写到:“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扮演好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首先应该尊重幼儿,从心底去关怀、接纳每一位幼儿,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把幼儿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己平等的“人”。不要总是认为他们年幼无知,而强迫其服从教师的意志。其次是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想法。幼儿犯错时,要给其足够的申辩机会,弄清事情的原由,再下结论;在给予恰如其分的批评与处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教师要对幼儿倾注自己全部的爱,这样幼儿才会与你拉近距离,才愿意与你交谈,教师才能真正听到幼儿的心灵之音,真正地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在此之后,教师就不能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要及时给予应答,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协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幼儿觉得他们的需要就是教师的需要,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