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择校热背后隐藏着什么?

中华工商时报 2009-12-10 09:31:5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择校热高烧不退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如何解决择校热问题?

  国务委员刘延东日前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现在一些农村出现了“空校”,而县镇又出现了严重的“大班额”现象。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是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反映,必须下大力气尽快解决。

  择校热难降温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笔者的看法是,择校热反映了当前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对于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而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遏制择校热,但是这种现象仍屡禁不止。国务委员直面择校热愈演愈烈的困境,强调“必须下大气力尽快解决”,无疑让大家看到了政府解决择校热的信心和决心。

  既然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且这种稀缺性在短期内无法改变,那么,让谁来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接受高质量教育就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事实上,存在着三种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手段:行政命令、考试分数和货币交易,分别对应三种择校行为押“以权择校”、“以分择校”和“以钱择校”。一方面家长们通过迁户口、拉关系等合法或非法的途径把自己的孩子送入重点中小学,另一方面为了争取优质生源,学校又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网络优秀学生。据北师大对于18个省市2万个家庭的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达到1/4,差不多24%左右,其中校外支出要大于校内支出,校外支出占77%。

  另外,由于严重的择校热,小学和义务教育阶段严重的择校热和高昂的择校费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较典型的是去年广为人知的名校案件,著名的北京名校中关村三小账外的择校费达到1.2亿元。在这个背景下,择校费已经成为城市家庭重要的教育支出和经济负担,不仅破坏了教育公平,而且导致了教育腐败的增加。于是,“就近入学”就异化为“权择校”、“钱择校”和“分择校”。而这些体制外进行的择校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存在着大量的权力寻租,充斥着教育腐败和丑闻。大量事实证明,“就近入学”这一原则,越是对于优质的中小学,越是失效,这些学校都存在着大量的“择校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了解,日本、韩国均采取强力措施解决“考试地狱”、中小学教育的“畸形化”,并取得实际成效。

  韩国在1970年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撤消一批“名门中学”,增加拨款大力改善“不利学校”,实行初中升学免试和学区学群制,学生在本学区内采取抽签或指定学校的办法,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异。在小学教育初步正常化之后,在1974年又实行高中教育均衡化政策,在设备、教师、财政等方面加速消除学校之间的差距,彻底禁止课外补习,在此基础上改革普通高中的招生办法,把公立和私立高中划分学群,抽签分配学生。日本也早已实行一视同仁的办学基准、定期轮换教师、校长等措施制止扩大学校差距。自1984年起改革公立高中入学选拔方式,促进考试机会的“复数化”和提倡推荐入学,改变严厉的升学竞争。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经验,笔者以为,当前应改革重点学校制度,必须取消少数重点学校保留的特权,停止对重点学校在财政拨款、师资配备、招生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

  基于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以及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对于部分受教育者的强私人性,应该对“以钱择校”这种择校收费形式加以调整和正规化,从而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有专家建议,对于学校所收的择校费可以采取让学校上缴一部分到当地政府,由政府将这些经费分配到薄弱学校,用来改善学校建设,从而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扩大学生家长们的择校范围,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笔者以为,这与目前“堵”的方式相比,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处理办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