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无证“家庭式幼儿园”谁来监管?
近年,初次置业的年轻人在昌平北七家镇组成一支“生育大军”,随之带来对幼儿园的需求。但政府财政对幼儿园投入几乎为零。这个有着25万人口的镇子靠近北六环,房地产开发让此地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发展成一个拥有34个新建小区的城乡接合部。
在没有公办园的北七家镇,小区内的“家庭式幼儿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但由此产生的卫生、安全隐患,也让家长和管理者担忧。
婴儿潮催生幼儿园产业
“听说名佳幼儿园的伙食好;开心贝贝的老师教得好些;不远的乌兰幼儿园也不错,不少名佳小区的孩子都送那里……”
2岁半的奇奇还没到入托年龄,但她的母亲李女士已对附近幼儿园了如指掌。为找个合适幼儿园,李女士一年多来几乎“见人就问”,还多次实地考察。
奇奇所在的名佳花园小区位于昌平北七家镇,距离地铁天通苑北站不到3公里。大约在2000年前后,附近建起名佳花园、名流花园、望都家园等十余个住宅小区。
“就像是农田里‘突突’地起来一排排高楼。”名佳花园居委会主任杨金秋说,北七家镇原是地地道道的农村,房地产项目的兴起,为这里敛聚了不少人气。购房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初次置业的年轻夫妇,他们安家后便开始生儿育女。
任何一个周末,走进名佳花园小区,中心广场、花坛边、全民健身场,到处可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怀里抱的,幼儿车里推的,牵着学步的……
其实,社区的“婴儿潮”在2003年大批入住后,便已陆续到来。杨金秋介绍,前年和去年,许多妈妈赶着生“金猪宝宝”或“奥运宝宝”。最壮观的是前年夏天,小区广场上,七八个“大肚子”围在一起说笑,周围老人啧啧称奇。
成群出生的孩子,催生了巨大的幼儿园市场。每年春天幼儿园“招生季”,附近不少幼儿园都会进小区设点宣传,争抢生源。
名佳花园保安说,多的时候一个周末可有好几家,各家幼儿园要么弄展板,要么发传单,很有“摆擂”架势。
当地一所幼儿园负责人抱怨,常有幼儿园相互“拆台”,破坏其他幼儿园的名声;有的幼儿园则向小区物业“抗议”,要求限制“外园”到本小区招生宣传。
63所幼儿园仅6所“有证”
面对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的幼儿园,奇奇的母亲却犯愁了:“正规园收费较高,收费低的又让人不大放心。”
据了解,北七家镇尚无公立幼儿园,现存的以民办园和公民在小区住宅、农舍里开办的“家庭式幼儿园”为主。根据名佳花园所在的北七家镇政府社会事务管理科统计,全镇共有幼儿园63所,在园人数4000余人。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风风火火招生的幼儿园,除几所为村办幼儿园外,只有6所在昌平区教委取得“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
昌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科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北京市的办园标准,幼儿园在师资、园舍面积和玩教具等方面均有相关标准,而办在住宅楼内的“家庭式幼儿园”明显不符合标准,无法取得办学许可证。
据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擅自招收幼儿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行政处罚。
“取缔了这些幼儿园,孩子到哪儿上学?”昌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目前政府无法提供足够入托资源的情况下,取缔无证幼儿园将造成大量儿童无处入园的局面,因此只能加强对已存在园所的监管。
“协调办”统管却没有执法权
为此,昌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科在北七家镇设立一个“协调办”,负责该地区幼儿园及打工子弟学校的监管。协调办的3名工作人员从该镇的白庙小学抽调。
同时,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北七家镇政府社会事务管理科负责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进行监管。社管科王科长说,目前北七家镇人口25万,幼儿园在园人数4000多,数量众多的中、小规模的“家庭式幼儿园”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他说,目前不论是协调办还是社管科,都只能对这些无证幼儿园的安全和卫生进行检查和督促,但教学方面他们无能为力。
“好赖都是熟面孔,给我们点面子。”王科长说,多数幼儿园能配合检查,但由于没有执法权,此种“给面子”式的管理力度并不大。
而协调办的身份有时比较尴尬,协调办一成员说,对于协调办的建议和提醒,有些幼儿园当面应承下来,却不去改正;有的则干脆不配合。
今年10月,辖区内鹤立幼儿园曾出现4层屋顶脱落砸伤学生的事,事发后幼儿园方面拒绝协调办成员上楼查看现场,协调办也很无奈。
多数时候,由于社管科方便协调镇上各个部门,协调办的人经常与他们一道,每月下一两回幼儿园,进行用电、防火、校车、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检查。
“社管科只有一个半人力负责此事。”王科长感慨,目前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记者调查发现,像北七家镇这样的城乡接合部大约有3种幼儿园:小区配套用房中的私立园;“家庭式”的自办园以及村庄中的村办园。
其中,私立园收费较高。与“名佳”一条马路之隔的名流花园本真幼儿园,收费在2500元以上,该镇最贵的一所幼儿园每月需6000余元。
而村办园离小区较远,且硬件、师资薄弱。相比之下,五六百元每月的“家庭式幼儿园”有更多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