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自制图书
从而,理解了图书的意义,自然会愿意以书为师。
“出击,奥特曼!”“这是大鲸鱼,体重达到了一千多斤呢。”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总是拿出自己珍爱的图书讨论,那蛮有自信的样子,还真像个“评论家”,而且他们议论的话题很广泛。当他们在谈论图书、画片、杂志上的内容时,总是兴致勃勃。为了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下去,我和他们一起讨论:“怎么把我们知道的这些事告诉其他的人?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一些孩子提议将自己喜欢的内容都剪下来夹在一起。可是,明明却说:“图书不能剪!剪坏了别人就不能看了。”明明的看法得到很多同伴的赞同。我又提出:“谁有什么好办法,可搜集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在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动了脑筋。有的说:“我们可以剪废旧的图书。”有的说:“我们可以把需要的内容画下来,还可以找一些图片。”还有的说:“我们可以自己做图书!”“好极了,同意!”在一片赞同声中,我们达成了共识。接着,我们又一起讨论和制定了几个主题。
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分头去收集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信息。有的去书店买一些植物的图片,并将有关话题的内容画下来。有的将玩具勇士卡片收集在一起,编成一些小故事。还有的将电视中看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在纸上……孩子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收集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在制作图书过程中,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来想象设计画面,并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加上文字说明。
一周后,图书架上摆满了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的重叠式、折叠式,挖空式、变形式及圆形、方形、菱形等各种样式和形状的图书。每天早晨,孩子们一进班就会三五成群地翻看图书,有时还会进行比较和讨论。图书区成了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评析
图书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重要材料。吴老师设计的幼儿自制图书活动不仅体现了图书的重要价值,而且让幼儿通过自制过程体验了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了解了图书的来历。
吴老师在生活中善于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运用图书的形式记录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为了制作图书,孩子们主动收集有关信息,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由此,经历了制作与创作的全过程。从而,理解了图书的意义,自然会愿意以书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